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9期

产后出血应急抢救护理体会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胎儿娩出后2h内阴道出血达到或超过400ml,24h内阴道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称为产后出血[1]。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占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首位。由于产后出血容易在短时间内失去大量血液,使产妇血容量不足,将迅速进入休克状态。因此,必须争分夺秒,积极抢救与护理。...

点击显示 收起

  胎儿娩出后2h内阴道出血达到或超过400ml,24h内阴道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称为产后出血[1]。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占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首位。由于产后出血容易在短时间内失去大量血液,使产妇血容量不足,将迅速进入休克状态。因此,必须争分夺秒,积极抢救与护理。现将在临床工作中对产后出血患者抢救成功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资料  从2000年6月~2005年6月我科共抢救产后出血产妇46例,笔者亲自参加抢救14例,其中2例是非常典型的产后大出血病例。例1:患者,28岁,G3P1孕24W,因计划外怀孕要求引产。病史采集中诉第一次分娩有大出血史,输血史。本次入院检查,血凝二项、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正常后,给予羊膜腔注射下引产术(利凡诺100mg宫内注射),38h后自娩一死胎,胎盘胎膜自娩,部分残留。胎盘娩出后约5min,阴道突发性大量出血伴血块。立即给予清宫、米索舌下含服、吸氧、头低位、建立静脉通道、补液、备血、输血,请示内科会诊、监测生命体征等综合治疗、护理,病情好转,抢救成功。例2:患者,24岁,G1P1,孕39W自然分娩一男活婴。产程进展快,总产程2min 55s。胎儿娩出后常规宫体注射催产素10u,检查软产道无裂伤,会阴切口无延深延长,立即给予可吸收线内缝,肛诊(-),留产房观察2h。观察约20min左右按压子宫,阴道流出大量血块,出血约600ml,给予催产素20u肌注,出血减少。继续观察约30min,再次按压子宫,子宫轮廓清楚,阴道流出两血块,出血约500ml,立即给予卡孕栓1枚纳肛、米索300μg舌下含服、清宫、建立静脉通道、补液、备血、输血后好转,生命体征平稳,子宫收缩佳,阴道出血少,抢救成功。

    1.2  病因分析  最常见为宫缩乏力,尤以子宫下段收缩不佳为多见,其次胎盘因素、子宫破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双胎、急产[2]。

    2  抢救与护理

    2.1  抢救观察  血对产妇的生命安全是宝贵的,产后失血性低血容量休克,是产后出血的发展阶段,一旦发生失血性休克,如何早期发现,及时抢救是治疗成功的关键[3]。因此,在积极寻找出血原因的同时,及时止血,客观准确地测量出血量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观察流出血液能否凝固,使抢救正确及时,不致延误时间,失去抢救机会。

    2.2  抢救护理  在识别产后大出血时,立即止血,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尽快补充血容量,以免发生不可逆的器质性损害。抢救过程中应使产妇取平卧位。保证脑部血液供应,防止脑缺氧,做到早期、持续、有效吸氧,必要时面罩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补液、输血,必要时,静脉穿刺困难者,应行静脉切开,尽早输血,最好输新鲜血,未配好血之前,可先快速输晶体液,后输胶体液,抢救过程中注意保暖。同时,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呼吸、心率、尿量、血压、脉搏的变化,以便正确评估抢救效果及病情发展。

    3  体会

    (1)早期识别产后出血,客观准确地测量产后出血量,提倡推广准确测量产后出血量,如称重法、面积法、容积法、拒绝目测。对于容易发生产后出血的患者应做到早期预防,提前准备好抢救药品和器械。加强3个产程的观察,熟练掌握各种产科手术及规程,重视各种产科并发症的诊断和处理。

    (2)产科护士除了必须具备精湛的技术外,还应具备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能力,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良好的协作精神,齐心协力。严密观察病情,抓准时机、克服治疗和护理中的矛盾冲突,兼顾各方,轻重缓急,善于总结工作经验。

    (3)抢救过程中注意心理护理,执行医疗保护制度,参加抢救人员必须谨慎言行。由于病情变化突然,患者情绪紧张,家属难以接受,容易发生医疗纠纷,护士在抢救的同时应鼓励、安慰患者,给予心理护理,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同时向患者家属宣教疾病知识,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抢救过程及效果主动做出恰当的解释和预告,以争取家属的理解与支持。

    (4)针对我国孕产妇死亡第一位的原因仍是产科出血,每个医院妇产科产房都应放置一个产科大出血抢救流程图,以便每一位护士在抢救中做到心中有数,忙而不乱,争取一分一秒,沉着冷静,确保产妇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799.

    2  吴连方.产科出血病因的变化趋势及防治.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791.

    3  李大兹.现代产科治疗学.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179.

  作者单位: 230000 安徽合肥,安徽省立友谊医院妇产科

   (编辑:若  木)

作者: 张保敏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