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9年第7卷第8期

手术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摘要:【摘要】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护理工作也从单纯的疾病护理,转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心身全面护理。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常可使病人产生强烈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引起病人生命体征及情绪的变化,甚至影响麻醉和手术的正常进行。为帮助手术患者做好自我心理调......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护理工作也从单纯的疾病护理,转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心身全面护理。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常可使病人产生强烈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引起病人生命体征及情绪的变化,甚至影响麻醉和手术的正常进行。为帮助手术患者做好自我心理调整,缓解各种心理、疾病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使手术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顺利度过手术前、中、后期。消除手术患者不良的心理刺激,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使患者建立信心,提高应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患者改善心境,以平和的心态接受手术。帮助手术患者做好自我心理调整,为顺利度过手术期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术前心理 心理分析 术后护理

  人是一个生物机体,既有躯体的生理活动,又有复杂的心理活动。不同年龄、性别、个性特征、文化层次和不同疾病的手术病人,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有不同心理特点、心理活动及心理反应,因此做好病人的心理特点分析及心理护理疏导十分重要。

   病人由于疾病的影响,工作和生活程序 1 病人术前的心理特点与心理护理被打乱,再加上病痛的体验,会影响到心理状态。手术病人的心理很复杂,担心医院的各种治疗条件不好和害怕手术居首要位置。因此必须重视术前病人的信息支持,给病人以认真负责、亲切可托的印象,使患者对护士、医生、医院产生信任感。由于病人性别、年龄、疾病种类、文化程度、生活环境的不同,其对手术相关知识的需求也不同。如外伤骨折病人往往担心术后的功能重建问题;农村的贫穷病人大多变卖了粮食、牲畜、树木前来就医,他们更关心费用问题;高龄病人则会更注重麻醉、手术中的安全问题;青年病人往往认为手术是重大挫折,顾虑重重。所以无论手术何等重要,也不论手术大小,对病人都是较大的紧张刺激。病人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   我国的医学心理工作者通过调查发现患者术前常有如下的心理活动,对手术一是害怕,二是担心。怕的是疼痛与死亡,担心的是是否会出意外,是否会残废和毁容等。他们反映,入院就盼早日手术,一安排手术日就惶恐不安,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尽管在手术日的前一天晚上服用安眠药,仍难以入睡。有位女病人,由于精神上过度紧张,刚被推进手术室就大汗淋漓、心跳加快、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不得不改期手术。据报道:一次在心脏科的一个病室里,其中1例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女孩死在了手术台上,另外2例待手术的女孩就都偷偷写下了遗书。大量临床观察证明,病人术前的这种恐惧和焦虑,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如失血量大、愈合慢等。而且,这种恶劣的情绪状态还易于引起并发症。因此,术前的心理护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另据研究报道,术前焦虑程度对手术效果及预后恢复得快慢也有很大的影响。资料表明:有轻度焦虑者,效果较好;严重焦虑者,预后不佳;而无焦虑者,效果往往更差。这是因为,无焦虑的病人由于对医生或手术过度依赖,过分放心,对生理上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痛苦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   由于病人对手术的环境和气氛极为敏感,印象又很深。所以,手术室一定要整齐清洁,床单无血迹、手术器械要掩蔽。一个手术室内最好只摆一张手术台,不宜几个手术台并排摆列,以免产生消极暗示。病人也十分重视手术室医生和护士的举止言谈,因为他们一进手术室就失去了对自己的主宰,一切痛苦大小甚至包括生命如何,全都由医生和护士掌握。所以,医生和护士都应端庄大方、态度和蔼、言语亲切、使病人产生安全感[1]。术中医生和护士都应注意意识清楚病人的情绪变化,如心理过度紧张时应及时安慰。器械护士必须眼疾手快地配合手术,医生之间要全神贯注、紧密合作,以减轻病人的痛苦。手术室内不应闲谈嬉笑,也不要窃窃私语,相互之间谈话的声音应当轻柔和谐。应尽量减少、减轻手术器械的碰击声,避免给病人的一切不良刺激。在术中一旦发现病情变化或发生意外,医护人员要沉着冷静,不可惊慌失措,以免给病人造成恐怖和紧张。

