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7年第3卷第3期

浅谈“水试法”在中药鉴别中的应用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中药鉴别当今,部分药商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不择手段对中药掺假,甚至造假,而且手段极其高明,仅凭肉眼根本无法辨认其真假,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买到假劣药品。在没有高科技设备和技术的情况下,采用水试法,可使部分掺假或造假的中药原形毕露。水试法鉴别中药材主要是根据其水浸液的颜色改变,能否产生泡......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中药鉴别


    当今,部分药商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不择手段对中药掺假,甚至造假,而且手段极其高明,仅凭肉眼根本无法辨认其真假,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买到假劣药品。在没有高科技设备和技术的情况下,采用水试法,可使部分掺假或造假的中药原形毕露。水试法鉴别中药材主要是根据其水浸液的颜色改变,能否产生泡沫、粘性、滑腻、膨胀及其他现象。以下是笔者多年对中药鉴别的一点经验,供读者参考。

    1  利用中药在水中呈现的特殊变化来鉴别

    (1)番红花浸泡于水中后,柱头膨胀成长喇叭状,水面应有油状物飘浮,水被染成黄色,不得显红色,无沉淀,用棒搅动,不易碎断,否则为伪品。(2)牛黄少许加适量清水调和,涂于指甲,能将指甲染成黄色,并经久不褪,俗称“挂甲”。入口则芳香清凉,味先苦而后甜,嚼之不粘牙,可慢慢溶化,而人工牛黄虽可“挂甲”,但入口后无清凉感,气微清香而腥。(3)熊胆粉末投入水中,在水面旋转呈现线下沉且不扩散。(4)丁香入水则萼管垂直下沉,可区别去油丁香。(5)青黛取少量粉末加适量水振摇后放置片刻,水层不得显深蓝色,以此检查是否含有水溶性色素。(6)血竭不溶于水,加热软化。

    2  利用中药在水中的颜色及荧光反应来鉴别

    (1)红花水浸液呈金黄色,栀子入水可使水染成鲜红色。蟾酥遇水呈白色乳状液。(2)秦皮水浸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3)常山水浸液显天蓝色荧光,在碱性溶液中加强。(4)白芷水浸液紫外光下显蓝色荧光。(5)地骨皮水浸液或碱性溶液在紫外光下均显污绿色荧光。

    3  利用中药与水共研的变化来鉴别

    (1)乳香、阿魏与水共研呈白色乳状液。没药与水共研则呈黄棕色乳状液。(2)苦杏仁与水共研有苯甲醛香气。

    4  利用中药在水中的比重来鉴别

    (1)蒲黄入水不沉,松花粉入水不沉,猪苓入水不沉,浮石不沉水。(2)苏合香沉水,国产沉香不沉水,进口沉香沉水或半沉水。

    5  利用中药在水中的膨胀度及其粘滑感来鉴别

    (1)哈士蟆油在水中可膨胀至10~15倍,胖大海在热水中膨胀至原来的数十倍且呈絮状团。(2)葶苈子、车前子加水浸泡后,种子粘滑且体积膨大。通草水浸后手摸有粘滑感。(3)南天仙子水浸时腺毛膨胀竖立,蓬松散开,且粘性很大,味淡粘舌。而天仙子无粘性,味苦。

    6  利用中药水浸液在酸碱溶液中颜色的不同变化来鉴别

    (1)苏木投入热水中,水浸液呈鲜艳的桃红色透明液体,加酸液体变为黄色,加碱又变为红色。(2)姜黄用热水浸泡,则水浸液呈鲜艳的橙黄色透明液体,加碱液体变为桃红色。(3)香加皮水浸液在紫外光下显紫色荧光,加稀盐酸荧光不变(与含杠柳总苷有关),加碱产生黄绿色荧光(4-甲氧水杨酸反应),而五加皮无此反应。(4)儿茶取其水浸液用火柴头沾使其轻微着色,待火柴杆干后,再浸入浓盐酸中,立即取出,于火焰附近加热后,杆上发生深红色,以此检查儿茶素。

    7  利用中药水浸液是否产生泡沫来鉴别

    (1)远志水浸液振摇可产生持续性泡沫,且10min不消失,可检查皂苷。(2)银柴胡水浸液无泡沫反应而伪品有较强的泡沫反应。

    8  利用中药在水中的其他现象来鉴别

    (1)天竹黄沾到唾液产生较强的吸舌力,而人工竹黄较小且色泽多为纯白色,天然竹黄水浸液对酚酞指示剂不显碱性。而人工竹黄显碱性反应,呈紫红色。(2)天麻隔水蒸后有臊臭味,且粉末水浸液遇碘显紫红色或酒红色。(3)茯苓、山药、天花粉、白胡椒掺杂淀粉,其水浸后,轻捻则成粉糊状。(4)阿胶、龟胶、鹿角胶热水溶化后,其溶液透明无沉淀,无浮油星,无异味,有甜香味。否则即有掺假。

    总之,药商掺假造假的“高明”手段,五花八门,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结合眼看、口尝、鼻闻、水试、火烧等方法,灵活应用,辨伪存真。

 


作者单位:445600 湖北咸丰,咸丰县中医院药剂科

作者: 高玉芳,朱永红,吴 艳 2008-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