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5年第1卷第2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牙周炎32例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我科自2002年3月~2005年3月以中医中药和西医西药相结合治疗急性牙周炎3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年龄最大55岁,最小17岁,以21~35岁中壮年为多,有18例在当地诊所或医疗室经过西医抗菌消炎治疗效果不显著而来我科治疗,另14例为首次来我科治疗。1临床表现表现为牙龈肿痛、出血、牙周袋有脓性分泌物,伴发热、口臭......

点击显示 收起

    我科自2002年3月~2005年3月以中医中药和西医西药相结合治疗急性牙周炎3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最大55岁,最小17岁,以21~35岁中壮年为多,有18例在当地诊所或医疗室经过西医抗菌消炎治疗效果不显著而来我科治疗,另14例为首次来我科治疗。

  1.2  诊断及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1]及《中医临床诊疗规范》(安徽中医学院1991年)[2]。

  1.2.1  临床表现  表现为牙龈肿痛、出血、牙周袋有脓性分泌物,伴发热、口臭,中医谓龈肉肿胀或萎缩,牙根宣露,龈齿间渗出脓血。

  1.2.2  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和体征消失,牙周袋<4mm;好转:症状和体征部分消失或减轻;未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变化。

  2  中医辨证施治及西药治疗

  2.1  胃火炽热  18例,牙龈红肿疼痛,溢出脓血,口气热臭,渴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数,治拟清胃散加生大黄、石膏、知丹、赤芍。即生地、当归、丹皮、升麻、知母、赤芍各10g,黄连6g,生石膏30g,口渴明显者加天花粉15g,出血严重者加白茅根20g,每日1剂煎服,连服5剂;另加西药环丙沙星(0.25g/片国准字号H3102040451上海三维制药有限公司)每日2次,每次2片。甲硝唑0.2g(国准字号H32021796张家港市制药厂),每日3次,每次2片。均连服5日。

  2.2  肾阴虚损  9例,牙龈黏膜微红肿,稍萎缩,牙根松动,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津、苔薄、脉细数,治拟知柏地黄汤加减,即山药、山萸肉、丹皮、云苓各10g,生地15g,去泽泻加银花20g,连翘15g,麦冬、白芍各10g,牡蛎30g,牙龈萎缩明显加黄芪20g,白芷10g,耳鸣加枸杞子、补骨脂各10g,腰膝酸软明显者加杜仲、牛膝各10g,每日1剂,连服7剂,西药环丙沙星每日2次,每次2片,甲硝唑每日3次,每次2片。

  2.3  气血亏虚  5例,牙龈萎缩,颜色苍白,有时渗血,牙根宣露并松动,咀嚼无力,面白或萎黄,怠倦乏力,舌淡苔薄,脉弱,治拟八珍汤加银花、连翘、丹参、枸杞子、旱莲草、白茅根。即党参,白术、云苓、银花、连翘、丹参、当归、熟地、白芍、川芎、旱莲草各10g,白茅根20g。气虚加黄芪20g,血虚重者加阿胶15g,出血明显者加三七粉6g,每日1剂煎服,共服8剂。另服环丙沙星每日2次,每次2片,甲硝唑每日3次,每次2片。

  3  治疗结果

  (以上均为1个疗程)痊愈30例,好转2例(均为气血亏虚者),没有发现无效的病例。

  4  病案举例

  患者,男,35岁,牙龈红肿疼痛5天,在当地诊所服阿莫西林效果不显,于2003年4月20日来我科检查治疗,下门齿牙龈全部肿胀,触痛明显,且易出血,牙周渗出脓液,口臭明显,诊为牙周炎胃火炽热型,给予清胃散加味即生地、当归、丹皮、升麻、生大黄、知母、赤芍、白芷各10g,生石膏30g,黄连、三七粉各6g,每日1剂煎服,同时服环丙沙星每日2次,每次2片;甲硝唑每日3次,每次2片,治疗3日牙龈肿胀消失,脓尽血止痛止,计服中药5剂及西药环丙沙星、甲硝唑5天后痊愈。

  5  讨论

  急性牙周炎,包括牙龈炎及牙周炎[1],是临床常见病之一,祖国医学中多属“牙宣”、“牙痈”范畴[3],本病常因饮食不洁,嗜食高粱厚味或刺激性食物在胃中蕴郁化热上熏口齿,加之没有注意口腔卫生致细菌感染,故牙龈红肿、疼痛、出血、口臭等,文中案例实属此种类型。但无论哪种类型,采取单纯西医治疗或单纯中医治疗都有一定的疗效。我科是中医院所设科室,我们一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尤其显著,效果特好。在治疗胃火炽热型中,清胃散清胃凉血,加生大黄凉血消肿,泻火通便,荡涤肠胃,釜底抽薪,引火下行,助黄连、赤芍抗菌解毒消炎;知母、石膏是清胃热、口热的要药,使热降而炎症消,渗血止,口臭减。天花粉、白茅根配生地止血凉血生津,改善症状,再配合西药环丙沙星和甲硝唑共奏解毒、消炎、消肿止血之功,从而使疗程缩短。在治肾阴亏损的病例中用知柏地黄汤加银花、连翘、麦冬、白芍、牡蛎之类既清解降火又可滋保肾阴,牡蛎可止血,白芷、黄芪[4]止痛排脓生肌,配补骨脂促进牙龈愈合,因肾主骨,齿为骨之余,在阳明胃经经鼻外侧入上齿龈,手阳明大肠经经颈部至面颊入下齿龈,说明牙齿与骨一样由肾气充养[4]。至于气血亏虚一型,当然以八珍汤双补气血为主,但必定有炎症,牙龈萎缩和出血,故需银花、连翘消炎,旱莲草、白茅根止血,丹参、黄芪促血供易生肌。同样加环丙沙星和甲硝唑亦可奏消炎止痛止血三功,从而缩短疗程。

  因病例有限,又多伴是从基层诊所或医疗室治疗不效转来的,观察病例都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单纯西医治疗或单纯中医治疗的病例极少,未作观察对比,实为遗憾,以后继续观察设对照组比较作进一步报道。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ZY/T001.6-94.

  2  安徽中医学院.中医临床诊疗规范.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1,380-382.

  3  雷焰中.清胃散治疗急性牙周炎56例临床观察.中医杂志,1985,7:65.

  4  罗礼君.中药对慢性牙周炎患者免疫和内分泌的调节.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4,12:735.

  作者单位: 231300 安徽舒城,舒城县中医院

  (编辑:宋  冰)

作者: 赵敏高先德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