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7年第7卷第6期

贵州中药资源优势与中药材生产发展概况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贵州中药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依托生态环境、品种、分布、气候、地理条件等优势,贵州中药产业得到良好的发展。【关键词】贵州GAP。中药产业。资源优势ThegeneralsituationofthesuperiorityoftheGuizhouChinesemedicinesourseanditsproductivedevelopinentLIUWen-b......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贵州中药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依托生态环境、品种、分布、气候、地理条件等优势,贵州中药产业得到良好的发展。现如今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和产量,并且将逐渐形成地区主导产业发展优势。

【关键词】  贵州 GAP;GMP; GSP; SOP; 中药产业;资源优势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superiority of the Guizhou Chinese medicine sourse and its productive developinent

    LIU Wen-ba,ZHANG Chong-yu.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 550025,China

    【Abstract】  The Guizhou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has the advantageous superiority, depends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variety, the distribution, the climate, superiority geography condition. Nowadays Guizhou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obtains the good developmentandGuizhouTMCindustry have already had certain scale and yield. In futureGuizhou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gradually will form the area lead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superiority.

    【Key words】  Guizhou;GAP; GMP;GSP;SOP;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resources superiority

    药品是人类同疾病作斗争的特殊武器,中药也是防治疾病与保健康复的重要而特殊的武器之一,无论在过去、现在或将来,为人类医疗卫生保健所作出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它不但深受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爱与广泛运用,而且已为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民族所认识和接受,并越来越受到欢迎。贵州中药材栽培已经有很长的历史,现如今贵州中药材生产与GAP生产基地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主要得益于它得天独厚的优势。

    1  贵州中药资源优势

    1.1  生态优势贵州位于云贵高原东部,地势呈西高向北、东、南三面倾斜,西部海拔1500~2800m,中部1000m左右,东、南、北部边缘河谷地带500m左右,立体高差悬殊形成复杂多变的地型地貌,山丘广布,森林资源丰富,河流纵横,形成强列切割。且属亚热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7月份平均气温24~26℃,1月份平均气温4~6℃,日均10℃以上气温长达8个月,无霜期在260~280天。热量资源丰富,雨量充沛,省内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100~1500mm,季节分布较匀,光、热、水最佳匹配,适宜于多种药用植物、动物的生长繁衍。

    1.2  品种优势  贵州省是中药资源大省,特定的气候条件适宜多种药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而且质量好;复杂的地质条件,地下矿藏丰富,蕴藏着许多矿物药。据中药资源普查统计,全省药用动植矿物资源共有4290种,其中植物药3924种,隶属275科,1384属;动物药289种,矿物药77种。全国统一普查的363种重点品种中,贵州有产的326种,占89.61%,国家收购的中药材贵州有250种。

    珍稀名贵品种:珠子参、虫草、艾片、麝香、牛黄、穿山甲等。

    道地品种:天麻、杜仲、石斛、厚朴、黄柏、首乌、胆草、天冬、黄精、银花、桔梗、吴茱萸、黔党参、五倍子、半夏、桃仁、雷丸、南沙参、毛慈姑、马槟榔、仙茅、冰球子、白及、重楼、茯苓、朱砂、水银、明雄黄。

    家种(家养)品种:野变家及引种成功,并能提供一定商品的大约有80种。主要有天麻、杜仲、厚朴、黄柏、吴茱萸、金银花、乌梅、茯苓、石斛、五倍子、白术、云木香、麦冬、山药、菊花、牛膝、桔梗、白芷、瓜蒌、红花、延胡索、女贞子、干姜、大黄、泽泻、生地、玄参、丹皮、香橼、无花果、紫苏、白芍、鱼腥草、艾纳香、板蓝根、砂仁、大力子、枳壳、栀子、木瓜、薏苡、荆芥、火麻仁、莱菔子、三尖杉、喜树等。

    1.3  分布优势中药资源分布受气候、土壤、地理位置等自然条件的制约,各不同属性的药材要求在与之相适应的自然条件和环境中生长。在贵州省5个生态类型区中,有不同的海拔高度,不同的地形地貌,不同的土壤类型,不同的森林植被,因此药材的生长按其特性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各有一定规律性。比如,滇黔边缘高原山地植被区,主要分布黔党参、珠子参、半夏、金铁锁等;黔南中山盆谷灰岩植被区的罗甸一带,主要分布艾纳香、姜黄、山苍子等亚热带药材;川黔边缘植被区,是石斛、栀子、木瓜生长的适宜地区。

    1.4  特色优势独特的地形地貌,独特的气候条件,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多彩具有特色的中药资源。我省所产药材品种在国内具有竞争力的有一百多种,出口品种也有近百种。不少品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如我省半夏在日本曾享有“免检”殊荣;天麻在日本享有“贵天麻”之誉称;茯苓以皮细、肉嫩、色白,加工成各种饮片,深受国外用户好评;天然冰片在国内是独家生产;石斛是国内主产区之一。

