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7期

临床干预婴幼儿秋季腹泻60例观察分析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秋季是婴幼儿腹泻发病高峰阶段,笔者将我院秋季腹泻患儿临床干预治疗60例进行分组,采用不同方法观察对照,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每日腹泻5次32例,10次28例。两组患儿治疗前均收集新鲜粪便做常规化验,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并填写临床观察表建档归类。...

点击显示 收起

  秋季是婴幼儿腹泻发病高峰阶段,笔者将我院秋季腹泻患儿临床干预治疗60例进行分组,采用不同方法观察对照,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科2005年门诊及住院患儿60例,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最大2岁,最小30天,其中6~12个月年龄组为19例。发病在11月份47例,12月份13例。每日腹泻5次32例,10次28例。发热42例,呕吐45例,脱水31例,中度以上脱水11例,明显酸中毒6例,高血钾1例,低血钾7例,低血钙5例,高热惊厥5例。两组患儿治疗前均收集新鲜粪便做常规化验,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并填写临床观察表建档归类。

  1.2  治疗方法  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所有病例根据脱水性质、程度分别分次口服或静脉补液以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治疗组蒙脱石散、ORS口服,口服剂量:1岁以下1g/次,日3次,1~2岁1.5g/次,日3次。疗程3天。凡服药病情好转但未愈者,继续服药2~3天,脱水者可同时口服ORS或静脉输液治疗,但不应用抗菌药物或者任何止泻药物。对照组应用病毒唑10~15mg/(kg·d),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50~2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至腹泻停止、好转。

  1.3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24~48h,大便次数减少至≤2次/d或恢复到正常次数,大便性状恢复正常,大便常规镜检转阴,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48~72h,大便次数减少至≤2次/d,大便性状好转,大便常规镜检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效:服药后72h,大便次数>2次/d,或症状无明显好转,甚至病情加重而改用其他治疗方法。

  1.4  治疗结果  治疗组30例,显效25例,显效率83.3%,有效5例,有效率16.7%,总有效率100%。 对照组30例,显效10例,显效率33.3%,有效6例,有效率20%,无效14例,占46.7%,总有效率53.3%。两组疗效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  讨论

  小儿腹泻多数由病毒感染引起,20世纪70年代证明了病毒性肠炎主要病原为轮状病毒。在临床缺乏特效治疗药物,其治疗方法也多样化。根据婴幼儿特点,采用口服补液盐、思密达口服,经对照观察,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其一,思密达药物属双八面体蒙脱石散剂,是一种天然的铝和镁两者的硅酸盐,药效学证明蒙脱石散剂对消化道黏膜具有很强覆盖能力,通过与黏液蛋白的相互结合加强消化道黏液的韧性以对抗攻击因子,从质和量两方面加强黏液屏障,起到防止胃酸、胃蛋白酶、幽门螺旋杆菌等对消化道黏膜的侵害,维持消化道的正常功能,同时还具有降低结肠过分敏感性作用,有利于上皮组织恢复和再生。能吸附消化道中的气体和前述各种致病性攻击因子,并使之失去致病作用而排出体外,能对抗腐生菌丛,平衡消化道寄生菌群,提高它和免疫球蛋白A的抗攻击能力,还可加速轻度消化道出血的局部止血作用。适用于急慢性腹泻和肠激惹综合征、结肠炎等[1]。能吸附病原体和毒素,维持肠细胞的吸收和分泌功能,与肠道黏液蛋白相互作用可增强其屏障功能,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攻击[2]。其二,其药口味香甜,患儿易于接受,无毒副作用,是较理想的抗腹泻药物。其三,口服补液盐经济,简便易行,效果良好,深受患儿家长欢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贵卿.药物应用与毒理数据.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312.

  2  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00.

  作者单位: 456550 河南林州,林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

  (编辑:齐  永)

作者: 郭林秀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