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7年第7卷第9期

产后出血86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关键词】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也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产后出血的预后随失血量、失血速度及产妇体质而异,其预后直接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和产后的康复,故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尤为重要。现就我院近3年来86例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及处理原则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我院从2003年1月~2006年1月发......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也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产后出血的预后随失血量、失血速度及产妇体质而异,其预后直接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和产后的康复,故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尤为重要。现就我院近3年来86例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及处理原则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从2003年1月~2006年1月发生产后出血86例,年龄20~25岁30例,约占34.9%,25~30岁者46例,约占53.5%,30岁以上者10例,约占11.6%。

    1.2  出血量及出血时间  出血量约500~1000ml者75例,占87%,1000~1500ml者8例,占9.3%,1500以上者3例,占3.5%。产后24h内出血者79例,占92%,产后24h后出血者7例,占8%。

    1.3  诊断标准  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超过500ml者称产后出血[1]。

    1.4  分娩方式  86例产后出血中有70例系剖宫产分娩,约占81.3%,合并巨大儿的1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5例,因头盆不称剖宫产10例,社会因素剖宫产12例,前置胎盘4例,疤痕子宫6例,臀位12例,双胎1例。阴道分娩16例。

    1.5  出血原因  宫缩乏力48例,约占55.8%;胎盘粘连和残留27例,占31.4%,其中流产3次以上10例,流产2次的8例,无流产史的9例;剖宫产子宫切口撕延5例,约占5.8%,均系经较长时间试产后手术;软产道裂伤6例,占7%,其中阴道壁损伤3例,宫颈裂伤2例,阴道壁血肿1例。

    1.6  治疗方法

    1.6.1  单纯性宫缩乏力出血  在剖宫产手术中发生者,予缩宫素20u,宫体注射,并迅速缝合子宫切口,使子宫保持完整性,以便子宫收缩的对称性和极性发挥良好,同时予缩宫素10u静脉推注,米索前列醇200μg,直肠给药,并按摩子宫,待其收缩良好时,即可关腹。若为阴道分娩的宫缩乏力出血,则立即清除宫腔积血,在按摩子宫同时应用宫缩剂及米索多能有效止血。

    1.6.2  胎盘粘连和残留出血  则在第三产程中,若阴道流鲜红色血持续不断超过200ml者,应积极地取出宫内组织,给予徒手剥离胎盘,必要时用卵圆钳或大号刮匙刮出宫内残留物,同时予缩宫素10u肌肉注射或10u宫颈注射,米索前列醇200μg舌下含化,腹部皮下脂肪较薄者亦可直接缩宫素10u宫体注射,术后5%GS 500ml+缩宫素20u,静脉滴注维持。

    1.6.3  软产道裂伤出血  对软产道裂伤出血的行裂伤顶端前0.5cm缝合。

    1.7  结果  86例产后出血病人经临床积极处理,预后良好。

    2  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主要死亡原因,占孕产妇死亡原因的第一位,因此产后出血仍是产科防治的重要课题。本文病例从分娩方式看,剖宫产分娩较阴道分娩的产后出血明显增多,这与手术切口出血,子宫切口撕延所致出血,手术时间相对较长,增加创面渗血等有关,这就要求我们医务工作者要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严密观察产程,及时发现异常产程予尽早处理,应杜绝滞产的发生,熟练掌握手术技巧,动作轻柔,严禁粗暴操作,而增加出血量。

    从出血原因看,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仍为子宫收缩乏力,本组48例,约占55.8%,故在产程中应注意保护产力,恢复子宫收缩及缩复功能,是防治产后出血的关键。导致子宫出血的因素很多,如产程延长、巨大胎儿、妊娠并发症及精神因素等。故预防应从妊娠期产前检查开始,注意孕妇的身心健康,发生异常情况及时诊治,临产后对多胎妊娠、多次人流史、羊水过多者应严密观察,待胎儿娩出后给予催产素静脉推注或口服米索前列醇,能较好地解决子宫收缩乏力。

    本组中因胎盘滞留等原因造成产后出血的有27例,占31.4%,故正确处理第三产程也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胎盘剥离而未及时娩出会影响子宫收缩,使子宫壁血窦不能及时关闭而造成大量出血,因此胎儿娩出后要密切观察胎盘剥离征象,一旦剥离应按压宫底,协助娩出。并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是否有副胎盘。产后应严密观察宫缩情况及阴道出血量,并压迫宫底按摩子宫,迫使宫内积血排出。尤其随着药流、人流次数的增加,由于人流子宫内膜损伤,药流出血时间长,子宫内膜的感染都有可能造成胎盘粘连、胎盘残留进而造成产后出血。故对这些病人更应加以注意。

    在分娩过程中加强会阴保护,提高会阴缝合技术,注意软产道损伤,早期发现血肿及时处理也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胎儿娩出后持续阴道出血而子宫收缩良好是本症的特点。较常见的是宫颈裂伤,用阴道拉钩充分暴露宫颈找到裂伤顶端,第一针必须超过裂伤顶端的0.5cm,以防血管收缩导致漏扎。

    产后出血的防治非常重要,妊娠期要做好产前宣教,指导孕妇合理营养,积极防治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分娩时正确处理产程,对可能发生的产后出血的孕产妇应提前入院防治,分娩时应密切观察产程,提高助产技术,产后应严密观察产妇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及宫缩情况。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熟练掌握操作技巧,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04-209.


作者单位:225211 江苏江都,江都市大桥中心医院妇产科

作者: 徐秀萍 2008-7-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