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年第2卷第6期

不同人工栽培技术对云南黄连主要有效成分的影响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不同人工栽培技术对云南黄连主要有效成分的影响(pdf)【摘要】目的确定云连的最适宜采收年限和栽培技术,为今后云连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不同种植年限、不同生长条件下的云连及味连主要药用成分进行分析。【关键词】云南黄连。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云南黄连(Coptistee......

点击显示 收起

  不同人工栽培技术对云南黄连主要有效成分的影响 (pdf) 

    【摘要】  目的  确定云连的最适宜采收年限和栽培技术,为今后云连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不同种植年限、不同生长条件下的云连及味连主要药用成分进行分析。  结果  种植2年至2年半后为云连的最适宜采收期,种植在荫网下的云连其药用成分较林下的高。  结论   确定适宜的采收期和种植技术是云连获得较理想的有效成分的前提条件,同时应加强对须根及叶的采收与利用。

    【关键词】  云南黄连;药用成分;栽培措施;高效液相色谱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artificial cultivating conditions on main effective medicinal compositions of Coptis teeta wall

    LIU Gui-zhou, CAI Chuan-tao, YANG Jian-rong, et al.   Kunming Division of Xishuangbanna Tropical Botanical Garde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Kunming 65022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nfirm the optimal harvest age and cultivating condition, and provide theoretic knowledge for the planting of Coptis teeta Wall.  Methods  A HPLC method was adopted to measurate the medicinal compositions of Coptis teeta Wall, and Coptis chinensis Franch.  Results  The optimal harvest time is two years or two and half years after transplanting, and the higher medicinal compositions of plant, which grows under the shade net, can be attained.  Conclusion  To attain higher effective medicinal compositions, the determination of harvest time and cultivating condition is important.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harvest of fibrous roots and leaves of Coptis teeta Wall., and make use of it effectively.

    【Key words】  Coptis teeta Wall; medicinal compositions; cultivating conditions;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云南黄连(Coptis teeta Wall.)又称云连,为毛茛科黄连属(Coptis Salisb.)[1],多年生喜荫性草本植物,产于云南西北部的贡山、其期、西哨房、独龙江三队、巴坡、钦郎当、恰乌当、石拱桥、莫切旺、孔当、龙元、雪扒腊卡、恰巴戥、福贡乔米古鲁、空涧拉布全;卢水片马、腾冲猴桥鸡爪山、六区水城塞后山、界头多大塘等地;西藏东南部,缅甸也有分布[2,3],生长于海拔1500~3000m的林中。其植株中含小檗碱、药根碱、巴马亭等多种生物碱,而小檗碱含量较高[4,5],其中的小檗碱能降低正常小鼠和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的血糖[6,7],改善胰岛素抵抗[8],并对2型糖尿病有较好的疗效[9]。在印度和孟加拉国,      民间将其具有苦味的根茎作为药物广泛使用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10]。在高黎贡山地区,当地居民多数知道用云连全草泡茶饮用,称为“凉药”,有很好的消炎祛火、止泻、清热利尿作用[11],用于急性结膜炎、烦热神昏、心烦失眠、湿热痞满、急性肠胃炎、口舌生疮、湿疹、烫伤、衄血等[12],是滇西北高黎贡山地区最负盛名的药用植物之一[13],和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sa D.Don)一样,在高黎贡山地区的各民族用于出售和物资交换的历史十分悠久,对独龙族、傈僳族、怒族以及勒墨人等少数民族的经济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12,14,15]。由于其在药用方面的重要性,民间常以野生的云连进行采挖,造成野生资源的枯竭。因此我们在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上帕镇朱明林村委会阿帕地村开展了对云连的人工栽培,研究不同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年限对其主要有效成分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材料为1年生至3年生云连和3年生味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的全株。

    1.2  仪器与试剂

    1.2.1  仪器  为美国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配600泵、717自动进样器、2487紫外检测器)。

    1.2.2  试剂  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亭、盐酸药根碱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流动相配制用乙腈为色谱纯,水为超净水;其余溶剂均为分析纯。

    1.2.3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Kromasil ODS 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05M KH2PO4(含0.2%三乙胺,0.1%庚烷磺酸钠,用H3PO4调pH值至3.0)/乙腈=(60/40)(V/V),检测波长为345nm,流速1.0ml/min,柱温为30℃。

    1.3  方法

    1.3.1  样品采集  采用五点取样法,于2005年8月19~25日分别对不同人工种植条件下的云连以及三年生味连进行取样。在地块最外围的四个顶角及中心共五点分别取样,每点1m2,采尽该点内所有黄连并对其进行处理,即进行洗净,分别对根茎、须根、叶进行烘干。

    1.3.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亭、盐酸药根碱对照品,用甲醇配成0.22mg/ml(盐酸小檗碱)、1.66μg/ml(盐酸巴马亭)、0.08mg/ml(盐酸药根碱)的混合对照品溶液。

    1.3.3  样品的制备与测定   精密称取供试材料的根茎、须根、叶干燥粉末样品各0.2g,分别加入25ml甲醇,称定重量,超声提取40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少的重量,摇匀,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取续滤液为供试品溶液,进样10μl,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

    2  结果

    2.1  不同种植年限对云连主要有效成分的影响      

  云连的主要药用成分小檗碱、药根碱、巴马亭的测定结果见表1及图1~图3,从中可看出,不同种植年限对云连主要有效成分的影响较大,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主根茎、须根及叶的药用成分含量也增加,2年生至2年半生的含量达到较高的水平,主根茎的小檗碱、药根碱和巴马亭分别达到9.52%、0.66%和0.39%;须根的分别为1.40%、0.14%和0.04%;3年生以后的云连除了须根的小檗碱及叶片的药根碱、巴马亭含量外,其余的均有所降低。2年半生云连主根茎的小檗碱、药根碱、巴马亭含量分别比3年生的高出9.8%、18.9%、30.0%;2年半生须根的药根碱、巴马亭以及叶中的小檗碱含量比3年生的高出27.3%、100.0%、17.1%。  表1   林下不同种植年限云连主要药用成分

