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9期

如何做好伤寒和副伤寒防治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伤寒、副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甲、乙、丙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WHO把伤寒作为一个全球性卫生问题。WHO估计,发展中国家发病率可高达540/10万,我国解放前伤寒流行严重、病死率高,解放以后,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20世纪80年代发病率50/10万,90年代都在10/10万以下,洪涝灾害的1998年发......

点击显示 收起

  伤寒、副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甲、乙、丙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我国法定为乙类传染病。WHO把伤寒作为一个全球性卫生问题。世界上总的发病趋势是下降的,发达国家如美国、西欧、日本等的发病率已降到0.4~3.7/10万,重点在输入病例的控制。WHO估计,发展中国家发病率可高达540/10万,我国解放前伤寒流行严重、病死率高,解放以后,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20世纪80年代发病率50/10万, 90年代都在10/10万以下,洪涝灾害的1998年发病率为4.8/10万,近年,伤寒的流行特点为:地区发病呈不均衡性,全年各月都有病例,但以夏秋季为高峰(8~10月),各年龄组均可发病,高发年龄段为20~40岁,我国西南地区发病较多,主要以散发为主,但有少数地区时有暴发流行。其中以水型暴发为主,食物型暴发约10%~15%,从沙门氏菌收集到的菌种伤寒沙门氏菌25%,副伤寒甲占1%,副伤寒乙占2%,丙型副伤寒仅占0.4%。

    1  病原 

  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甲、乙、丙均为沙门菌属,革兰阴性杆菌,无芽孢,无荚膜,有周身鞭毛能运动,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即能生长,最适温度为37℃,pH为6.8~7.8。不分解乳糖、蔗糖、侧金盏花醇和水杨苷,分解葡萄糖,产酸产气(伤寒杆菌不产气),产生H2S,不产靛基质,不液化明胶,不分解尿素,不产生乙酰甲基醇,能利用枸橼酸盐,还原硝酸盐,无苯丙氨酸酰氢酶,在氰化钾培养基上不生长。其抵抗力:在水中活2~3周,粪便生存1~2月,在水中冻土地可生存半年,加热60℃15min即死亡,5%石灰酸5min可杀死。其抗原构造有两组,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和表面抗原(Vi)三种。分型根据抗原构造,参考生化反应。沙门氏菌属可发生自发性突变,其中有S-R变异,其结果为O抗原消失,H-O变异,失去H抗原,V-W变异,Vi抗原消失,这三种变异较稳定,其他还有相位变异是可逆的。其致病性:不产生外毒素,能产生毒力较强的内毒素,其他还决定细菌的侵袭力,如Vi抗原。

    2  临床症状

    伤寒、副伤寒细菌经口进入肠道,侵入肠壁淋巴进入淋巴系,再进入血流引起菌血症、出血、坏死并形成溃疡。伤寒潜伏期为1~2周,发病缓慢,体温上升,有持续性高热、无力、皮疹、肝脾肿大、中性粒细胞减少等中毒症状,典型病例可出现玫瑰疹,病程为3~4周,有的病愈后继续排菌3周~3个月,主要合并症为肠出血与肠穿孔。副伤寒与伤寒临床不易区别,副伤寒症状较轻,病程短,1~3周即愈。丙型副伤寒可引起食物中毒。病后均可获得较强的细胞免疫。

    3  诊断标准

    在伤寒流行季节和地区有持续性高热(40~41℃)为时1~2周,特殊中毒面容,脉相对缓慢,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低,嗜酸粒细胞消失,骨髓有伤寒细胞。确诊标准:从血、骨髓、尿、粪、玫瑰疹中,任一标本分离到伤寒、副伤寒杆菌者。血清特异抗体阳性,肥达氏反应“O”抗体凝集价≥1:80,鞭毛抗体凝集价≥1:160,恢复期效价增高4倍以上者。

    4  治疗原则

    病原治疗是关键,氟喹诺酮类为首选:如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可用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如有过敏者,氯霉素可选用,但注意其指征与副作用。肠出血者应禁食,大量出血者应输血,并发肠穿孔时宜及早手术治疗。

    5  防控措施

    5.1  监测

    5.1.1  全面系统地收集资料  包括地理、地貌、经济、文化、交通、人群流动、风俗习惯等,整理分析人口、疾病、死因、伤寒免疫接种、人群免疫水平等,及时掌握历年疫情,分析发生时间、空间、人间分布规律及三者相互影响和动态趋势。

    5.1.2  发热病人监测  流行早期,对原因不明的发热3天以上的病人和伤寒疑似病人进行登记,采集血或粪便标本进行培养和血清学检查,以期早期发现病人。

    5.1.3  重点人群监测  密切接触者、渔民、学生、饮食业从业人员、医疗卫生人员、粪管人员、清洁工人等,以病原菌检验为主,必要时用血清学方法监测。

    5.1.4  带菌者监测  伤寒恢复期病人,病后1和3个月,检粪便3次,每次间隔1~2天,历年的病人,每年粪检3次,发现慢性带菌者。

    5.1.5  病原学监测  监测点内伤寒病原菌作噬菌体分型、质粒分析和药物敏感试验。

    5.1.6  水源监测  对疫点周围及有关水源重点监测。

    5.1.7  其他监测  食品、粪便和苍蝇监测。

    5.1.8  防疫措施评价  对水改、粪管等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科学评价。

    5.2  控制措施

    5.2.1  深入开展卫生健康教育  不要到卫生条件差的摊点、餐馆就餐或吃烧烤之类的东西,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和瓜果,生吃瓜果要洗净,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随地大小便,不乱倒垃圾。

    5.2.2  免疫接种  以往使用的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国内已不供应,现在各生研所提供伤寒Vi多糖菌苗(单价,不包括副伤寒甲、乙)已试制成功,保护率为70%左右,反应轻微。成人剂量0.5ml(含多糖菌苗30mg),前臂外侧肌注射,每年1次。

    5.2.3  加强饮用水卫生管理和污水处理  做好粪便管理和污物处理。加强食品卫生管理,灭蝇。加强流动人口及带菌者的管理。

    5.3  流行期疫区管理  病人、接触者及其直接接触环境的管理:作好疫情报告,流行病学调查,隔离治疗病人,所有伤寒病人或疑似病人都要及时隔离治疗。病人经正规治疗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后2周或临床症状消失,停药1周后,粪便2次阴性(间隔2~3天),方可解除隔离。疫点消毒处理和进行医学观察,检疫,接触者和传染源的管理。

    (1)首先核实疫情报告,了解暴发病例的分布特征,查明暴发原因,落实控制暴发的措施。

    (2)成立临时防治领导小组。

    (3)大力开展卫生健康教育,使群众了解伤寒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做好预防。

    (4)医院难以收治病人时,应设立临时隔离治疗点,就地隔离病人。

    (5)对病家和临时隔离治疗点中被污染的厕所、地面、食具、衣物、用品等实施随时消毒,病人的排泄物粪、尿等要严格消毒。

    (6)全面开展饮水消毒管理,作好饮食行业、食品摊点卫生管理,灭蝇。

    (7)应急性预防服药,可用复方新诺明2片,每天2次,服用3~5天。

    (8)应急接种:对疫情暴发地区及毗邻地区的重点人群进行伤寒菌苗的预防接种。

    6  灾害影响

    各种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火灾、地震等都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作者单位: 100101 北京,总装备部后勤部防疫大队

   (编辑:若  木)

作者: 杨国芬,秦 珑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