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8年第4卷第3期

下肢皮牵引的护理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下肢皮牵引在骨科应用广泛,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下肢骨折(稳定性闭合性骨折)、关节韧带损伤、骨关节的炎症制动、病理性骨折等。我院对200例下肢骨折患者进行牵引治疗,采用整体护理,疗效显著,护理体会报告如下。【关键词】下肢。...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下肢皮牵引在骨科应用广泛,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下肢骨折(稳定性闭合性骨折)、关节韧带损伤、骨关节的炎症制动、病理性骨折等。我院对200例下肢骨折患者进行牵引治疗,采用整体护理,疗效显著,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  下肢;皮牵引;护理  

   下肢牵引套进行肢体牵引,在骨科应用广泛,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下肢骨折(稳定性闭合性骨折)、关节韧带损伤、骨关节的炎症制动、病理性骨折等。本文针对临床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就下肢皮牵引术的护理方法进行了改进探索。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2007年200例住院行下肢皮牵引患者。

    1.2  方法  我院使用的下肢牵引套规格分为大、中、小号,类型分为下肢长腿牵引套、踝关节牵引套。牵引时根据骨折部位、患者肢体长短、粗细,来选择不同规格。2  护理中发现的问题  (1)牵引套下滑,应力集中于足跟、足背,以及牵引套边缘的束勒使皮肤形成压疮起疱,损伤皮肤,不能达到牵引效果。牵引套下滑后,造成多次反复调整牵引,搬动患者肢体,给患者造成痛苦,直接影响牵引效果。(2)牵引套直接包裹肢体并分段捆扎,使皮肤挤压,形成皱折,影响循环且易损伤皮肤。在牵引套内加衬垫物棉花,牵拉后易造成出汗、发热、潮湿,产生异味。(3)腓骨小头长期处于受压状态,易造成腓总神经损伤。(4)牵引不当造成患者足跟部皮肤破损,因局部缺乏肌肉组织包裹,愈合困难。3  护理技巧

    3.1  牵引套大小的选择要合适  如果患者体质消瘦,牵引套与肢体周径不相符时,可先将牵引套缝制缩小,使其周径与之适合。

    3.2  衬垫物选择棉质毛巾  毛巾长度应长于牵引套,其优点:吸汗、通透性好、易于清洗。毛巾上下两端反折可防止牵引套边缘对皮肤的损伤。

    3.3  操作方法

    3.3.1  踝关节牵引套牵引技巧  选棉质毛巾包裹于患肢踝部,毛巾的宽度以包裹后能露出踝关节牵引套两头为宜,并将包裹后毛巾的边缘露于患足上部,每日踝关节牵引套松解1~2次,松解后患肢制动,用温水轻轻擦拭足踝,若皮肤压出皱折,需及时用指腹按摩,将皱折抚平后继续用上述方法牵引。

    3.3.2  下肢长腿牵引套牵引技巧  用两条棉质大毛巾包裹。包裹方法类似于踝关节牵引套牵引,不同的是一条毛巾包裹下肢大腿部,一条包裹下肢小腿部,包裹时毛巾的起点从腿的上部开始,先将边缘反折向上,以防牵引套边缘棱角对皮肤的压迫,在腓骨小头处,毛巾双层上下包裹后,在粘牵引套时,牵引套的松紧度以患者感到舒适不下滑为宜,以足背动脉搏动有力为准,粘牵引套时应从远心端向近心端粘,以防从近心端向远心端粘,过紧造成远心端血液回流受限、肿胀致患者不适,粘贴后将露出牵引套的毛巾反折,不造成堆积,也利于观察周边皮肤,尤其是足跟部皮肤是否有异常。

    3.3.3  将牵引套粘好后,再将金属重锤放下  需要提醒的是重锤不可接触地面,不可紧靠床栏,重量不可随意增减、取放,这样才能通过人身体牵引力和重量的反牵引力达到牵引的目的。

    3.3.4  对于肢体外旋的患者  为了保持牵引力线,可穿中立位鞋。4  护理效果与体会  (1)对200例皮牵引患者采用上述方法,降低了足跟皮肤受损的危险性,防止了牵引器具对皮肤的损伤。(2)对于各种原因不能在医院牵引的患者,护士应教会家属操作方法,回家牵引也产生同样效果。(3)对伴有糖尿病的患者患肢行皮牵引时,应纳入床头交班内容,每日打开牵引套2~4次,辅助每日按摩受压部位,提高皮肤抵抗力。(4)使用上述操作方法后,护士调整牵引的次数减少,避免了因搬动患者肢体给患者造成的痛苦,通过下肢皮牵引术在临床的应用,结合实际,在护理技巧上进行了改进,为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患者痛苦,提高牵引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作者单位:471002 河南洛阳,洛阳正骨研究院 

作者: 康秀盘,陈晓霞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