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10年第6卷第6期

时氏二金石韦汤加减治疗泌尿系结石45例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时氏二金石韦汤加减治疗泌尿系结石45例临床观察。方法45例病例运用时氏二金石韦汤加减治疗。结论时氏二金石韦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确切。【关键词】时氏二金石韦汤。...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时氏二金石韦汤加减治疗泌尿系结石45例临床观察。方法 45例病例运用时氏二金石韦汤加减治疗。结果 除2例未坚持外,其余43例全部治愈,总有效率95.56%。结论 时氏二金石韦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确切。

【关键词】  时氏二金石韦汤;泌尿系结石;临床观察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的常见疾病。结石可见于肾、膀胱、输尿管和尿道的任何部位。但以肾与输尿管结石为常见。笔者于2005-2010年共收治泌尿系结石患者45例,经用时氏二金石韦汤加减治疗,除2例未坚持外,其余病例全部治愈,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5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均为2005-2010年陇西县文峰镇卫生院门诊和部分住院患者,其中男30例,女15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16岁;病程长者10年,短者3天。诊断为肾结石38例,单侧结石26例,双侧结石12例,合并肾积水者20例;输尿管结石5例;膀胱结石2例。全部病例具有泌尿系结石的典型症状,如腰腹绞痛、尿痛、尿血或曾有结石排出,B超证实结石存在,且结石横径小于1cm。

  1.2 诊断依据

  西医诊断: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B超等辅助检查,绝大多数病例可以确诊。中医诊断:按《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与方剂选用》[1]:(1)发作时腰腹绞痛,痛及前阴,面色苍白,冷汗,恶心呕吐。可伴有发热恶寒,小便涩痛频急,或有排尿中断。(2)肉眼可见血尿,或小便有砂石排出。(3)尿常规检查有红细胞。(4)做肾系B超检查,或X线腹部平片、肾盂造影等可明确结石部位。必要时做膀胱镜逆行造影。

  1.3 治疗方法

  时氏二金石韦汤[2]方剂组成:金钱草20~30g。海金沙20~30g,石韦10~20g,女贞子10~20g,墨旱莲草10~20g,瞿麦10~20g,滑石粉10g,车前子10~15g,冬葵子10~20g,牛膝10~20g,泽兰10g,王不留行20~30g。加减法:(1)湿热甚者(尿短赤、尿路灼热),金钱草、石韦用量加倍,另加萹蓄;(2)腰痛重者,加杜仲、续断、桑寄生;(3)偏阴虚者,加生地、麦冬;(4)偏阳虚者,加巴戟天、淫羊藿;(5)淤血者,加红花,泽兰量加倍;(6)血尿加重时,加生地、丹皮、白茅根;(7)降下排石,牛膝、王不留行药量加倍;(8)有梗阻伴积水、肾功能不良者,加黄芪、黄精、白茅根。

  煎服方法:上药加自来水约500ml,武火煎煮沸后,再文火煎煮约15min,取汁约300ml,温服,一日2次,病情重者,可每日3次。7天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1)对于疼痛剧烈者,可给予杜冷丁50mg,异丙嗪25mg肌注;(2)合并尿路感染,白总分计数明显偏高,中心粒细胞在75%以上者,可给予先锋类、喹诺酮类等药物。(3)嘱患者多饮开水,多做跳跃运动,以利于结石排出。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1] 治愈:砂石排出,症状消失,B超及X线摄片结石阴影消失;好转:症状改善,B超及X线摄片结石缩小或部位下移;未愈:症状、B超及X线检查结石无变化。

  2.2 疗效

  本组45例中,除2例膀胱结石治疗2个疗程后,症状减轻,再未坚持服药外,其余43例,经治疗1~4个疗程后,全部治愈,平均2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5.56%。

  3 病案举例

  患者,女,80岁。于2001年7月份突然出现右侧腰部剧烈绞痛,某医院诊断为“肾结石”,经西医对症处理后疼痛消失,患者并未在意。于2010年11月15日突然出现右侧腰部绞痛,疼痛难忍,在本院门诊做彩超检查提示右侧肾小结石伴积水、右侧输尿管上端扩张;尿十三项提示:隐血(3+),明确诊断为“右侧肾结石伴肾积水”,立即给予杜冷丁50mg,异丙嗪25mg肌注,然后经时氏二金石韦汤加减治疗15天后,复查彩超提示双肾未见异常。

  4 讨论

  观察结果表明,时氏二金石韦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确切,对泌尿系结石尤其是肾结石、输尿管结石以及结石伴有肾积水者具有显著的疗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钱草、海金沙、瞿麦、冬葵子有利尿作用,可间接引起输尿管蠕动的增强,使积水得到改善,并且对局部的炎症、水肿、粘连具有消肿和松解的作用;王不留行、牛膝、泽兰具有利水消肿、利尿通淋的作用,直接作用于输尿管引起蠕动的增强;石韦具有利尿通淋、凉血止血的作用,对结石伴有血尿者有较好的作用;女贞子、旱莲草具有滋阴补肾的作用;滑石、车前子利尿通淋。诸药合用,具有滋肾补肾,清热利湿、溶石排石的功效。

【参考文献】
   1 戴慎军,薛建国,岳佩平.中医病症诊断疗效判定标准与方剂选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12-215.

  2 郑彪.中医有效方剂选登(12).中国医刊,2000,35(7):51.

  

作者: 王 恒 2011-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