  2 病人术后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病人经过手术,尤其承受大手术的人,一旦从麻醉中醒来,意识到自己已经活过来,颇感欣慰,这时他们渴望知道自己疾病的真实情况和手术效果。由于躯体组织受到程度不同的损伤,都会体验到刀口疼痛,加之躯体不能自主活动,又怕刀口流血或裂开,多产生焦躁不安的心情。开始,他们感到当前的痛苦难熬,过2~3天疼痛缓解之后,就又担心预后了。因此,对术后病人的心理护理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2.1 及时告知手术效果 当病人回到术后室或是从麻醉中刚刚醒过来,医生护士应以亲切和蔼的语言进行安慰鼓励。告诉他手术进行得很顺利,目的已达到,只要忍受几天刀口疼痛的痛苦就能恢复健康了。这时,有的病人可能产生新的疑虑,不仅怕疼痛,更怕伤口裂开,发生意外。胸腹部手术理应咳嗽排痰,他们却顾虑重重,甚至强忍咳嗽。这时护士应当重复讲述术前训练的咳嗽,鼓励他们大胆咳嗽排痰,并告诉他们适当的活动,伤口是不会裂开的。同时医生和护士应当传达有利的信息,给予鼓励和支持,以免病人术后过度痛苦和焦虑。

  2.2 帮助病人缓解疼痛 病人术后的疼痛不仅与手术部位、切口方式和镇静剂的恰当与否有关,而且与每个个体的疼痛阈值、耐受能力和对疼痛的经验有关。病人如果注意力过度集中、情绪过度紧张,就会加剧疼痛。意志力薄弱、烦躁和疲倦等也会加剧疼痛。从环境方面来说,噪声、强光和暖色也都会加剧疼痛。因此,医生护士都应体察和理解病人的心情,从每个具体环节来减轻病人的疼痛。比如,术后6h内给予药物止痛,可以大大减轻术后全过程的疼痛。等到体验到剧烈疼痛再给镇痛药,就会加剧以后的疼痛。又比如,暗示可以减轻疼痛,听他喜欢的也能减轻疼痛。

  2.3 帮助病人克服抑郁反应 术后病人平静下来之后,大都出现抑郁反应。主要表现是不愿说话、不愿活动、易激惹、食欲不振及睡眠不佳等[2]。病人的这种心理状态如不及时地排解,必将影响及时下床活动,而不尽早下床活动会影响病人心、肺及消化等功能,容易产生营养不良、静脉血栓或继发感染等。所以要努力帮助病人解决抑郁情绪。要准确地了解病人的性格、气质和心理特点,注意他们不多的言语涵义,主动关心和体贴他们。某些生活不便处要细致照顾,如喂饭、协助写信等。总之,使他们意识到既然已顺利渡过手术关,就要争取早日恢复健康。

  2.4 鼓励病人积极对待人生 外科病人手术后大都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恢复过程。如果手术预后良好,即使再痛苦也有补偿的希望。若术后效果不好或预后不良(如恶性肿瘤已转移),则还将挣扎在死亡线上[3]。病人在极度痛苦时,经不起任何外来的精神刺激,所以对预后不良的病人,不宜直接把真实情况告诉他们。尤其人生中的突然致残,会给病人心理上带来巨大的创伤,所以对可能致残的病人,护士术前要交待清楚,并给予同情、支持和鼓励,让他们勇敢地承认现实、接纳现实。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和先进技术的涌现,各手术学科专业程度的提高,对手术护理质量提出了高效、高质、高水平的要求,并将健康宣教,康复指导,心理护理落实在手术患者护理的全程始末。运用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不但提高了病人对疾病的正确认识,还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焦虑恐惧紧张心理,还充分体现了心理护理目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彩云, 赵学红. 手术室设立专科护士的做法与成效. 中华护理杂志, 2004;39(11):862.

  2 唐静, 娄安华, 李红艳. 术前病人及家属的信息支持. 护理学报,2006;09:40-02.

  3 张涛, 张秋红, 王丽华,等. 颅咽管瘤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9):46.


作者单位:解放军昆明总医院门诊部,云南昆明 650032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