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7年第3卷第4期

中药洗剂用于痔术后止痛50例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肛门疼痛是痔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造成恐惧心理,也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诸多影响,并影响患者术后病情恢复的质量。本文探讨采用传统中医中药具有解毒消肿、收湿敛疮、凉血止血、化瘀通络止痛之精华,用于痔手术后镇痛,镇痛效果良好,并促进伤口的良好愈合。【关键词】......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肛门疼痛是痔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造成恐惧心理,也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诸多影响,并影响患者术后病情恢复的质量。本文探讨采用传统中医中药具有解毒消肿、收湿敛疮、凉血止血、化瘀通络止痛之精华,用于痔手术后镇痛,镇痛效果良好,并促进伤口的良好愈合;避开了现代医学应用的曲马多类、镇痛泵类的毒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痔手术后;中医中药;临床疗效;镇痛效果


    痔手术后出现的诸多并发症中,肛门疼痛为患者最为惧怕,也为痔科手术医生最为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随之各种方法应用呼之欲出[1]。自2005年5月~2006年12月,笔者自拟痔手术后中药坐浴方应用于痔手术后镇痛50例,并与应用1:5000PP液坐浴治疗50例作对照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混合痔手术后100例,男80例,女20例。按4级评分法对痔手术后主要症状进行评分。100例按入院手术先后顺序(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痔手术后中药坐浴治疗,对照组采用1:5000PP液坐浴治疗。两组一般情况及治疗前症状、体征积分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表2。表1  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表2  肛门疼痛、切口水肿分级标准[2]

    1.2  治疗组药物组成  苦参30g, 五倍子15g, 紫草30g, 公英20g, 仙鹤草30g, 两面针25g, 地丁20g, 地榆25g, 大黄20g, 黄柏25g, 枯矾25g, 银花20g, 冰片15g。 将上药加水3000ml 先浸泡15min,武火煎沸后改文火煎煮15min,即将药浸倒入盆中(笔者注:冰片于后一次煎煮完前1min放入)。药渣再加水2000ml,武火煎至沸15min,再将药液倒入前煎药液中备用(保温瓶存放)。

    1.3  用药方法  治疗组煎煮所得药液待温于便后坐浴或肛门疼痛明显时即坐浴,每次30min,每日2~3次,每日1剂,3天为1个疗程,连续用2个疗程。对照组:将1:5000PP液3000ml加热至37℃左右于便后坐浴或肛门疼痛明显时即坐浴,每次30min,每日2~3次,3天为1个疗程,连续用2个疗程。两组均观察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1.4.1  评估标准  见表3。表3  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积分值比较

    1.4.2  疗效评定  参照卫生部《中药临床指导原则》制定的标准拟定。临床痊愈: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显效:主要症状、体征积分总和比治疗前减少≥70%;有效:主要症状、体征积分总和比治疗前减少≥30%,但<70%;无效:主要症状、体征积分总和比治疗前减少<30%。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痔手术后患者治疗3天、6天后评分比较  见表4。

    2.2  痔手术后两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疗效比较  见表5。表4  两组治疗3天、6天后评分比较 表5  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疗效比较注:两组比较,P<0.01

    3  讨论

    痔手术后肛门疼痛多因切口感染、水肿、血液淋巴循环障碍、异物刺激、内外括约肌痉挛,病人恐惧心理等因素所致。应用中药待温坐浴(可加入热开水使药温保持)是通过药物的不同配伍而发挥治疗作用,药液直接作用于患处,使药物的有效成分能最大限度地渗入组织而发挥药效;同时通过药液的温度使患处合血经络得到温通,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组织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使水肿、炎症更快消退;在坐浴时药液可起到清洁局部的作用,去除不良异物,促进创面修复愈合。经过以上的整合作用,可使患处组织最大限度地松弛,更好地减少内外括约肌痉挛而带来的不适。方中两面针、大黄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止痛;公英、地丁、黄柏、银花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散结;苦参清热燥湿止痒,除伏肠热;冰片清热通络止痛;仙鹤草、紫草、地榆收敛凉血止血;五倍子、枯矾收湿敛疮止血。全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凉血、祛瘀通络、消肿止痛、燥湿收敛止痒之功效。中药的组方,取经于临床实践而趋完善,而组方的中药,经过整合作用,凸显中医传统的优势,故为临床用药所取。

 

【参考文献】
  1 黄乃健.中国肛肠病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1.

2 谭新华.中医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8.


作者单位:536100 广西合浦, 合浦县中医院肛肠科 

作者: 颜民源 2008-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