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11年第7卷第2期

桃红汤治疗麻痹性肠梗阻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急性麻痹性肠梗阻。中西医结合急性麻痹性肠梗阻是由于神经反射或毒素刺激引起肠壁肌功能紊乱,使肠蠕动丧失或肠管痉挛,以致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为临床常见疾病和多发病。为探索该病的治疗方案,2007年9月-2011年5月,本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对33例急性麻痹性肠梗阻患者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2治疗......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急性麻痹性肠梗阻;中西医结合

  急性麻痹性肠梗阻是由于神经反射或毒素刺激引起肠壁肌功能紊乱,使肠蠕动丧失或肠管痉挛,以致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为临床常见疾病和多发病。为探索该病的治疗方案,2007年9月-2011年5月,本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对33例急性麻痹性肠梗阻患者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66例病人系本院近4年所治疗麻痹性肠梗阻病人,均有以下症状:(1)腹痛、腹胀、恶心、呕吐;(2)停止排便、排气;(3)肠鸣音活跃,可闻气过水声;(4)站立位腹平片可见气液平面;(5)腹部CT扫描排除肠绞窄、肠结石、腹部肿瘤、粘连性肠梗阻等情况。按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病人。治疗组男14例,女19例;年龄21~70岁,平均53.8岁;病程1~20天;平均住院天数12天。对照组男16例,女17例;年龄26~77岁,平均57.4岁;病程2~38天;平均住院天数20天。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禁食水,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胃肠减压,每天肥皂水灌肠一次。

  1.2.2 治疗组

  在应用上述办法的同时,从胃管注入桃红汤约750ml,肛门注入约200ml,每日1次。方剂组成:大黄18g,桃仁12g,牡丹皮9g,木香12g,冬瓜仁30g,红花12g,随症加减,疼痛不减加延胡索12g;热甚加蒲公英18g,赤芍12g,生甘草8g。

  1.3 观察指标

  (1)腹痛、腹胀缓解时间;(2)排气、排便的恢复;(3)腹围缩小的程度;(4)X线站立位腹平片液气平面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1.0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腹痛缓解时间、排气、排便及入院后腹围缩小程度,治疗组都优于对照组

  见表1。表1 两组治疗后观察比较

  2.2 两组X线站立位腹部平片气液平面变化

  入院后3天复查腹平片,对照组只有33%(11/33)气液平面减少或消失,而治疗组为90%(30/33),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急性麻痹性肠梗阻由于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导致肠内容物及气体大量聚集于小肠内,腹痛、腹胀进行性加重,肠管扩张,肠黏膜缺氧、缺血,肠内压不断升高,严重者致肠管坏死。因此降低肠管内压力,降低腹腔内压力,恢复胃肠蠕动,成为治疗该病的关键。以上系现代医学的观点,其主要措施为禁食水,纠正水、电解质平衡,胃肠减压,对于时间较短的轻症患者以上措施立竿见影。而对于时间较长的麻痹性肠梗阻患者仅用以上措施往往难以奏效,而加入桃红汤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中医学认为肠腑阻结是麻痹性肠梗阻的主要病因。桃红汤具有通里攻下、荡涤肠胃、攻实祛瘀、泻热逐邪的疗效,同时还具有调节胃肠运动功能,改善微循环、抑制细菌内毒素生长及排除肠道菌素的功能。方中:大黄苦寒泻下,荡涤肠中湿热瘀结。桃仁、牡丹皮、红花破瘀行滞,促其消散,冬瓜仁散结排液。诸药合用起到泻热破瘀、散结通便、活血止疼之功效。桃红汤经胃管和肛门注入肠道,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再配合西药治疗能快速起到恢复神经反射及胃肠功能,使肠内容物大量排出,降低肠管内压力,迅速减轻腹胀腹痛等症状的作用。

  

作者: 王浣记作者单位:471542 河南栾川,栾川县冷水镇卫生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