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12期

减少手术室常见差错事故的应对措施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不断改革创新和新业务、新设备的不断发展对手术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肩负着更繁重和复杂的手术治疗和抢救伤病员的工作。面临新的形势,手术室管理人员必须分析常见事故的原因,找出对策,在工作中加以防范,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病人在手术室的护理安全。1常见差错事故的原因一是护理人员......

点击显示 收起

  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不断改革创新和新业务、新设备的不断发展对手术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肩负着更繁重和复杂的手术治疗和抢救伤病员的工作。面临新的形势,手术室管理人员必须分析常见事故的原因,找出对策,在工作中加以防范,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病人在手术室的护理安全。

  1  常见差错事故的原因
   
  一是护理人员本身工作责任心不强、专业理论知识欠缺和工作经验不足;二是管理方面的原因,规章制度不健全,操作流程不合理,人员配备不充分和监督机制不到位等。

  2  常见差错事故的对策
   
  (1)接错手术病人 ,主刀医师开错手术病人或开错手术部位。对策有:①麻醉师接病人时带手术通知单和病历与病人核对,核对病人的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和手术名称。②巡回护士进入手术室后再次核对以上内容。另加诊断、血型并签名。③手术医师在手术前再次核对并签字。④病员进入手术室要带CT片或X线片,特别是肺、肾及肢体手术的病员必须将影像诊断片带到手术室以核对患侧和健侧。

  (2)术中用药时易发生的差错事故。对策有:①巡回护士在核对好病人后核对手术医嘱,检查有无术中用药,所带药品是否正确齐全。②检查药品的质量,瓶签脱落、字迹不清或有疑问者,一律不用。③麻醉师准备好麻醉诱导用药后,安瓿与注射器不分离以便执行时核对,在给病人使用时,护士再次核对一遍所用药物的名称剂量。④开放复合液静脉通道后维持滴速,然后由麻醉师根据需要调节滴速。⑤手术结束后未用完的复合液及时处理,不可带到病房。⑥术中用过的空安瓿,留在桌上以备核对,待手术完毕,方可弃去。
   
  (3)器械敷料遗留在病人体腔。对策有:①当有时间长、范围大、病情危重、复杂的手术时要安排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护士配合手术。尽量中途不换人,以免交接不清。②上台的所有物品均应清点记录(包括胃肠切除使用的消毒小方纱或棉球)。③在关体腔前后均要清点,无误后方可关体腔,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④术中器械敷料不带出手术间。⑤术前皮肤消毒与台上使用纱布要有区别,台上可使用带铅线的显影纱布,以免清点时混淆。⑥病人出院前摄片作资料保存。⑦手术护理记录单随病历保存。

  (4)消毒隔离不规范造成病人感染。消毒隔离执行的好坏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因此,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的无菌操作规程。各种器械敷料包外要有指示带,内要有指示卡,使用前检查,不符合变色要求或无指示卡不得使用。每月要定期采样监测消毒效果。消毒液要选用高效消毒剂,且测定浓度,定期更换。同时尽量采用高压灭菌或环氧乙烷灭菌,减少使用浸泡和薰蒸消毒。

  (5)病理标本遗失或混淆。手术后的标本关系到病人术后的治疗方案。因此,标本的保管至关重要。①术中取出的较小标本如淋巴结清扫标本应由器械护士及时将标本交给巡回护士装入标本固定袋,以防标本太小丢失。②存放标本的固定袋使用双标签,一张放入标本袋内,一张粘贴于标本袋外。③标本交接实行双签名制度,以落实责任各负其责。④标本要及时送检(新鲜标本取下后要立即送检)。

  3  总结
   
  手术室是一个高危科室,一旦出现差错事故,不仅会给病人带来痛苦,还会引发医护、护患冲突,影响医院的经济和声誉,因此,必须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和严密的组织分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防患于未然。同时还要加强对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高度的责任心。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病人在手术期的安全。

  (编辑:若  木)

  作者单位: 441600 湖北襄樊,襄樊市妇幼保健院 

作者: 汪莉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