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7年第3卷第2期

新五行学说初探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新五行学说五行学说作为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在古今中医发展的历史长河里,发挥了重要而且非常独特的作用,给从事该方面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的中医工作者产生过而且将继续产生重大影响。其中,大多都是运用五行于临床的疗效报道,未曾产生质疑。只有极少学者对传统的五行学说提出不同看法,也止......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新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作为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在古今中医发展的历史长河里,发挥了重要而且非常独特的作用,给从事该方面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的中医工作者产生过而且将继续产生重大影响。其中,大多都是运用五行于临床的疗效报道,未曾产生质疑。只有极少学者对传统的五行学说提出不同看法,也止言其混乱,未进行修正或是整体合理化。笔者经过再三思索、寻古求证及初步临床验证,并参伍“法象”原理,结合原有生克制化阐释,试图构建新五行学说。望同行专家和读者赐以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该理论得以更加完善和更加合理。

    1  常识回顾

    一般认为,五行乃木、火、土、金、水自然界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关系。它们之间的基本关系有两个方面:一是生理上的相生与相克。即木、火、土、金、水递次相生及木、土、水、火、金递相克制。二是病理上相乘与相侮(反克)。相乘乃克制过度,故其顺序与相克一致;相侮是克制功能不足而反被所克者克制,本文已经将相侮的内容纳入克之变之列。

    2  提出问题

    住在农村的人不难发现:木房柱子坏了便变成了泥土而没有燃烧起来。虽然在木腐之际会产热,但也不至于达到经文中所描绘的“火曰炎上”的程度和现象。另,在家乡城郊一个地方,近年由于搞扩城建设,很久以前的棺材被推土机掀了出来,同样变成泥土而未见木炭之类。经过长时间仔细思考,五行之间关系确实不简单,有点“紊乱”,需加以修正和完善。经综合分析,力荐如下新五行,以资参考。

    3  百思其解,何以为佳

    在中国医学里,很多问题不止一种解释,并不是除了某种阐释,其他一概错误,关键在于谁言之更加合理!新五行究竟如何才能更加以理服人呢?本文拟以常变为纲、以生克乘为目、以阐理举证为旨,简要阐明五行之间及其他关系,如与脏腑、季节、方位等的关系。并试图将五行学说与基因表达调控及细胞信号转导等相关内容类比起来,以求找到两者的结合点。

    3.1  常

    3.1.1  相生  生,即促进或资生或助长之义。其序为木、土、火、金、水,循环无端,但非简单的重复,而是有新质生成,释义如下:木化乃土,房柱象之或根深土得固;土助火生,和煤是之;火炼矿石,金乃生之;五金化水,变生它器;木欲盛直,水养其根。其为母者滋生促进为子者的关系,类似于基因表达的正调控(增强子),而这种调控恰恰是真核生物基因组广泛存在的调控方式,正因为以正调控为主,才使得我们个体不断发育成长、以至老化;其此环激发彼环的关系,类似细胞信号转导的级链效应,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介导的Ras-MAPK信号转导途径。

    3.1.2  相克及相乘  克,即克制或监视或约束之义;乘即过分克制而使其生变。其序为木、金、土、水、火,按序施功,释义如下:金若劈木,木直腰以挡,木太强,金缺而损;土若被淹,金可造渠,渠太大,土随水失;水若妄行,土袋坝之,坝高无准,水滥江山;火若妄生,水可熄之,水浸长年,火难再生;木若见火,火焰可用,燎原之火,唯以灰烬。虽然真核生物基因组以正调控(‘生’)为主,但也非毫无限制,而是要受到一定程度的克制(负调控,衰减子),使其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态势。这样,机体才不至于发病。但如果克制太过,就会导致“生发”不足而致发育不良或者早衰。

    3.2  变

    3.2.1  生之变  (1)土也生木,如健脾养肝:气血生化源源不断,肝藏血的功能才能正常发挥。(2)木亦生火,如养血安神:肝血不足,魂不守舍则神不安,涵养肝血可治。

    3.2.2  克之变  (1)水可克金,金置于水,可锈而坏,如肾阳虚衰,水停犯肺。(2)常言“木克土”,实为母太强可使其子恐也,治疗上并不是抑肝,而是舒肝理脾。(3)笔者认为将原来的“相侮”归于此列比较合理,因为它是“克”的正常功能障碍,反被所克者克制。若木弱小,金易折之;水不足者,火蒸而散;土不坚者,水浸乃塌;火如星者,木多反熄;金小藏土,受蚀而朽。

    3.3  如何解释临床  新五行将土与火交换了位置,并不是简单地调换,也不是把与此两行相匹配的脏腑、方位、季节、时令等挪用过来,而是有所新见解(注:上述的相克相乘就与以往大相径庭)。现将此两行所对应的这些方面载于此,见表1。表1  新五行匹配表释义:可知方位没变,季节随动,为什么要先长夏再到夏季呢?因为春天过后并非马上进入暑热天气,春天,万物始生,大地之寒开始被蒸化,故湿气很重,由此逐步过度到夏天,因而称之为“长夏”。在中国,大家都知道南方多湿,你看,患风湿病不是多吗?此季以湿为主令,故脾常病。中原一代多火,如武汉、重庆、长沙、兰州等在夏天常是高温地区,心为阳中之阳,可谓火脏。另外,酷热的暑夏之后,地气(江湖河海、花草树木、人体津液等)已经被蒸发而呈现一片干燥、萧条、水分不足的景象,此乃秋之燥也!而不是在夏季与秋季之间夹“湿令”。

    由于五脏按相生顺序依次为肝脾心肺肾,相应五腑便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很明显,胃与小肠的相应位置变化,其相生关系更容易理解。不管中医还是西医,都应该是小肠在胃腑之后。更有意义的是,胆腑比余腑位高,故可以居高临下,监视其他脏腑功能的盛衰变化,并排泄胆汁以助脾胃之消化,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此可进一步阐释“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的道理。胆腑居于旁侧,“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然可以出谋划策而“主决断”了。

    再如,对熟悉的“肝病传脾”的解释,传统认为是肝木乘脾土,故宜抑木扶土。根据新五行学说及临床经验,此乃母病及子的典型例子,好比一个家庭中父母太凶狠,其子女不可能很自由,而多是胆小似鼠,畏首畏脚,其才(功)能得不到应有的施展,疾病由生。治疗上固然要使其父母消消气了,故用疏肝健脾法治疗等等。

    4  总结

    中医五行学说作为中国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伴随中医工作者走过了几千个春夏秋冬,为中国乃至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中医在临床实践中不断被检验和总结,古人的一些学术思想也得到了实践的验证和推广运用。但是中国医学这个伟大的宝库,它的内容极其丰富,涵义极其深邃,很多论断我们至今缺乏如意的阐释。基于此,一方面,我们中医工作者应该深究古籍,采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研究方法,对暂时不懂的问题应该多方求证,力争得出合理的比较全面的解释。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在正确理解理论涵义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实践,以海纳百川的精神吸取其他学科的长处,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修正完善。不能因一时的模糊而草率地否定中医的价值,更不能因理解的偏误而害于临床。新五行学说和任何理论一样,必须在实践中继续接受检验。笔者坚信,通过中医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不断补充,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提高,一定能使这个“古老的新事物”更加丰富和日臻完善。

    (编辑:李  木)


作者单位:610075 四川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作者: 肖文冲冯雪梅郭小燕 2008-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