    2.2  不同器官的主要药用成分   

  从表1中可看出,不管是几年生的云连,其主要成分主要分布在主根茎中,其次为须根,叶中的含量最少。因此在传统的采收过程中主要以主根茎作为收获器官,而把须根及叶弃之不用。在该结果中,须根的主要有效成分也占有较大的比例,叶中的巴马亭含量与须根中的相当,甚至超过须根。因此,在进行采收时,须根及叶也应采收并加以利用。植株中的药用成分又以小檗碱含量最高,其次为药根碱,再次为巴马亭。

    2.3  不同荫蔽条件对云连主要药用成分的影响   

  云连属荫性多年生草本植物,因此在进行人工栽培时需要在遮荫条件下进行。从表2可看出,不同遮荫条件下的云连主要药用成分差异较大,除了林下栽培的云连主根茎巴马亭含量较荫网下的高外,其余的均以在荫网条件下栽培的药用成分含量最高。不管是主根茎还是须根以及叶,生长在荫网条件下的植株小檗碱含量为林下的1.1~1.2倍;须根和叶中巴马亭含量为林下的1.5倍;叶中药根碱的含量是林下的2.3倍。

    2.4  不同黄连品种对主要药用成分的影响   

  不同黄连品种间的主要药用成分差异较大,同是林下种植的3年云连和味连,除了主根茎和须根中的巴马亭含量外,其余成分的含量均是云连高于味连,见图4。云连主根茎、须根、叶的小檗碱分别比味连的高出66.73%、107.25%、8.57%;药根碱比味连的高出140.91%、37.50%、100.00%;云连叶的巴马亭含量比味连的高66.67%。因此,始载于明代兰茂的《滇南本草》及《清宫医案》中,将云连称为黄连中的极品。表2   不同荫蔽条件下云连主要药用成分  (略)

    3  讨论

  不同的人工栽培条件对云连主要有效成分影响很大,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其药用成分含量也逐渐提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规定,本品含小檗碱不得少于3.6%的要求[16],从1年生、2年生、2年半生到3年生的云连,其主根茎小檗碱含量分别为6.59%、9.14%、9.52%和8.67%,均明显高于规定。但种植到2年至2年半的云连,主要成分含量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种植到3年的云连植株药用成分呈下降的趋势;荫网下种植的云连其主要成分除了主根茎的巴马亭外,其他部位的成分含量均比林下种植的高。因此认为,以种植2年至2年半后为云连的最佳采收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在荫网下种植云连。当然,在荫网下种植的成本较高,各地应根据具体实际条件采取一种种植方式。另外,须根和叶中的药用成分在植株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应当加强对须根的利用,转变以往只对主根茎进行采收的方式。云连与味连相比,其中的主要药用成分含量较高,云连的开发研究具有较大的潜力。

    【参考文献】

    1  吴征镒. 云南植物志 (第十一卷).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0, 181-183.

    2  傅立国, 陈潭清, 郎楷永,等. 中国高等植物 (第三卷). 青岛: 青岛出版社, 2000,484-485.

    3  宋朝枢, 徐荣章, 张清华. 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9, 146.

    4  方忻平, 王天志, 张浩,等. 黄连属植物根茎、根及叶生物碱的研究. 中药材, 1989, 12(3): 33-35.

    5  晁若冰, 张浩, 庄燕黎,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连药材中小檗碱型生物碱的含量. 药物分析杂志, 2003, 23(5): 354-357.

    6  付燕, 胡本容, 汤强,等. 药根碱、小檗碱、黄连煎剂及模拟方对小鼠血糖的影响. 中草药, 2005, 36(4): 548-551.

    7  陶永, 崔星来. 中药加黄连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60例.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8(10):602.

    8  高从容, 张家庆, 黄庆玲. 黄连素增加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胰岛素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3):162-164.

    9  胡发光, 杜丙信, 冯光. 黄连素治疗2型糖尿病60例临床疗效观察.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8(6):358-359.

    10  Pandit MK, Babu CR. Biology and conservation of Coptis teeta Wall. – an endemic and endangered medicinal herb of Eastern Himalaya.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1998, 25(3): 262-272.

    11  胡志浩, 胡晓立. 极品黄连在云南. 森林与人类, 2005,(184): 30-32.

    12  李恒, 郭辉军, 刀志灵. 高黎贡山植物.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0, 366-494.

    13  黄骥, 裴盛基, 张明宇,等. 云南黄连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与地理分布研究. 云南植物研究, 2004, 26(3): 255-266.

    14  龙春林, 李恒, 刀志灵,等. 高黎贡山地区民族植物学的研究I. 勒墨人. 云南植物研究, 1999, 增刊XI: 131-136.

    15  龙春林, 李恒, 周翊兰,等. 高黎贡山地区民族植物学的初步研究II. 独龙族. 云南植物研究, 1999, 增刊XI: 137-144.

    16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213-214. 

   *基金项目:云南中药现代化基地建设项目(2002ZY-14)和云南省省院省校科技合作项目

    作者单位: 1 650223云南昆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昆明分部(△通讯作者)

    2 673100云南怒江,怒江金志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3 650051云南昆明,昆明理工大学分析测试研究中心 

   (编辑:李  木) 

作者: 刘贵周,蔡传涛,杨建荣,杨俊,罗媛,杨志雄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