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12期

金乡县丝虫病防治措施与效果分析研究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总结和分析丝虫病的防治措施和效果,探讨消灭丝虫病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金乡县丝虫病的流行趋势、防治措施、防治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50年代调查金乡县丝虫病流行区平均微丝蚴阳性率为2。55%,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部颁标准,此后进行40多年的流行病学横向监测,人群和蚊媒均未发现......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总结和分析丝虫病的防治措施和效果,探讨消灭丝虫病的有效途径。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金乡县丝虫病的流行趋势、防治措施、防治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50年代调查金乡县丝虫病流行区平均微丝蚴阳性率为2.33%,传播媒介为淡色库蚊。经过反复查治,1979年我县人群微丝蚴阳性率降至0.55%,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部颁标准,此后进行40多年的流行病学横向监测,人群和蚊媒均未发现丝虫感染。1995年经省、市联合审评,确认金乡县已阻断丝虫病的传播,2003年达到了部颁消灭丝虫病的标准。结论  金乡县丝虫病在科学决策指导下,进行了病原学监测、蚊媒监测、治疗方法、防治策略及技术措施的一系列研究,确定以针对传染源为主导的防治策略及措施,使金乡县丝虫病流行趋于终止。

    【关键词】  班氏丝虫病;  淡色库蚊;  防治措施;  效果分析

      丝虫病是金乡县广泛流行和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广大卫生技术人员的辛勤劳动以及人民群众的密切配合下,经过长期的防治,已于1979年全县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部颁标准,1980年进入巩固监测阶段,1995年经省、市组织专家组的审核和评议,我县已达到阻断丝虫病传播,2003年确认全县实现消灭丝虫病,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1  基本资料

    金乡县地处鲁西南平原,南四湖西畔,位于东经116°60’~116°30’,北纬34°51’~35°14’,南北长41.5km2,东西宽26km2,边界全长212.9km2,全境总面积881km2,可耕地96万余亩,辖区13处乡镇,659个行政村,1237个自然村,总人口606509人,水利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4.8℃,相对湿度69.40%,年降雨量约354~710mm之间,年均无霜期280天左右,上述地理气候因素有利于病媒孳生繁殖,蚊虫种群分布复杂,密度较高,适于蚊体内幼丝虫发育。

    金乡县属班氏丝虫病流行区,很少见马来丝虫病及混合感染者。

    1958年全县(金乡、鱼台合并)13处公社,485个行政村均有丝虫病流行,感染率最高达6.17%,最低0.20%,主要流行区域为我县北部和东南部5个公社,其余公社发病较低。

    2  防治措施与效果

    开展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全民普查普治和重点人群反复查治。1958~1960年,1971~1975年,连续开展5次全民普查普治,1976年始对原微丝蚴率(MFR)较高的重点乡镇和防治薄弱的乡镇进行6次的反复查治,至1984年,全县累计血检1243126人次,检出微丝蚴(MF)血症者17316例,治疗17262例。全民预防服药217936人次,服海盐439879人次。(见表1)表1  金乡县丝虫病历年查治情况统计表(略)注:1958、1959年查治数字包括鱼台;1957年数字不包括鱼台

    采用海群生治疗微丝蚴阳性者,1958年开始全县采用4.2g 7天疗法,间隔10天,连续3个疗程治疗微丝蚴血症者。全县微丝蚴感染者17316人,经过反复查治,绝大部分感染者血检转阴,控制象皮肿1人、乳糜尿6人、鞘膜积液87人的临床发作,未再出现新的现症病人。微丝蚴感染率从1958年2.33%降至1979年0.55%。

    经过20多年的反复查治,1979年省、地、县联合组织考核组对我县考核,并经省卫生厅确认我县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

