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年第2卷第3期

针灸刀松解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296例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又称“桡骨茎突伸肌腱包裹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法较多,如局部封闭、理疗、针刺等,但治疗效果不理想,得不到彻底治愈,给患者工作和生活带来较大影响。笔者用针灸刀松解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关键词】针灸刀。桡骨茎突炎近几年来,我们应用自行发明研制的任氏针灸......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又称“桡骨茎突伸肌腱包裹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法较多,如局部封闭、理疗、针刺等,但治疗效果不理想,得不到彻底治愈,给患者工作和生活带来较大影响。笔者用针灸刀松解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关键词】  针灸刀;桡骨茎突炎

      近几年来,我们应用自行发明研制的任氏针灸刀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296例,疗效显著,医治1~2次即可完全治愈,无痛苦、无复发,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96例中,男107例,女189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2岁;病程1~3个月146例,3~6个月89例,>半年61例。全部病例都有不同程度的腕后桡侧和拇指背部持续性钝痛,随拇指外展、背伸活动而加剧。有的病例伴有向手及肩臂部放射。体格检查:在桡骨茎突表面或较远侧有局限性压痛,有时可扪及痛性结节。握拇尺偏试验阳性(Finkelstein症阳性)。此组病例中,都曾有过局部封闭1~5次治疗且无效。

    1.2  治疗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患侧手握拳,掌心向内,检查患处压痛及硬结处,让患者缓缓尺偏患肢,确定腱鞘狭窄处,用龙胆紫在此作以标记,常规皮肤消毒,2%利多卡因2ml加地塞米松5mg局部麻醉。选用任氏针灸刀(弯钩型),顺肌腱走向进针刀,深达骨面后稍退针,纵行切开松解、针刀上下移动2~3次即可,术后无菌敷料覆盖。3周后复查,如1次未完全治愈者可在原位继续再治疗1次。

    1.3  疗效判定和结果  痊愈261例(88.1%):患肢疼痛消失,手腕活动自如,无尺偏压痛。好转28例(9.5%):疼痛、压痛消失,手腕活动基本正常,尚有轻微尺偏疼痛或用力时稍有隐痛。无效7例(2.4%):治疗后患肢仍有疼痛,压痛。尺偏阳性无改善。总有效率97.6%。全部病例随访半年无复发。

    2  讨论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大多是由于急慢性损伤、劳损所致。296例患者中大多都有手腕部受损史或长时间电脑操作、文字书写以及手工劳动、长时间抱孩子等致使手腕部肌腱、腱鞘受到损伤、水肿、粘连、增生,致使“骨—纤维隧道”狭窄[1],阻碍肌腱的滑动,手腕活动时引起疼痛,使其活动受到限制。应用针灸刀疗法治疗此病,其主要作用在于能彻底的解除周围组织及腱鞘的粘连、卡压,能彻底的松解狭窄的“骨—纤维隧道”,使肌腱的滑动自如。“通则不痛”,“梗阻”解除了,患者疼痛消失,活动自如。应用针灸刀疗法治疗此病大多1~2次即可完全治愈。有7例未愈者主要原因是病史较长所致。本疗法有以下优点:(1)方法简单,无痛苦,患者易接受。(2)疗效好,无副作用,多数一次即可治愈,不复发。免于患者往返于医院单位的途中之劳。(3)损伤小,安全性高,无任何不良反应,可适用基层卫生单位应用及开展。

    【参考文献】

    1  赵俊,李树人.疼痛诊断治疗学.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666-667.

     作者单位: 300142 天津,解放军第254医院

  (编辑:李  木)

作者: 王立新,任志远,赵宏 2006-9-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