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7年第5卷第4期

综合指数法在医院绩效工资分配中的应用

来源:《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摘要:【摘要】卫生部《关于加强医疗机构财务部门管理职能、规范经济核算与分配管理的规定》的通知,明确规定医务人员的奖金分配不能与所在科室收入直接挂钩。综合指数法可以综合评价各科室服务管理的全面情况。【关键词】综合指数法。绩效工资为了正确评价医院各科室的工作绩效,需要研究设计一套比较科......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卫生部《关于加强医疗机构财务部门管理职能、规范经济核算与分配管理的规定》的通知,明确规定医务人员的奖金分配不能与所在科室收入直接挂钩。奖金分配要以工作岗位性质、工作技术难度、风险程度、工作数量与质量等工作业绩为主要依据。综合指数法可以综合评价各科室服务管理的全面情况。

【关键词】  综合指数法;医院;绩效工资

 为了正确评价医院各科室的工作绩效,需要研究设计一套比较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以便从各个侧面合理评价各科室服务管理的全面情况,不能单纯地用赚钱多少来评价科室绩效。

    1  方法的选择

    科室绩效评价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综合指数法、RSR法、Ridit法、TOPSIS法、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分法、层次分析法等,它们各有所长,其评价结果都能不同程度地反映所要评价的目的。我们对上述方法进行权衡比较,结合我院的实际,决定选用综合指数法计算科室绩效工资。

    综合指数法按所反映的总体范围不同可分为个体指数和总体指数。反映某一事物或现象的动态变化的指数称为个体指数;综合反映多种事物或现象的动态平均变化程度的指数称为总指数,它说明多种不同的事物或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总变动,实际上是反映多种不同事物的平均变化的方向和程度的相对数,系一种多因数的指数。

    我院将综合指数分解为工作数量指数、经济效益指数、医疗质量指数和服务质量指数,再按一定的权重计算出科室的综合绩效指数。有以下几个特点:(1)采用各项指标当年实际值进行计算,能真实地反映各科室综合效益水平。(2)分别以同类科室、同一时期、同一指标的最大值作为评价尺度,使各科室的指标具有充分的可比性。(3)根据各项指标在实际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不同,采用不同的权数加权,使得综合效益指数能较确切地反映各科室的综合绩效。(4)既可计算科室综合绩效指数,又可计算各科室工作数量指数、经济效益指数、医疗质量指数和服务质量指数,便于比较先进与落后的差距。(5)采用综合指数法以解决不同性质、不同度量的问题,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

    2  分配原则

    绩效工资的分配遵循以下原则:人员定编定岗;绩效工资分配不与科室经济收入直接挂钩;药品收入不纳入核算;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全院收支结余为基础,通过工作数量、医疗质量、服务质量、经济效益等四个绩效指标,考核分配绩效工资。收不抵支的科室,只发基础绩效工资;人均支出、医保、药品和“两费”(门诊病人费用及出院病人费用)指标,以科室管理合约方式单独考核。

    3  绩效工资分配方法

    按各部门的工作性质、风险程度将全院的科室分为三类:一线临床科室,二线医技科室,三线行政后勤科室。绩效工资系数分别定为:一线科室1.2,二线科室1.0,三线科室0.8。按有关管理规定,绩效工资总额不超过收支结余的50%。

    绩效工资=基础绩效工资+考核绩效工资(式1)

    考核绩效   工资期望值=全院收支结余×50%/人员总数(式2)

    考核科室:

    平均考核   绩效工资=期望值×绩效指数×系数(式3)

    非考核科室:

    平均考核   绩效工资=全院加权平均考核绩效工资×系数(式4)

    手术室:

    按手术台数加权   平均考核绩效工资×绩效指数×系数(式5)

    门诊护士:

    门诊相关科室   平均考核绩效工资×绩效指数×系数(式6)

    收费处、药剂科:

    全院加权平均   考核绩效工资×绩效指数×系数(式7)

    4  绩效指标的选择

    医院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应以经营目标和评价目的为依据,选择有代表性、客观性强的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以下是几个关键部门的绩效指标。

    项目   人均检查人数   《深圳市医疗质量评估办法》   顾客满意度   人均技术收入百元材料效益

    5  绩效指数计算方法

    对工作数量、医疗质量、服务质量、经济效益等指标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

    某指标指数T=(C/Cmax)

    绩效指数=(ω*T)

    C为科室的某指标值,Cmax为本指标的最大值,ω为权重,绩效指数的值在0~1,值越大则科室绩效越好。

    6  进行绩效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6.1  客观性和公正性  绩效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评价标准的一致性是绩效管理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绩效指标应尽量采用客观指标,各科室能从统计报表和财务报表上就能得到工作量及经济效益的绩效值。顾客满意度的绩效值采用第三方的调查结果,医疗质量的绩效值采用《深圳市医疗质量评估办法》每季度进行评估。

    6.2  交流沟通  绩效评价不是目的,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组织的绩效,提高医院的竞争力和促进医院的发展。要每个员工明白管理者希望他做什么,必须把工作做到什么程度,他才会得到何种相应的激励或惩戒,怎样做才能提高本科室的绩效工资。

    6.3  透明度  绩效指标的制订要公开,考核指标要有据可查。要使员工对其考核结果心中有数,能够接受其评价结果及相应的绩效工资,并能够通过与自身和他人的比较,进行反思,刺激其积极性。

    我院从2006年起开始用综合指数法计算绩效工资,绩效管理在提高服务效率、改善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和提高反应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1.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广东深圳 518105;2.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深圳 518039)

作者: 朱岁松,吴清平 2008-6-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