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10年第6卷第4期

红藤方在妇科痛证方面的应用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红藤方。妇科病证红藤方是戴德英教授经过30多年的临床应用及研究,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引发的痛经方面取得很好的疗效,有效率达90%以上。根据辨证与辨病施治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病机为瘀热互结,并创立清热活血化瘀之红藤方。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以痛为突出表现[1~8],痛经、腰骶痛......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红藤方;妇科病证

  红藤方是戴德英教授经过30多年的临床应用及研究,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引发的痛经方面取得很好的疗效,有效率达90%以上。根据辨证与辨病施治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病机为“瘀热互结”,并创立清热活血化瘀之红藤方。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以“痛”为突出表现[1~8],痛经、腰骶痛放射至大腿、性交痛等,并伴腰酸、肛门坠胀、月经失调。“不通则痛”,该症的基本病机属血瘀,再者患者有经期发热、口干便结、舌质红等热象表现,故认为内异症的病机应为癥积下焦,瘀久化热、瘀热互结,胞脉阻滞而为病,由此以清热活血,化瘀消癥,特制红藤方治疗本病。针对内异症血瘀的基本病机,课题研究时首先采用tPA:a、PAI:a纤溶系统指标作为观察指标,研究结果证实红藤方有通过改善血浆tPA:a、PAI:a来改善机体的血瘀状态,调整纤溶功能,从而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红藤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对血CA125和EMAb指标有明显的改善。该研究在2000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扩展红藤方的使用范围,应用于其他妇科痛证,同样取得很好的效果,总结老师经验,以供同道参用。

  1 “不通则痛”是妇科痛证的基本病机

  盖人身气血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畅流不息,流布于脏腑,灌输于经络。若外感于六淫之邪;或内伤于饮食、情志、体虚;或因跌仆、外伤及手术等均可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人体脏腑功能失调,经脉闭阻,气机阻滞,不通则痛矣。痛证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提出:“五脏卒痛”,其病机是“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所谓“不通则痛”。妇科痛证是许多妇科疾病的常见症状,临床以痛经最具代表性。痛经是指在月经期或月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并伴有恶心呕吐等,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月经初潮即有痛经,称为原发性痛经,多由子宫发育不良、子宫颈狭窄等所引起;继发性痛经,多见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腺症、急慢性盆腔炎、盆腔瘀血症、刮宫术后宫腔粘连、宫颈粘连等。中医辨证将痛经分为实证和虚证两类,临床以实证多见,根据妇科痛证的发病特点,其病位在胞宫,变化在气血,表现为痛证,多为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

  2 “通则不痛”是治疗妇科痛证的基本原则

  中医对疼痛的认识,是经络不通,气机受阻,阴阳失调,对疼痛的治疗强调一个“通”字,所谓“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痛证之作,病因多端,论治应遵循“治痛之则,以通为主,因通则不痛,故宜寒则温之,热则清之,痰则化之,血则散之,气则顺之,虫则杀之”。属气滞者,理气即所以通;血瘀者,化瘀即所以通;阴虚者,养阴即所以通;阳虚者,温阳即所以通;虫积者,驱虫即所以通。临床须结合具体病机,分别采取相应的治法。运用中药治疗痛证,有很好的效果,但存在一定的差异,止痛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求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因病制宜与灵活用药相结合,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痛证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祖国医学对此认识较为深透,处理并无固定模式,它不是把着眼点集中在见痛止痛上,而是努力寻求病因,准确辨证,施以相应的治疗方法,解决主要矛盾,痛证最终得到治愈。

  3 异病同治,疗效

  显著红藤方由红藤、败酱草、桃仁、薏苡仁、丹皮、丹参、香附、延胡索、莪术等组成,方中红藤、败酱草苦平无毒,散瘀清热通络,败酱草又有祛败血的功能,为本方君药。莪术有“通月经,消瘀血、止扑损痛下血及内损恶血”(《日华诸家本草》),“血瘀、血闭之专药”(《本草逢源》);丹参“苦微寒无毒,破癥除瘕,破宿血,生新血,能活血化瘀消癥”,三药合用更能增强红藤、败酱草活血祛瘀之用,为臣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等活血化瘀药能够调节全身或局部血液循环(特别是微循环),改善血液的物理化学性状,调整凝血与抗凝血系统的功能,改善血液的“粘”“聚”“滞”状态,是治疗盆腔内瘀血癥瘕理想的药物。丹皮有凉血活血作用是为辅助药。瘀血久居下焦能化热助湿,而致下焦湿热,薏苡仁有健脾利湿作用,与败酱草合用可起到活血化瘀、清热利湿作用,湿为阴邪,湿性粘腻,一旦湿邪附于瘀血,使瘀血凝聚,更粘更凝,故加薏苡仁健脾利湿,有利发挥活血化瘀药的消积作用。香附、延胡理气行滞止痛。全方合用,共奏清热化瘀、理气活血、软坚止痛之功,红藤方治疗瘀热型痛证,使瘀去热清而痛解。扩大红藤方的使用范围,在临床上以红藤方进行加减,还可用于原发性继发性痛经,盆腔炎、盆腔瘀血、宫腔粘连所致的腹痛,均有较好疗效。

