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9年第7卷第5期

浅析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来源:《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摘要:【摘要】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医学的服务逐渐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发展,医患关系也从“主动-被动型”和“指导-合作型”转变成“共同参与型”。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对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新的要求,要求医学教育培养出具备高水平竞争力和广泛的适应性、创......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医学的服务逐渐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发展,医患关系也从“主动-被动型”和“指导-合作型”转变成“共同参与型”。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对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新的要求,要求医学教育培养出具备高水平竞争力和广泛的适应性、创新进取、德才兼备的复合型医学人才[1]。

【关键词】  综合素质;培养;医学生

Discussion on cultivation of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Delin Yu,Zhanqi Wang,Lei Han,Lixun Peng,Guangxuan Xu,Xue Wu

    Abstract With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enhancing understanding of the wealth of human health,higher requirements are brought forward to the cultivation of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which not only enhances profundity medical profession knowledge and abroad social science knowledge,but also nobles characters and good spiri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ion of comprehensice quality of medical students,the author pointed out that medical college must improve comprehensive quality to adapt to the social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medicine for the following aspects,such as changing education idea and education methods,intensifying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strengthening social practice as well as elevat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quality;cultivation;medical college student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

    Correspondence to:Zhanqi Wang,Email:delin_uu@hotmail.com 

     1  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着重提出了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是人才三个最根本素质[2]。结合医生这个职业与服务对象是病人的特殊性,我们认为医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应该包括健康的人格、精湛的文化修养、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这些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21世纪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也是医学生个体全面发展和成才的需要。

    2  综合素质教育是社会及医学发展的需要

    2.1  综合素质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疾病谱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五星级医生”的概念,以顺应当今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所谓的“五星级医生”是指未来医生应具备提供卫生保健、医疗服务决策、传播健康教育知识、领导社区保健、管理卫生服务的能力[3]。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治疗模式,将转变为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面向个人、群体、社区,广大群众主动参与的综合性模式,以更好地体现医学与自然学科、人文社会学科的结合。“五星级医生”及医疗模式的转变,要求医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还要有一定的人文知识,从心理、美学、社会等多方面去关心病人,拥有与人沟通的良好能力。因此,医学教育中,除了要加强医学专业知识教育外,还要加重对综合素质的教育。

    2.2  综合素质是医学发展的需要  医学最为特殊的一点是它的服务和研究对象是人。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若将医学看成是单纯的自然科学,将医学教育看成单纯地传授医学知识和基本医疗卫生工作技能显然是片面的[4]。在医学的许多领域中,如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器官的移植、基因的研究、克隆、安乐死等问题无不体现人文精神。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医学生面对的是具备丰富情感和社会经验的人,仅凭医疗技术是难以应对日趋复杂的医疗卫生问题。因此,要适应医学发展的新趋势,医学院校必须注重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医学生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美学等多种人文科学知识基础,提升医学生综合素质。

    3  医学生综合素质的现状

    3.1  人文素质较低  由于我国教育体制中长期存在着“重理轻文”现象,对于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投入不够;高等医学教育中,除了政治理论课以外,其他人文科学教育的内容较少[5]。人文素质是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外在表现,人文知识是基础,只有提高了人文知识才能够提高人文素质。医学院校的学生进校后由于以学习专业知识为重而很少系统地学习文学、历史、艺术等人文学科,缺乏学习和提升人文知识的动力,导致了医学生的人文知识普遍较低,人文素质缺乏。

    3.2  心理素质有待提高  医学生在校期间面临着学习和就业等压力,心理承受能力差,不能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很好地调整心态,自身基本心理素质相对缺乏。另外,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生,所从事的是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殊职业,这就要求医学生还要了解和掌握病人心理状态和需要,调整病人心理情绪,构建和谐的治疗环境。

    3.3  专业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医学生的专业素质主要体现在作为医疗卫生人员应具备的医疗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然而,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大多数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力与合格的临床医生相差甚远[6]。这主要表现在:医疗专业技术不扎实,理论与实践脱节明显;缺乏勇于攻坚、勇于创新的精神;缺乏循证医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医生职业精神的含义以及医患关系中医生的义务缺乏全面认识;缺乏对继续教育的深刻理解[7]。

    4  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

    4.1  改变教育观念,树立综合素质教育观  培养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必须加强医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同时培养医学专业技能和良好的人文素质。医学院校的领导者和教育者,必须认清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明确新世纪社会发展对医学生的要求,清醒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8]。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具备需要院校各级各类人员的教育引导和培养,需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日积月累。因此,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医学院校需要制订长期的教育规划和阶段性的工作计划,健全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工作相关制度。

    4.2  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教书育人的指导者。国际著名教育家Lengrand认为教育不再是为了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促进人的发展,教师的作用更应该是培养学生能力,发掘其特长,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医学院校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除了要将自身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传授于学生,还要将严谨科学扎实的工作态度、高尚的医德医风、关爱病人和解除病人病痛之苦等理念传授于学生,做到为人师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培养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观,练就过硬的职业技能,促进形成健康的人格,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不断提高全面素质。

    4.3  强化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基础修养  首先,按照新的医学模式改革现行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融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构建以医学人文课程为基础与医学专业相结合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新体系。其次,引导医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人文精神,构建新型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使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尽早接触临床实践,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尽早进入医学生角色,让医学生在实践中把医学科学与人文素养有机结合在一起。最后,开展多元化的以人文素质培养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浓厚人文氛围的校园文化[9]。努力搭建一个能让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培养学生正确的义务观、责任观、奉献观以及荣誉观,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4.4  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提高综合素质  社会实践是培养医学生的有效手段,在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养成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10]。医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一方面检验了自己所学的医学专业知识和熟练了医学技能,另一方面,社会实践有利于培养医学生树立医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提高社会适应性。社会实践使医学生更加接近社会,获得更多课本之外的知识,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5  提高信息素质教育,适应医学迅猛发展需要  信息素质是医科大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及创新实践的基本需求,是其竞争、发展集终身学习的必备素质。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这就要求当代医科大学生时刻保持高度的信息意识,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及时按照社会需求和自己的意愿自觉主动地学习并吸收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改善、调整、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各方面能力永远不落伍。医科大学生要注重对信息敏感性的培养,提高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使信息素质真正成为自己的一项基本素质。

    综上所述,社会和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更注重生活质量。对于医生来说,不仅要救治患者生命,更要提高全社会人员的生命质量。这对当今医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势在必行。医学院校应该为学生搭建各类平台,创造各类契机,加强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真正的“五星级医生”。

【参考文献】
  1 李皓,肖爱平.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健康人格的培养.怀化医专学报,2007;1:92-96.

2 张丹,林燕.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探究.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30-31.

3 李军,陈伟,等.顺应社会发展,适应培养“五星级医生”要求,推进医学教育改革.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03:69-70.

4 芦小兵.试论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S1:286-287.

5 王虹.加强医学生素质教育之我见.卫生职业教育,2007;1:149-150.

6 何萍,张大鹏,等.转变教育思想,深化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医学与哲学,1999;12:58.

7 陈鹏,贺翔鸽.新时期医学生整体素质培养的几点思考.医学与哲学,2002;4:14-16.

8 张敬德,蔡郑东.谈军医院校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7;2:945-946.

9 周伟,郭淑英.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与医科教育相融合的研究.辽宁教育研究,2007;1:25.

10 肖文刚,洪先本.军医大学医学本科生社区卫生实践与素质养成的研究.西南国防医药,2006;2:217-219.


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管理大队(△训练部,通讯作者),上海 200433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