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11期论著

反流性食管炎225例临床分析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内镜下反流性食管炎与Hp感染、伴发疾病的关系。方法经胃镜检查发现反流性食管炎225例,其中208例行快速尿激酶检测。结果内镜下反流性食管炎Ⅰ级133例,Ⅱ级76例,Ⅲ级16例。Hp阳性78例,感染率36。...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分析内镜下反流性食管炎与Hp感染、伴发疾病的关系。方法 经胃镜检查发现反流性食管炎225例,其中208例行快速尿激酶检测。结果 内镜下反流性食管炎Ⅰ级133例,Ⅱ级76例,Ⅲ级16例;Hp阳性78例,感染率36.54%;伴发疾病者128例,发病率56.89%。30岁以下37例,30~50岁101例,50岁以上87例。结论 反流性食管炎老年好发;与Hp感染不成正比关系;多与胃十二指肠其它疾病伴发。

   The analysis of225clinical cases of reflux esophagitis 

   Liu Yin

   Dept of Digestion Intemal Medicine,the Central Hospital of China Aviation,Beijing10001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e the relation between reflux esophagitis(RE)and infec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Hp)and accompanied disease in the gastrocopy,and veracity of RUT.Methods Total225cases Reflux esophagitis By Gastrocopy,The208cases were inspect by RUT.Results 133cases of RE is levelⅠ;76cases of RE is levelⅡ;16cases of RE is levelⅢ;Hp masculine has78cases,the infection rate36.54%;128cases has accomˉpanied disease,incidence of a disease56.89%,Under30year is37cases,30year~50year is101cases,over50year is87cases.Conclusion Middle-old people are more often infected by RE.RE has no direct relation with the infeˉaction of Hp,and often accompanied by the disease of stomach-duodena.Key words reflux esophagitis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RUT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是常见病。内镜检查是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诊断方法,内镜下可判断反流性食管炎病变的程度、形态、范围及有无并发症。现将我院2001年1月~2003年10月内镜检查4702例中发现的反流性食管炎225例及幽门杆菌(Hp)感染的相关问题做临床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1年1月~2003年10月4702例胃镜检查患者中发现反流性食管炎225例,其中男144例,女81例,男女比例为1.78:1;年龄19~86岁,平均45.42岁;30岁以下37例,占16.44%;30~50岁101例,占44.89%;50岁以上87例,占38.67%。病程:3周~10年。215例为首次胃镜检查,全部病例均未规律性抗Hp治疗。临床表现有烧心、反酸、反胃以及胸骨后疼痛,餐后或夜间加重,咽下困难或咽下疼痛等。

   1.2 内镜下诊断标准 根据反流性食管炎内镜下诊断标准 [1]  ,0级:正常(可有组织学改变),Ⅰ级:呈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无融合现象,Ⅱ级:有条状发红、糜烂,并有融合,但非全周性,Ⅲ级:病变广泛,发红、糜烂融合呈全周性,或溃疡。以此来判断胃镜下反流性食管炎的病变程度。取内镜阳性者作为入选病例。

   1.3 Hp检测 采用快速尿激酶试验(RUT),钳取近幽门2cm范围内的胃粘膜组织,放入一次性孔板中,滴入快速尿激酶反应试剂2滴。观察5min,根据颜色变化来判断反应结果。其检测胃粘膜Hp的敏感性为96.4%,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96.4%,阴性预测值为100%。

   2 结果

   225例患者中内镜下诊断为食管炎Ⅰ级:133例(59.11%);食管炎Ⅱ级:76例(33.78%);食管炎Ⅲ级:16例(7.11%)。225例患者中208例行快速尿激酶检测,阳性者78例,阳性率为36.54%。其中Ⅰ级食管炎41例,占Ⅰ级食管炎33.33%,占全部Hp阳性者52.56%;Ⅱ级食管炎32例,占Ⅱ级食管炎45.71%,占全部Hp阳性者41.03%;Ⅲ级食管炎4例,占Ⅲ级食管炎26.67%,占全部Hp阳性者5.13%。Hp感染与年龄的关系,30岁以下37例患者中,Hp阳性8例,感染率23.53%;30~50岁101例患者中,Hp阳性46例,感染率48.94%;50岁以上78例患者中,Hp阳性24例,感染率30.00%。

