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5期临床护理

重视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来源:INTERNET
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已成为维护人们身心健康,使病人取得最好治疗效果的必要条件。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患者逐渐增多。因此,掌握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重视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很有必要。笔者结合对老年患者的护理实践,浅谈几点体会。...

点击显示 收起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已成为维护人们身心健康,使病人取得最好治疗效果的必要条件。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患者逐渐增多。因此,掌握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重视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很有必要。笔者结合对老年患者的护理实践,浅谈几点体会。

1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

1.1 多数患者因病程长,恢复慢,自理能力差,怕给家人带来负担,而产生焦虑、烦躁、情绪不稳,拒绝治疗。

1.2 老年人因生理机能减退,体弱多病,反应迟缓,对诸多事物均心有余而力不足,产生自卑感。

1.3 老年患者资历老、贡献大,希望得到家人关心,周围人的注意、同情和陪伴,从而表现出较强的自尊心理。

1.4 因紧张的生活节奏,亲戚、朋友来去匆匆,陪伴时间少,而产生孤独感。

1.5 人近黄昏,加之体弱多病,产生恐惧感。

2 根据

患者心理状态,结合不同患者的文化、爱好、性格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心理护理。

2.1 工作中注意实施良好的护理医德。日常工作中切实做到基础护理细心,倾听诉说耐心,听取意见虚心,服务周到热心,治疗操作小心,通过良好的护理医德,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使病人产生舒适感、安全感、亲切感、信任感。为进一步的护患沟通打下良好基础。

2.2 学习、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护理老年患者最主要的心理护理手段就是多沟通。通过沟通,获取病人的心理需求信息,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调适。沟通技巧分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1)语言沟通:与病人进行语言交流时,首先,护士要富有同情心,对患者要尊重,有礼貌,谈话过程中要重视信息反馈,护士语速要慢,用词要准,态度要诚恳,在交流过程中,适时地给病人以安慰性、鼓励性、劝说性、积极暗示性及健康指令性语言,从而有效地改变病人的心理状况。(2)非语言沟通:据统计 [1] ,在沟通的总效应中词语占7%,音调占38%,而面部表情占55%。因此,在沟通中应特别注意护士的语调、举止、行为和表情。如:与老人交谈时,可坐到病人床边,双手握着病人的手,时常地给病人掖掖衣被,谈话时用词要委婉、语调要轻柔、语气亲切、表情自然,目光中流露出对患者的同情、关心、理解,同时运用适当的表情表达自己的观点等。

2.3 发挥业余爱好,调节病人情绪,工作中认真观察,了解病人的爱好及兴趣,做到心中有数。在一定条件下,为病人创造一个有利于康复的医疗环境。如:组织病员下棋、读报、讲故事,让有专长的人传授编织、绘画、栽植、盆景等知识。这样既可以促进患际关系,又可让病人认识到老有所长,老有所乐,以此改善心境。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并积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让老年患者勇敢地面对现实,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促进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袁耿清.医用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16.

作者单位:250109山东省济钢郭店铁矿职工医院

作者: 谢爱华 2005-6-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