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7期误诊分析

幼儿尖锐湿疣误诊3例

来源:INTERNET
摘要:误诊是临床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影响医疗质量,延长疾病的治疗,危及病人的安全,是造成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以这样说,临床上只要有诊断,就可能有误诊的发生,误诊现象始终伴随着诊断的全过程,随着医学和相关科学的发展,各种现代化的检查仪器不断进入临床,诊断手段有了很大的进步......

点击显示 收起

    误诊是临床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影响医疗质量,延长疾病的治疗,危及病人的安全,是造成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以这样说,临床上只要有诊断,就可能有误诊的发生,误诊现象始终伴随着诊断的全过程,随着医学和相关科学的发展,各种现代化的检查仪器不断进入临床,诊断手段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但是临床误诊率并没有因此而下降,对尖锐湿疣的诊断,在临床上的误诊也相当多见,尽管临床报道不少的非尖锐湿疣的病例被误诊为尖锐湿疣,而真正的尖锐湿疣又被误诊其它疾病。现将我院2005年3例误诊病例报告如下。
   
  例1:男,2岁。3个月前高热后出现声嘶伴呼吸困难及紫绀,因病情逐渐加重入当地县医院治疗,经2星期治疗未见明显好转而来我院。入院后经喉镜检查,双侧声带及声门表面有多发性乳头状赘生物,粟粒至绿豆大小,粉红色。临床诊断:喉乳头状瘤。摘除赘生物送病检,确诊尖锐湿疣。经询问病史,发现其父亲有性病史,母亲患有宫颈尖锐湿疣。
   
  例2:男,2岁。出生8个月时出现干咳、声嘶伴呼吸困难,在当地卫生院诊断为喉炎并给予治疗,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转入我院进行治疗,经喉镜检查:声带前中1/3前联合及声门下见赘生物呈多发性乳头状,并波及部分右侧声带。赘生物为米粒大小至绿豆大小数粒,粉红色,临床诊断为喉乳头状瘤,摘除赘生物送病检,确诊尖锐湿疣。仔细询问病史:发现其父母均患尖锐湿疣。
   
  例3:女,6岁。近10天来患儿自觉排尿时有疼痛感及异物感,经检查发现尿道内有一黄豆大的赘生物,呈息肉状,灰红色,质较实。临床诊断尿道息肉,摘除赘生物送病检确诊为尖锐湿疣。仔细询问病史:父母否认患过尖锐湿疣及其它性病,检查双亲外阴及生殖器部位无特殊改变。
   
  病理检查:2例喉部赘生物为0.7cm×0.5cm×0.4cm~0.4cm×0.3cm×0.1cm数粒,1例尿道口赘生物为1.2cm×0.6cm×0.5cm大小,表面均呈细乳头状改变,乳头密集,呈灰白色,质实而脆,镜下病理组织形态学改变符合尖锐湿疣。3例标本用常规石蜡切法做HPV核壳抗原(HPVAg)免疫化(ABC)检测结果阳性,病理诊断:喉部尖锐湿疣(2例);尿道内尖锐湿疣(1例)。
   
  尖锐湿疣发生在幼儿是少见的,尤其是发生在喉部的更为罕见,这就提醒我们的各科临床医生在询问病史时详细全面,尤其是家族发病史。目前认为幼儿尖锐湿疣与母婴感染密切有关,婴幼儿HPV感染多为间接传染。早期诊断,除临床表现与病检外还需考虑亲属感染史、家庭成员的社会流动及职业情况。
   

 作者单位:250031山东济南,济南华夏医院

作者: 邹亚栋王寿海 2005-7-1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