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5期

药物流产在终止早中期妊娠中的应用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孕激素受体的亲和力比孕酮高5倍,因而能和孕酮竞争而与蜕膜的孕激素受体结合,从而阻断孕酮活性而终止妊娠。同时由于妊娠蜕膜坏死,释放内源性前列腺素,促进子宫收缩及宫颈软化。米索前列醇对妊娠各个时期的子宫均有收缩作用。药物流产药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最早用于终止49天内妊娠,因其疗效确切......

点击显示 收起

  米非司酮是一种合成类固醇,具有抗孕酮、糖皮质醇和轻度抗雄激素特性。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孕激素受体的亲和力比孕酮高5倍,因而能和孕酮竞争而与蜕膜的孕激素受体结合,从而阻断孕酮活性而终止妊娠。同时由于妊娠蜕膜坏死,释放内源性前列腺素,促进子宫收缩及宫颈软化。米索前列醇对妊娠各个时期的子宫均有收缩作用。

    药物流产药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最早用于终止49天内妊娠,因其疗效确切而广泛应用。近年来,临床上推广应用到终止妊娠各个时期,并时有报道。但其用量、用法各家报道不一,且其成功率、并发症等相关问题有待进一步明确。

    1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

    1.1  停经49内妊娠的  B超确定宫内妊娠,胚囊直径少于25mm。

    1.1.1  用药方法  (1)米非司酮第1天200mg顿服,第3天上午米索前列醇600μg顿服。(2)米非司酮25mg,1天2次,连用3天,第4天晨服米索前列醇600μg。(3)米非司酮早8时50mg,晚8时25mg,连用2天,第3天晨服米索前列醇600μg。

    1.1.2  注意事项  用药前均应查血常规,两药均宜空腹服用。服用米索前列醇时应在观察室观察,用药6h内胚囊排出后,观察1h,无异常可离院;胚囊排出后出血较多、不能耐受的,可及时行清宫术;胚囊6h未排出的,可行清宫术或观察1周。均宜2周后复诊。且应向用药者详细说明用药时、用药后应注意的情况及对策。

    1.2  >50天的早期妊娠  常需要扩张宫颈,尤其10~12周妊娠需要充分扩张宫颈后行钳刮术,钳出胎儿胎盘,这种手术操作技术要求较高,损伤也较大,如羊水栓塞、宫颈撕裂、子宫穿孔、内脏损伤等发生率明显高于早孕吸宫术。有时让孕妇拖延至妊娠14~16周后行引产术。目前药物流产的应用避免了上述情况的发生。

    1.2.1  应用方法  同前述。米索前列醇用法可为400~600μg口服或阴道放置,4~6h重复1次,最多不超过3次。

    1.2.2  注意事项  病人应住院观察,可加用宫颈扩张棒提高成功率,缩短流产时间。流血过量、时间过长或胎儿胎盘不能完全排出者,均宜及时行清宫术,此时手术容易进行,减少了创伤机会。

    1.3  带器妊娠  宫内节育器为药物流产禁忌证,有些迫切要求者,可先取出节育器后用药;或者收入院观察下用药,为防大出血可及时行清宫术加取环术。

    2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其他方法用于中期妊娠引产

    2.1  用药方法  单独用药,同>50天的早期妊娠的用法。

    2.2  米非司酮配合利凡诺尔引产缩短产程。利凡诺尔100mg羊膜腔注射。

    2.3  米非司酮配合水囊引产或加用宫颈扩张棒,帮助扩张宫颈,缩短产程。

    2.4  注意事项  用药者必须住院观察,常规行清宫术。药物流产药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取得较好的效果,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但也引起了一些并发症,如强直性宫缩导致子宫破裂、产后出血、羊水栓塞等。对有肾上腺疾患、糖尿病、肝肾功能异常、血液疾患等禁忌证者,要严格掌握指症,对并发症及时处理,进一步规范用药方法及用药剂量。


    作者单位: 265400 山东招远,招远市人民医院妇产科 

   (编辑:齐  永)

作者: 张华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