    1.5  地位优势贵州是我国四大道地药材产区之一,贵阳位于贵州中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利于中药材的生长繁殖;尚有多姿多彩的民间民族医药,更丰富了贵阳中药资源,促进了医药工业的迅速发展。政府重视,加大力度扶持贵州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使贵阳中药产业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前景。

    2  贵州中药材发展现状

    目前,贵州省中药材家种栽培品种在原有40余种基础上,又增加了如下近40个品种:淫羊藿、半夏、太子参、天冬、黄精、重楼、百合、薏苡、瓜蒌、姜黄、射干、玉竹、冰球子、毛慈姑、银杏、喜树、丹参、头花蓼、芦荟、五倍子、薯蓣、玫瑰、百合、浙贝母、北板蓝根、白花前胡、柴胡、白及、灵芝、草乌、知母、猫爪草、花椒、姜、山苍子、大果木姜子、金铁锁、倒提壶、苦荞头、乌骨鸡、鹿、乌梢蛇等。

    其中,经国家中医药局考察后在贵州建立定点药材生产基地13个品种,18个基地,这些品种是石斛、半夏、杜仲、龙胆、茯苓、吴茱萸、天冬、黄精、金银花、苦荞头、冰球子、白芍、桔梗,支持资金达250万元(不含地方匹配资金)。“十一五”期间,我省中药材种植面积拟达150万亩。

    贵州医药工业现已发展为以中药制药工业为主,包括制药、中药饮片、卫生材料、医疗器械及药用包装等的医药产业。制药企业生产中成药、民族药品的品种共1147个。据统计,全省医药工业产值及工业企业发展情况良好,从1990年的1.38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83亿元(比1990年增加60倍)。医药生产企业由1980年的34家发展到目前的124家。2005年民族药成方制剂单品种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有益肝草袋泡剂、仙灵骨葆胶囊、咳速停等数十个品种。

    贵州医药行业特别是民族苗药已具有一定的产业经济规模与市场占有率。以发展迅速的贵阳市医药产业为例,从1998的30家企业发展至2005年已有74家通过国家GMP认证。并在全国主要省、区、市建立了较为完善、辐射面较广的市场销售网络及一批优势产品,如神奇枇杷止咳露、神奇枇杷止咳冲剂、天麻杜仲胶囊、全天麻胶囊、爱迪注射液、仙灵骨葆胶囊、咽立爽滴丸、前列舒乐、妇科再造丸、宁泌泰胶囊、咽特佳、克咳胶囊等产品,在全国市场具有一定占有率。目前,贵阳市制药工业产业已成为贵阳市四大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对我省医药经济有着重要支撑作用。

  3  实现贵州中药长足发展的建议

    3.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组织机构  省政府、各有关部门将中药材作为一个经济支柱产业来建设,充分认识中药现代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和组织管理,落实发展中药现代化产业的相关政策,积极组织实施,保证中药材产业的持续稳步发展。

    3.2  切实落实有关政策,保持长期稳定  抓好道地药材基地建设。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发挥优势,重点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生态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重点选择适宜地区发展各具贵州道地药材种植专业户、专业村、专业合作社,鼓励和扶持有条件的企业立足贵阳、面向全省,采取“政府+企业+农户”的模式发展种植规范化、集约化、规模化的药材生产基地,为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原料保证。

    3.3  加快建立“科技兴药”的激励机制  充分发挥近临省会城市科技、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依托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科技人员抓好农民的技术培训。鼓励和支持省内外医药专家和科技人员以科研成果转让、技术入股、资金注入、联合协作等方式参与基地建设和产品开发;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选择适宜地区建设规模化中药材基地,发展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经济技术协作;鼓励支持各类协会、学会和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参与基地建设。

    3.4  加大建设投入力度  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机遇,积极争取生态建设资金建设地道中药材生产基地;立足优势资源选好项目,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扶持企业、农户争取信贷资金;有计划地安排部分退耕还林药、水土保持、农业开发等资金用于药材基地建设,加大财政投入。

    3.4.1  加快公司化运作步伐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进一步解放思想,敢于开放资源,敢于让利于外,努力扩大对外开放,抓好引资建设。创新多种组织形式和建设模式,采取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互利互惠的方式面向全省规划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为推进全省中药现代化进程提供基础保障。

    3.4.2  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认真抓好舆论宣传和引导,努力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投资环境。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现行法规和政策落实的调查研究,及时配套完善相关规章和政策措施,努力为制药企业提供法律和政策保障。加大宣传力度,抓好典型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搞好协调服务,及时化解和排除各种矛盾,努力为制药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

