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年第2卷第5期

论《伤寒杂病论》的贡献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余宿方术卅余载,生览张机《伤寒杂病论》未尝不概然其才秀也。《伤寒杂病论》成书之后,由于兵火战乱而散失,经晋代·王叔和整理、编次。1《伤寒杂病论》的功绩《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在祖国医学“四大经典”著作占首位,它不仅仅指导着我国医学的临证治疗,而且从唐宋以来,流传到不......

点击显示 收起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方术卅余载,生览张机《伤寒杂病论》未尝不概然其才秀也!

    张仲景,名机,南阳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县)人,约生于公元150~219年。师从同郡张伯祖学医,经过多年的钻研,成为一位出色的临证医学家,为后世之人推崇为“医圣”。《伤寒杂病论》成书之后,由于兵火战乱而散失,经晋代·王叔和整理、编次。到宋代成为现存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

    1  《伤寒杂病论》的功绩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在祖国医学“四大经典”著作占首位,它不仅仅指导着我国医学的临证治疗,而且从唐宋以来,流传到不少国家,特别是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尊崇为“汉方之祖”。

    《伤寒杂病论》在祖国医学的发展过程中,有着巨大的功绩,其主要成就如下。

    1.1  完善和发展了《内经》的热病学说  所谓热病,是泛指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基本上包括了现在的各种急性传染病如21世纪的“流感”。《内经》对这类疾病的发展过程、主要证候、治疗原则等有了基本的认识,但他把病情简单地归纳为12天,而且机械地1天传一经,治疗原则是3日以内用汗法,3日以上用下法。但每一个病人是否都按此顺序传变,以及什么时候传,却认为没有一定的规律,不能机械的判断,必须根据具体的病情来辨别,有的传有的又不传,有的循经传,有的又越经传;还有的直中某一经。有的一经病,有的还可二经、三经并病,合病。病邪在某一经可能是二、三日,也可延长至七、八日等。如《伤寒杂病论》中说:“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现仍在”;“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根据以上特点,提出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如太阳病同属表证,有的用麻黄汤发汗,有的用桂枝汤调和营卫。阴明病同属里证,有的用白虎汤清热,有的用承气汤泻实。而泻实的办法又有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之别,这样就极大的丰富了《内经》中的内容。

    1.2  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  辨证论治是针对病因、病机、病证进行治疗的基本理论。即根据病变的表、里、阴、阳、寒、热、虚、实的不同,决定治疗原则的理论。如表证用汗法,里证用下法,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热者清之,寒者温之,阳虚补阳,阴虚滋阴等。这些原则在《内经》中已基本形成,但由于各种病变的特征不太明确具体,临床运用较难充分运用。而《伤寒杂病论》却把上述原则具体应用,使这种理论更具体,更适合于临床运用。不过《伤寒杂病论》一书,由于战乱散失、脱简等诸多原因,虽经后人多次整理,才得以推广,所谓辨证论治的理论才得以最后完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原则。

    1.3  对热性病以外的其他疾病,也纳入了辨证论治的轨道  《伤寒杂病论》中的中风、痰饮、咳嗽、黄疸、消渴、虚劳等专篇论述,分别指出了他们不同的类型、病机、病证、主要特征、治疗原则、方药等,至今仍指导临床实践的应用。

    1.4  消渴病-糖尿病的理论奠定了中西医结合之祖  消渴一病,为现代医学中的遗传性疾病之一——糖尿病。是现今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专病专方,从理、法、方、药完整的阐述了糖尿病的发病机理、治疗原则、代表方剂,奠定了中西医结合专病、专方论治之祖。

    1.5  诊断上确立了脉、证并重的原则  《内经》中在论述疾病时,有的只有病证诊断,有的只有脉象诊断,脉与证联系在一起的诊断则较少见。而《伤寒杂病论》全书中多数情况下都是脉和证联系在一起诊断。这样就开创了以后方书中脉证合参,二者并重的诊断原则。

    1.6  保存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方剂  《伤寒杂病论》一书中,保存了3百多首方剂。现今读到的《伤寒论》22篇、397法、113方;《金匮要略》25篇、262方。至今仍是中医临床处方用药的基础,在临床实践应用疗效显著。

    2  小结

    《伤寒杂病论》树立了朴素确实的著作学风。《伤寒杂病论》一书的风格,非常朴实,毫无浮辞空论,对于以后中医的医学著作起着典范的作用。

    作者单位:643000 四川自贡,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

   (编辑:李  木)

作者: 潘端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