  3.1 子宫内膜异位症 卵巢巧克力囊肿者,加猪苓、赤石脂或血竭,取猪苓利水消瘤,后二药活血化瘀消瘤;有子宫肌腺瘤者,加蛇舌草、莪术、山楂以活血消瘤,抑制异位内膜生长。

  3.2 慢性盆腔炎痛经 该病多属湿热或瘀热,所以可用红藤方治疗。如腹胀者加木香、川楝子或枳壳;带黄者加土茯苓、茵陈等。伴有经行发热者,在经前加荆芥、防风、银花,一般连用2~3个月经周期,经行发热症状即可消失。

  3.3 盆腔瘀血症 由于盆腔静脉瘀血阻滞,气血不畅,在经期常有痛经,且痛而拒按,舌紫暗明显。在红藤方基础上加赤石脂、红花或益母草等活血化瘀通络药,改善盆腔血管的气血畅通,血液循环通畅,通则不痛。

  3.4 宫腔粘连而致痛经 其特点是经行量少不畅,下腹痛而胀,多由人流手术不当引起宫腔感染或手术操作粗暴所致,可伴有低热;亦有闭经而周期性腹痛腹胀者。以红藤方去败酱草加乳香、没药、红花或莪术、乌药、小茴香等。若偏瘀热者加连翘、蒲公英;偏寒凝者加桂枝活血通络。

  3.5 原发性痛经:此类痛经居多。经量偏少者在红藤方的基础上去败酱草加桂枝、苏梗;量多者去败酱草加艾叶、木香或肉桂、木香、仙灵脾等,亦每每奏效。以上妇科痛证都可以用红藤方治疗,是因为该方有许多活血理气止痛的中药,如香附、延胡、蒲黄、桃仁、丹参等,根据辨证寒热进行加减即可。以红藤方加减运用于妇科各类痛证,提示只要我们掌握了该方的组方意义及功能,就可以随证加减,这是一种灵活动态的辨治思想。

  4 病案举例

  患者,女,32岁,已婚。2006年3月16日初诊。患者结婚2年未孕,平素下腹疼痛,经期加重,伴有腰骶酸痛,带下增多,色黄有异味。末次月经3月2日,量中,色暗红,历时7天,胃纳尚可,大便干结。妇科检查:外阴已婚未产;阴道畅,分泌物量多、色黄;宫颈光滑;宫体前位正常大小,活动可,无压痛;两侧附件增厚,压痛明显。白带检查:白细胞(+++),B超提示:后穹隆积液42mm×36mm。苔黄腻,舌尖红,脉弦滑。证属湿热下注,胞脉阻滞。治宜清热利湿,活血化瘀。选用红藤方加减。药用:红藤30g,败酱草15g,薏苡仁12g,桃仁12g,丹皮12g,丹参12g,紫草30g,制香附15g,川楝子12g,延胡索15g,土茯苓12g,银花12g,枳壳9g,炙甘草6g。7剂,水煎服。嘱节欲。2006年3月23日复诊:服药后,腰酸腹痛明显好转,带下减少,色转白,稍腹胀,大便干结,苔薄黄腻,脉弦滑。湿热渐化,胞络疏通,再以上方出入,加郁金12g,制川军12g,7剂。2006年4月6日三诊:末次月经3月30日6天,无腹痛,稍腰酸,纳便如常。复查白带常规正常,B超提示:后穹隆积液8mm×10mm。苔薄白,脉小滑,治以活血化瘀,清热利湿佐以益肾,继以红藤方加杜仲15g,桑寄生15g,治疗1个月。2007年8月前来产后调理,告知2007年6月顺产一女。按语:综观脉证,患者当属湿热下注胞宫,胞络气机阻滞,久而成瘀,瘀热互结,选用红藤方加减治疗,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诸证明显好转,证情稳定后辅以补肾之品杜仲、桑寄生,使湿利瘀化痛解,终而喜得千斤。

【参考文献】
   1 束兰娣,戴德英.中药红藤口服液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小结.上海中医药杂志,1999,1:30-31.

  2 束兰娣,宋知理,戴德英.红藤合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80例疗效观察的临床小结.中医杂志,1999,40(9):547-548.

  3 束兰娣,叶伟成,宋知理,等.红藤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纤溶酶原的影响.中国现代临床医药杂志,2001,2(2):46-47.

  4 束兰娣,桑珍.红藤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临床小结.中外临床医药杂志,2002,2(9):50-52.

  5 束兰娣,宋知理,戴德英.活血清热,化瘀通络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中华中西医杂志,2002,3(18):1770-1772.

  6 张婷婷,陈麒,朱抗美,等.中药“红藤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异位内膜的形态学影响.生殖与避孕,2005,12:716-717.

  7 杨峰,李凤梅,束兰娣,等. 红藤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82例临床观察.山东中医药杂志,2006,25(12):824-825.

  8 尹燕,张婷婷,黄彩梅,等. 红藤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31例.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23(3):153-154.

  

作者: 束兰娣,张婷婷,陈 静,沈明洁 2011-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