    2.1  病原学横向监测  基本消灭丝虫病后,1981年始开展了丝虫病横向监测工作,根据原微丝蚴阳性率高低和以往防治工作质量好、中、差3个层次,随机抽取乡、镇、村。1981~2002年,共监测41个乡镇次,775个村次,血检76009人次,微丝蚴阳性55人。1983年末次病原阳性为0,于基本消灭丝虫病后10年内末次病原阳性次年起监测14个乡镇次,血检15424人次,覆盖率分别为100%和3.85%,10年后又监测了5个乡镇,血检7047人,覆盖率分别为38.46%和1.76%。对监测点内检出的微丝蚴血症者均及时给予海群生4.2g/d,7天1个疗程治疗。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部颁消灭丝病标准。见表2。

    2.2  蚊媒监测  基本消灭丝虫病后,病原学监测1983年无微丝蚴阳性,1995年在3个横向监测点的居民房内捕获淡色库蚊3331只,经剖检未发现阳性蚊虫。表2  金乡县丝虫病历年横向监测血检结果(略)

    2.3  血清学监测  1990~1995年2年在横向监测点同一人群进行血清抗体调查,人群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0.26%,表明抗体已降至健康人群水平与病原学监测结果相一致。

    2.4  重点人群监测  基本消灭丝虫病后,加强对重点人群进行监测,对往返于高丝虫病人群进行监测,共血检1104人,未发现微丝蚴阳性者。1984年对10岁以下儿童进行监测,共血检1141人,未发现微丝蚴阳性血症者。1985年对0岁儿童进行血检,共血检1092人,微丝蚴血症者全部阴性,达到卫生部部颁标准。

    2.5  慢性丝虫病调查  2003年我县对原丝虫病流行的13个乡镇,458个行政村开展慢性丝虫病患者调查,未发现新的慢性丝虫病患者。对1983年发现的94例慢性丝虫病患者进行了重点调查访问,基本痊愈,对个别慢性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给予正规系统的有效治疗,达到预期目的。

    2.6  防治成效  我县的丝虫病防治工作,通过上述各项防治措施的实施和落实,人群MFR从防治初期(1958年)的2.33%降至1979年0.55%,继后对5个重点乡镇实行全民服用海盐防治,1979年,9月经省、地考核,抽查4处乡镇,18个行政村,血检13930人,占总人口的94.30%,检出mf血症者76例,mfR为0.55%,达到卫生部颁发的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1981年始加强监测巩固,进一步净化传染源。监测结果表明,人群MFR逐年下降直至1983年监测全部为阴性;虫媒监测1995年,未发现人体幼丝虫感染蚊;人群血清抗体已降至健康人群水平;且近40多年均未发现阳性体征病例,1995年10月,经省卫生厅审评,达到阻断性丝虫病传播,2003年确认我县已达到消灭丝虫病标准。

    3  讨论

    丝虫病防治工作是一项为民造福的社会系统工程,只要各级党政领导重视,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狠抓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就能达到控制丝虫病流行,直至消灭。我县40多年采取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措施,同时加强基本消灭后的各项监测巩固工作,进一步净化传染源,1982年以后均未检出MF血症者,2003年10月,经省卫生厅考核审评达到消灭标准。但毗邻省、市尚未消灭丝虫病,部分贫困乡村卫生条件差,蚊媒孳生地仍广泛存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开发区的建设,流动人口猛增。外源性传染源随时都有可能输入。因此必须结合精神文明建设,消除蚊媒孳生地,落实防蚊灭蚊措施,宣传防治知识,增强群众自我保健意识,继续搞好原高发乡镇的监测工作,进一步巩固丝防成果。

    40多年来,广大丝防人员和医务工作者,坚持常年深入疫区,不怕苦和累,翻山涉水,不厌其烦地宣传防治知识,挨家挨户查血治病,送医送药上门治疗病人,看服到肚,默默无闻地为广大人民的健康辛勤工作,为我县消灭丝虫病做出了特大贡献,功不可灭。

     作者单位: 272200 山东金乡,金乡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编辑:邓  峰)

作者: 张立, 毕延光, 王 曼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