    3.5  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上,原则上用25%以上退耕的土地发展,要进一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科学决策,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中药材产业发展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当地优势、市场需求、社会经济状况等条件,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充分发挥贵州省民族特色药的优势和特点。同时在发展中坚持高起点的建设标准,按国家GAP、GMP、GSP的标准规范实施,逐步建立和扩大生产基地、开拓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6  加强宣传培训,做好试点示范

    3.6.1  加强宣传  用多种方式宣传教育广大群众,让农户充分认识到发展中药材种植是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逐步转变落后的传统农业观念,宣传落实退耕还林(药)的有关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激发种植生产中药的热情。

    3.6.2  大力开展培训工作  一是要加强对干部培训,让干部懂行;二是要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熟悉和掌握GAP、GMP、GSP,形成一支专业过硬的技术队伍,在具体实施中,负责组织和技术指导;三是要大力培训农民,使其掌握中药材种植的基本知识、栽培管理技术要点、按GAP标准的操作技术等知识,培训一支种植中药材的农民骨干和带头人队伍,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确保中药材种植质量。

    3.6.3  做好试点,建设苗药标本园  建立1个苗药标本园,专人负责进行规范种植和管理,完成种质收集、整理、保存、观察研究等工作,并与相关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合作,使之成为GAP展示基地的一个集种质收集、整理、保存、观察研究、开发展示、培训、参观学习的一个展示基地。

    3.7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投资渠道  要本着“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为载体,辐射带动农户发展中药农业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原则,在对中药材产业的建设投资上,要面向全省、全国进行公开的招商引资,用招标投标的办法,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发展中药材产业。包括中药材GAP生产基地建设与发展、种子种苗基地建设、中药材市场体系GSP建设、中药材饮片加工(GMP)等项目,都要通过报纸、电台、网络等媒体发布招标信息,面向社会招标,鼓励广大企业和个人投资进行中药材商品基地和加工销售等建设。

    3.8  加强中药材产业服务保障体系建设  加强中药材种植服务体系建设,做好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农业技术人员要负责做好产前的市场信息调研分析、品种布局规划、技术培训、宣传发动,产中的技术咨询、指导质量检测,产后的产品销售等服务,及时解决出现问题。

    放宽政策,加快市场体系、中药材配送中心建设的规划和建设,增强其集散能力和辐射能力;完善配送中心的规范化管理,保证市场调节机制的正常发挥,以促进中药材在产区和销区之间的顺畅流通,调节供求关系的相对稳定。

    根据市场实际,结合企业所需相关中药材原料,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引进企业,不断开拓市场,加速中药材专业商品基地的形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9  以科技为先导,以企业为龙头  贵州省中药材农业的发展和运作模式及发展思路,应该以科技为先导,企业为龙头,扶持制药企业发展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经营的中药材基地,运用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机制,促进中药材农业产业协调发展。

    3.10  坚持建设标准、规范实施、高起点建设现代化中药材产业  国际国内市场对中药材产业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坚持在高标准的基础上建设、规范实施中药材种植,增强竞争力,使产品占领市场,推动中药材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中药材基地在产地生产环境、栽培、采收、初加工、包装、贮藏、文件管理等方面要严格按GAP的要求和制定的标准操作规程(SOP)实施;中药材饮片加工和提取要严格根据GMP的要求和制定的标准操作规程(SOP)实施;中药材配送体系建设要根据GSP要求和制定的标准操作规程(SOP)实施。

    3.11  大力发展产后加工,实施大集团战略经营  利用优质的中药材资源,大力发展中药材产后加工业,增加中药材的附加值。通过扶持制药企业建设加工、提取厂,实施大集团战略经营,使我乡中药农业产业走向集生产、加工、提取为一体的产业链发展道路。

    3.12  培育市场,发挥优势,实施品牌战略,开拓国内外市场  加强中药材市场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贵州民族医药的优势,培育贵州中药产品交易市场,实施贵州中药产品名牌战略,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实现贵州中药农业产业“立足贵阳、面向全省、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冉懋雄.贵州中药材生产发展与GAP生产基地经营模式探索.中药研究与信息,2005,33(10):29-31.

2 汪娇柳.贵州中药产业发展分析.中药研究与信息,2004,2(4):59-62.

3 程明亮,冷祥康.贵州中药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6,12(3):20-21.

4 宋山梅.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山区经济.中国林副特产,2003,2:59-61.

5 陈建庆.贵州地理环境与资源开发.贵阳: 贵州教育出版社,1994,149-151.

(编辑:齐 永)


作者单位:550025 贵州贵阳,贵州大学

作者: 刘文拔,张崇玉 2008-7-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