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7年第3卷第1期

慢性萎缩性胃炎从肝论治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简称:CAG)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从现代医学角度讲,萎缩性胃炎发生多责之于胃泌素的缺乏和胆汁排泄异常,此与肝失疏泄有关。1肝胃不和多见于疾病早期,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木失于疏泄,横逆犯胃,气机阻塞发为本病。2胆胃湿热多见于疾病急性期,胆属......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简称:CAG)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此病发展缓慢,病势顽固,缠绵多变。根据其临床特点,当属胃脘痛、嘈杂、痞满等范畴。

    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CAG致病因素无外乎饮食、劳倦和情志不畅,其中情志不畅致病较为多见而复杂。脾胃功能对七情变化的反应颇敏感。无论忧、思、悲、恐、喜、怒等情绪的过度变化均能影响脾胃功能。正如东垣在《脾胃论》中所说:“先由喜怒悲忧恐为五贼所伤,而后脾敢不行,劳役饮食不节续之,则元气乃伤。”神志异常损伤脾胃,导致运化无权,升和失司,气血不畅,气滞郁热,损伤胃阴,或气滞血瘀,胃络痹阻,导致CAG病变发生。本病发病初期,肝气郁滞,木不疏土,多见肝胃不和及肝郁脾虚,急性期则表现为胆胃湿热,中期脾虚气血生化不足以致肝血不足、心脾两虚,晚期肝气郁久化火,火邪灼伤阴液则导致肝胃肾阴不足或者迁延日久,久病入络以致血液瘀滞。从现代医学角度讲,萎缩性胃炎发生多责之于胃泌素的缺乏和胆汁排泄异常,此与肝失疏泄有关。肝失疏泄,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而使胃的分泌功能低下,正如《素问·六元正纪论篇》所云:“本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

    2 辨证论治

    2.1 肝胃不和 多见于疾病早期,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木失于疏泄,横逆犯胃,气机阻塞发为本病。如《沈氏遵生书·胃病》所说:“胃痛,邪干胃脘病也……唯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气克也”。症见:胃脘胀痛连胁,恼怒则甚,嗳气频作,痞满纳呆,厌油腻,口干苦,大便干,舌红苔黄,脉弦。治以疏肝解郁,理气和胃。方用四逆散加减:柴胡、黄芩、栀子、郁金、白芍、鸡内金、枳壳、焦麦芽、焦神曲、焦山楂、甘草。若疼痛较重者,可加木香、元胡以理气止痛;嗳气较频者,可加沉香、旋复花以顺气降逆。

    2.2 胆胃湿热 多见于疾病急性期,胆属少阳,胃属阳明,胆火犯胃发为本病。症见:胃脘痞塞,纳呆泛呕,嘈杂嗳气,身体倦怠,或寒热往来,便溏粘秽不爽,苔白厚浊腻,脉弦数。治以清胆和胃、化痰利湿。方用黄连温胆汤和三仁汤加减:黄连、竹茹、陈皮、半夏、茯苓、薏苡仁、白蔻、白术、厚朴、枳实、佩兰、柴胡、白芍。

    2.3 肝郁脾虚 多见于疾病早期,肝失疏泄,木乘土,脾虚运化失常发为本病。症见:胃脘隐痛,痞闷或胀痛,食后痛重,纳呆食少,神疲乏力,大便稀或不畅,伴嗳气胸闷,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缓。治以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方用四逆散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柴胡、枳壳、白芍、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木香、砂仁、甘草。

    2.4 肝血不足,心脾两虚 多见于疾病中期,本病缠绵不愈,脾虚气血乏源,表现为气血不足,累及心肝发为本病。症见:胃脘隐痛,纳呆食少,神疲懒言,心悸易惊,夜寐多梦,大便稀软,舌淡,苔薄白,脉细缓。治以补益心脾,滋养肝血。方用四物汤合归脾汤加减:当归、白芍、川芎、党参、黄氏、白术、茯苓、远志、炒枣仁、木香、元肉、枳壳、生姜、大枣、炙甘草。

    2.5 肝阴不足 多见于疾病后期,肝郁气结,郁结化火,火邪化阴,横逆犯胃,胃阴虚,消灼水谷,无以化精养肾,而致肾阴亏损。乙癸同源,肾阴不足,肝失濡养,水不涵木,肝肾阴亏,阴不化津,无以上承养胃,致肝、肾、胃阴俱虚。症见:胃脘痞满,时有隐痛,或嘈杂似饥,饥不欲食,口干咽燥,腰酸便秘,五心烦热,舌红无苔或少苔,脉弦细无力。治宜壮水柔肝,益胃生津。方用一贯煎加减:沙参、麦冬、五味子、当归、川楝子、枸杞子、白芍、枳壳、天花粉、焦山楂、甘草。若临床出现脾胃虚弱较甚,饮食难进,药力难行者,治当健脾胃为主,兼以补肝肾固本;若脾胃虚弱,纳运不衰者,治当补肝肾为主,兼健脾胃。总之,要急者治其标,缓者治其本,或标本同治。

    2.6 气滞血瘀 多见于疾病后期,本病迁延日久,久病入络,气机不畅,血液瘀滞发为本病。症见:痛有定处,持续不已,饱胀不舒,胁痛,或者便血潜血,形体消瘦,面色晦暗,舌现紫色或瘀斑。肝藏血为血之本,喜柔润疏达,治以益肝化瘀和胃。方用柴芍六君子汤合失笑散、丹参饮加减:柴胡、白芍、丹参、五灵脂、蒲黄、木香、砂仁、白术、茯苓、陈皮、党参、甘草。

    3 体会

    萎缩性胃炎以气虚或气阴两虚为本,以瘀、滞、湿热为标,以虚中夹实证为多见。治疗应当重视扶正祛邪,消补兼施。消疏中病即止,补益佐以疏通。

    临床所见,患者症状改变较明显并且收效较快,而胃镜检查所示,胃黏膜的改变却需要较长时间。伴随症状的逐渐改善,约1~2个月后,胃黏膜即有向愈之象。治疗时间越长,改变越明显,一般沿着萎缩-萎缩、表浅-表浅-愈合过程发展,所以坚持长期治疗十分必要,一般1个疗程2个月,治疗2个疗程为1个阶段,或停药观察,或以散剂巩固之。

    情志因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疾病的预后。若病人情绪稳定,性情开朗,施药后则易痊愈,病程较短,预后良好;若性情忧郁,或烦躁易怒,则药难奏效,或极易反复,病程较长,预后较差。临证所见,CAG反复发作者,亦多为情志刺激所引起。祖国医学亦特别重视心理疗法中的语言开导法,如《灵枢·师传》指出要“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以减轻其心理压力,调整其心理状态,使其达到最佳水平,信心充足,情绪饱满,主动配合治疗,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

    萎缩性胃炎复发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饮食不慎,因此合理饮食也十分重要。一定告诉病人禁食生冷、辛辣刺激等食物,并少食或者不食豆类和糖类,以防止中满,多食易消化食品和蔬菜水果。

    (编辑:宋 冰)


作者单位:271000 山东泰安,泰安中医二院

作者: 郝百鸣 2008-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