   其中128例患者有并存疾病,发病率56.89%,31例有2种以上并存疾病。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6例,糜烂性胃炎27例,十二指肠球炎24例,疣状胃炎19例,萎缩性胃炎18例,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10例,胃溃疡8例,食管裂孔疝6例,幽门管溃疡3例,胃癌1例。见表1。表1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并存疾病关系

   3 讨论

   胃食管反流性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s diseases,GERD)是由于下食管括约肌功能障碍引起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反酸、反胃等症状,并引起食管粘膜的病理性损害。根据有无食管炎将GERD分为有食管炎症的RE与无食管炎症的非糜烂性反流性食管炎(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两类,后者也称内镜阴性的GERD。DERD的临床诊断方法包括食管24h pH监测、内镜、食管测压和PPI试验等。内镜检查是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诊断方法,内镜下可判断反流性食管炎病变的程度、形态、范围及有无并发症。梁学亚 [2]  等报道北京地区反流性食管炎检出率为3.1%;北京协和医院1986年对3000名接受胃镜检查的病人调查表明,反流性食管炎占5.8%。本研究结果显示胃镜对反流性食管炎检出率为4.79%。普遍报道男女比例为2~3:1,本结果为1.78:1,略有降低;但男性仍明显高于女性;发病年龄以30~50岁居多,为101例,占44.89%;与吸烟、饮酒、劳累、中年人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等因素有关;50岁以上次之,为87例,占38.67%;表明老年人亦有很高的发病率。

   至今经典的理论仍认为GERD是一个酸相关性疾病,近年亦提出胆汁反流也是GERD的致病因素之一 [3]  。RE通常是反流的胃酸和胆汁共同作用于食管粘膜的结果。下食管括约肌(LES)功能降低,尤其是一过性LES松弛(TLESRs),同时伴有酸反流,特别是酸暴露时间持续5min以上的次数增加是导致食管粘膜损害的最主要原因。而在胃酸和胆汁引起食管粘膜损伤必有LES和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及食管酸廓清功能障碍,故滑动型食管裂孔疝者常伴有RE,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多伴有高胃酸分泌,易致胃窦痉挛与幽门功能障碍,并发RE也较多。本结果225例RE中128例合并有其它胃及十二指肠疾病,发病率56.89%,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最多,36例,发病率16.00%;糜烂性胃炎居次27例,发病率12.00%;慢性胃炎 伴胆汁反流10例发病率4.44%;表明RE可能是伴发或继发性疾病。

   Hp感染和GERD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多研究认为Hp感染与GERD的发生无明确关系;认为Hp感染会减少RE的发生率;而根治Hp后可使GERD发病增加。酸分布和Hp对酸分泌的影响在GERD的病理生理中起重要作用;幽门螺杆菌感染,特别是细胞毒性相关基因A阳性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阻止严重反流性食管炎的发展及其并发症 [4]。Hp在GERD中平均阳性率40%(16%~80%),慢性胃炎为95%,消化性溃疡为80%~100% [5]  本结果显示:RE患者中Hp感染率为36.54%,明显低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Hp感染率。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及糜烂性胃炎等合并RE的Hp阳性率(分别为47.22%和48.15%)明显低于单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糜烂性胃炎的Hp感染率。在Ⅰ、Ⅱ、Ⅲ级食管炎中Hp感染率分别为33.33%、45.71%和26.67%,分别占全部Hp感染率的52.56%、41.03%和5.13%,显示Hp感染与RE轻重无明确关系。因此,反流性食管炎在中老年好发;多与胃十二指肠其它疾病伴发;与Hp感染无明确关系。

   参考文献

   1 中华消化内镜学会.反流性食管病/炎诊断及治疗方案(试行).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9,16:326.

   2 梁学亚,张小晋,蓝宇,等.北京:库尔勒地区胃食管反流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观察.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2,19:166-169.

   3 吴小平,凌奇荷.胃酸抑制与反流性食管炎的愈合.中华消化杂志,2003,23:178.

   4 钟捷编译.胃食管反流病.中华消化杂志,2003,23:425-426.

   5 胡伏莲,周殿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基础与临床(修订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48;156.

   作者单位:100013北京中国航空中心医院消化内科

作者: 刘寅 2005-7-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