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9年第5卷第3期

奔豚症治验一则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奔豚症首次记载于汉·张机《伤寒论》,患者自觉有气从少腹急冲胸咽,发作憋闷欲死,痛苦异常,时发时止的证候。奔豚症虽与寒闭阳郁,卫气不行有关,但也不排除和肝脾失调的联系。芍药、甘草酸甘化阴,治疗胸腹胁肋疼痛。【关键词】奔豚症。...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奔豚症首次记载于汉·张机《伤寒论》,患者自觉有气从少腹急冲胸咽,发作憋闷欲死,痛苦异常,时发时止的证候。奔豚症虽与寒闭阳郁,卫气不行有关,但也不排除和肝脾失调的联系。针灸以任脉穴位为主,配以足阳明胃经合穴和足太阴脾经穴,增强脾胃功能,使胃气下行。芍药、甘草酸甘化阴,治疗胸腹胁肋疼痛。针药配合,共同起到调节肝脾作用,使得肝脾功能正常,胃气下行,腹部攻撑胀痛消失。

【关键词】  奔豚症;伤寒论;针灸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偶遇奔豚症1例,现将诊疗心得与大家分享。奔豚症首次记载于汉·张机《伤寒论》第65条:“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1]。”,第117条:“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枝二两也[1]。”奔豚症是以小猪奔突状态来形容患者自觉有气从少腹急冲胸咽,发作憋闷欲死,痛苦异常,时发时止的证候。

    1  案例分析

  患者,女,56岁,主诉“出现腹部胀痛有9月余”。疼痛部位不固定,能看到如婴儿拳头大小的隆起在动,经过消炎治疗症状无改善。后多方求治,超声显示横结肠积气,其他脏器无异常显影,下消化道窥镜无异常发现,各种生化指标未见异常。患者现在疼痛强度较以前有加重,痛时出现较痛苦的面容,而且疼痛出现的频率也较以前频繁,影响正常的生活起居,有过多次发生在睡觉时痛醒的经历。体格检查腹软无抵抗,无结节,皮肤无黄染。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治疗上以针刺为主,取穴:上脘、中脘、建里、下脘、足三里(双侧)、三阴交(双侧),针用平补平泻,留针30 min,配合中药:白芍30 g,炙甘草15 g水煎服。第1天过后患者自诉症状明显减轻,疼痛强度和频率减少很多,以前是1 h之内发生多次,减为一天2~3次,且不影响睡眠。四次以后症状消失,患者无疼痛和隆起发生,生活起居如常。

    2  按语

  奔豚症虽与寒闭阳郁,卫气不行有关,但也不排除和肝脾失调的联系。由于肝脾失调,胃气上逆,而致“气从少腹上冲心”,发为此病。针灸以任脉穴位为主,配以足阳明胃经合穴和足太阴脾经穴,增强脾胃功能,使胃气下行。芍药酸苦微寒,入肝脾经,养血柔肝,缓中止痛,甘草甘温,入脾胃肺经,补中缓急,二药合用,酸甘化阴,治疗胸腹胁肋疼痛。针药配合,共同起到调节肝脾作用,使得肝脾功能正常,胃气下行,腹部攻撑胀痛消失。

【参考文献】
  1 李培生,刘渡舟.伤寒论讲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54-55.

(本文编辑:齐 栩)


作者单位:300102 天津,天津电力医院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