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7年第7卷第8期

117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1],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需要紧急抢救处理。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AMI急性期病死率由过去的30%下降至4%左右[1]。为了探讨AMI的临床护理,本文对我院2001年7月~2006年12月收......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1],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需要紧急抢救处理。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AMI急性期病死率由过去的30%下降至4%左右[1]。为了探讨AMI的临床护理,本文对我院2001年7月~2006年12月收治的117例病人作了初步分析,结合临床实践,现将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88例,女29例,年龄38~84岁,平均61岁。按心电图所示梗死部位:广泛前壁9例,前壁60例,前间壁17例,下壁18例,下后壁10例,无Q波型心梗3例。

    1.2  24h的发病分布情况  8pm至次日8am 67例(57.2%),8am~12n 15例(12.8%),12n~8pm 35例(29.9%),夜间发病较多。

    1.3  诱发因素  病史中有较明显的诱发因素共59例,其中劳累32例,情绪激动12例(包括与人争吵,外界刺激等),饮酒9例,大便用力6例。

  2  抢救与护理

    2.1  抢救护理  立即进行快速有效的抢救,予绝对卧床,吸氧,心电监护,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快速采血送检,遵医嘱及时正确给药。备好各种抢救仪器和药品,除颤仪待机备用状态,随时配合医师抢救。

    2.2  抢救观察  严密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皮肤色泽及温湿度、尿量、神志、心率、心律等变化,并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的变化及有无出血倾向,发现异常迅速报告。

  3  体会

    3.1   休息与活动问题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减少探视,防止不良刺激,护理操作要尽量集中完成,以减轻病人心脏负荷。一般来说,急性期12h应卧床休息;若无并发症,24h内应鼓励患者在床上行肢体活动;若无低血压,第3天就可在病房内走动[1];以后根据病情逐步适量增加活动量。现代心脏康复模式认为:早期适量活动不仅不会使病情恶化,反而有利于心脏康复。

    3.2  氧疗问题  急性期予高流量间断或持续鼻管、面罩吸氧,待疼痛减轻、休克解除可减低流量。如果出现左心衰竭,可采用酒精湿化或加压给氧。注意保持管道通畅并定时更换。

    3.3  饮食问题  饮食宜低盐、低脂、低胆固醇,清淡易消化。急性期可给高维生素流食或半流食,如果汁、菜汤、面片等,并应少食多餐,尤其不宜饱餐,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可在睡前,起床后加一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膳食。

    3.4  排便问题  首先应向病人宣传便秘和用力排便的危害性,加强饮食护理,保持大便通畅。对须卧床的病人,指导和训练定期在床上排便的习惯。尽量消除病人的过度紧张和恐惧心理,以免影响排便,并可常规服用缓泻剂。严重病人排便时要有护理人员协助并在心电监护下进行,以防发生意外。

    3.5  心理问题  AMI是心内科急症,病人会产生很强的心理应激,常有恐惧、焦虑、忧郁甚至愤怒、绝望等心理变化,护士应根据病人的不同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急性期可运用触摸护理,以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2],运用正面鼓励语言和握手等心理支持方法,稳定患者情绪[3],树立治疗信心;可使用一种或联合使用非药物止痛方法;如分散注意力、想象、放松技术等;有个别病人对AMI认识不足产生无所谓心理,一定要讲清楚早期卧床的重要性,使病人配合。护士应有可亲的态度,可信的精湛技术,并有良好的应急能力,给患者增加安全感及无言的鼓舞。

    3.6  心电监护问题  资料表明,AMI急性期致死的重要原因是室颤、心源性休克和左心衰竭,死亡发生在发病后6h内的其死因大部分是室颤。AMI病死率逐年明显下降的事实证明:床边连续心电图监测及全面的护理观察可以及时发现危险征兆,控制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对发病1周内尤其是最初24h的病人是至关重要的。

    3.7  健康教育问题  根据患者的心理、生活环境、教育程度、个性等因素进行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开展疾病知识教育,包括心理教育、作业治疗、恢复工作、控制易患因素、防止复发及紧急情况下的临时心肺复苏术[4]。通过健康教育,改变健康行为,真正实现病人参与疾病的自我护理。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83;293;296.

2 童优利,刘聪华.触摸护理的临床效应.安徽医药,2005,9(7):552.

3 吴学勤,郭晓岚.直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0A):17.

4 卢海涛.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健康教育.护士进修杂志,2000,2:106.


作者单位:230011 安徽合肥,安徽省立友谊医院

作者: 阮志群 2008-7-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