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年第2卷第9期

自拟消痘汤治疗水痘106例小结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笔者自1999年以来,运用中药为主治疗水痘,取得满意效果,现将2006年106例有关情况小结如下。诊前按感冒治疗或自用药者61例,按其他皮肤病治疗者13例,未做任何处理者32例,大部分患儿为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同班接触传染,少数为家庭邻里之间接触传染。2临床症状一般患者均有发热、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发热最......

点击显示 收起

   笔者自1999年以来,运用中药为主治疗水痘,取得满意效果,现将2006年106例有关情况小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06例中男62例,女44例;0.5~1岁23例,2~6岁51例,7~12岁24例,13~16岁7例,17岁以上1例;1~3个月发病38例,4~6个月发病33例,10~12个月发病35例;诊前按感冒治疗或自用药者61例,按其他皮肤病治疗者13例,未做任何处理者32例,大部分患儿为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同班接触传染,少数为家庭邻里之间接触传染。

    1.2临床症状一般患者均有发热、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发热最短者1天,最长者14天,少数人仅有皮肤表现,所有患者均有皮疹,符合水痘出疹期的症状,典型表现为散在红色丘疹,水疱光亮、自觉瘙痒、口咽黏膜可见红色斑点,皮疹最短者2天,最长者13天。

   1.3治疗方法自拟消痘汤:大青叶、板蓝根、贯众、鱼腥草、虎杖、薄荷、车前草、泽泻、黄柏、甘草,根据患者年龄大小的用药量,每日1剂,水煎温服2次,药渣每晚煎水洗患处1次,皮损未溃干燥者用炉甘石洗剂每日搽2次,已溃流水者用如意金黄散粉末搽2次,嘱隔离治疗,防寒保暖,禁食生冷油腻食物,多饮水。

    1.4治疗结果以发热、咳嗽、咽痛等临状症状消失,皮损干燥结痂为痊愈,106例患者中,治疗3天痊愈者89例,6天痊愈者14例,9天痊愈者3例,其中有8例自始至终在别处加用西药针剂输液。

    2典型病例

  患者,男,3岁,2006年5月28日就诊,发热9天,出疹7天,9天前因发热咳嗽在某门诊按感冒输液2天,2天后头面出现水痘皮疹转某市医院治疗7天,具体用药情况不详,诊见精神萎靡,口唇红干,头面躯干遍布鲜红水痘疱疹,疱液清亮与浑浊并见,口咽见数个红色疱疹,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体温39.3℃,伴咳嗽、不思饮食,治用消痘汤:大青叶10g,板蓝根10g,贯众6g,鱼腥草6g,虎杖10g,茯苓6g,车前草10g,泽泻6g,黄柏6g,甘草6g,日1剂水煎温服2次,药渣每晚煎水洗1次,外用药和宜忌同上,次日即发热已退,服3剂后疱疹干燥结痂、咳嗽缓解,再服3剂而诸症痊愈。

    3体会

  水痘是儿科常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近年来有疫苗预防,但本地每年都有散在流行,西医多以抗生素、抗病毒药物输液治疗,效果欠佳,费用较高,笔者认为本病乃湿热疫毒侵袭肺卫,发于肌表所致,故用大青叶、板蓝根、贯众、鱼腥草、甘草清热解毒,虎杖、黄柏解毒而除湿热,车前草、泽泻利水而渗湿,薄荷解表而散热,适当加以西药对症治疗,每年此病流行,笔者用本方效验价廉。


作者单位:435406 湖北武穴,武穴市田镇卫生院

作者: 周启云,李国星 2008-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