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10年第6卷第6期

短暂性脑缺血治疗10例的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短暂性脑缺血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类型,中医认为本病是气血运行不畅通所导致的一种病症,针灸结合药物能调节气血循环、改善血管弹性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扩张血管、解除血管痉挛而达到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的目的。【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治疗2007年1月-2009年10月,笔者以针灸结合药物......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短暂性脑缺血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类型,中医认为本病是气血运行不畅通所导致的一种病症,针灸结合药物能调节气血循环、改善血管弹性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扩张血管、解除血管痉挛而达到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的目的。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针灸;药物;治疗

2007年1月-2009年10月,笔者以针灸结合药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1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38~76岁,平均60岁。有高血压病者7例,有糖尿病2例,慢性心房纤颤1例。既往吸烟5例,饮酒3例,烟酒均有者2例,无不良嗜好者2例。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共有6例,主要表现为偏身运动或感觉障碍,也可单瘫、失语、失读、失写、一般性黑朦等椎-基底动脉系统4例,表现发作性眩晕伴呕吐、复视、平衡障碍、语音障碍、饮水咳呛等。以上病例均经头颅CT证实除外脑出血及脑梗死、脑萎缩。

  1.2 方法

  1.2.1 病因治疗

  根据各自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合理控制血压、调控血糖、调节血脂、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戒烟、清淡饮食。

  1.2.2 针灸治疗

  以脾经、肝经、心经、心胞经及督脉等取穴:百会、内关、神门、太冲、行间、血海等。取0.5~1.5寸的毫针及药用艾条,根据中医医学理论为指导进行辨证论治,分虚、实、寒、瘀、滞而采取补、泻或平补平泻手法或配合灸法等,总法是:活血、化瘀、温经、通络。保证大脑正常供血、供氧,维护血管、经络通畅以及肌体的正常运转等。

  1.2.3 药物治疗

  (1)抗血小板治疗:入院后常规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常规给予阿司匹林100mg每晚1次;(2)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钙7500U皮下注射每12h 1次,1个疗程为7天;(3)扩张血管:奥扎格雷80mg静脉点滴qd,14天为1个疗程,尼莫地平30mg tid;(4)改善循环治疗:用灯盏花素或红花针等。

  2 结果

  经过以上治疗能很快控制症状治愈出院,10例短暂性脑缺血症状患者完全被控制,无一例发作,其中入院1天能控制病情发作者2例占20%,3天控制者5例占50%,7天控制者3例占30%,总有效率为100%。

  3 讨论

  短暂性脑缺血危险因素有:短暂性脑缺血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类型;导致短暂性脑缺血的因素很多包括:(1)动脉硬化,如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颈内大动脉硬化狭窄等;(2)心脏病如心房颤动、瓣膜病变、卵圆孔未闭等;(3)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肥胖等代谢综合征;(4)年龄>65岁;(5)雌性激素替代治疗;(6)吸烟;(7)过度饮酒;(8)体力运动过少;(9)其他:最近一次发作距离现在也是一个主要危险因素。另外,有学者发现高纤维蛋白血症、高C-反应水平也是短暂性脑缺血独立危险因素。Kelly等的研究结果说明VitB6水平降低也可能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医认为本病是气血运行不畅通所导致的一种病症,多以气血凝滞、瘀阻、气血运行不通畅等导致大脑缺血、缺氧而发作。

  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扩张血管能解除血管痉挛,是短暂性脑缺血最基本的治疗,必要时应用降纤酶、尿激酶对高纤维蛋白血症患者的血栓早期形成有积极的作用;中医针灸在这方面有独到的治疗效果,它通过调节内分泌、调节气血循环、改善血管弹性来改变血液的质量而保证大脑的血、氧,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短暂性脑缺血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频繁发作的短暂性脑缺血是脑梗死的特级警报。

  中医针灸在这方面疗效独特,是一种相对廉价而又实用、操作简便、见效快的治疗方法;同时应该针对不同的病因给予不同的治疗,包括降脂、降血压、降血糖等,劝患者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或应用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尽最大努力防止血栓形成。基层医生更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重视,以便更好地指导患者进行正规治疗并对有危险因素者进行早期干预,以达到预防脑梗死发生的目的,减少或控制意外死亡率。

  

作者: 甘文叙 2011-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