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7年第7卷第9期

留置针穿刺的常见问题分析及处理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关键词】静脉留置针静脉留置针是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早在20世纪60年代,静脉留置针就被欧美国家作为头皮针的替代物而普及使用,成为临床输液的主要工具。它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数,减少液体外渗,对血管的刺激少,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等优点......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静脉留置针是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早在20世纪60年代,静脉留置针就被欧美国家作为头皮针的替代物而普及使用,成为临床输液的主要工具。它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数,减少液体外渗,对血管的刺激少,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等优点。本文针对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常见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及处理,现报告如下。

  1  留置针穿刺比头皮针穿刺难度大

    1.1  原因分析  (1)留置针管径较粗,针梗较软,相对普通头皮针穿刺难度较大。(2)老年患者皮肤松弛,血管不充盈,穿刺次数多,修复慢等特点增加了穿刺难度[1]。(3)老年人通常静脉壁增厚变硬,血管弹性差,回血慢,凝血快[2]。单人穿刺时见回血后再进针少许,易穿透血管壁,导致穿刺失败。

    1.2  处理措施

    1.2.1  采用2人配合法进行浅静脉留置针穿刺  方法:操作者选择血管,常规消毒,左手拇指绷紧穿刺点下方3~5cm处皮肤,右手持针柄以15~30°直刺静脉,见回血后不再进针,助手在穿刺前先固定穿刺点上方皮肤,穿刺成功后协助绷紧穿刺点下方皮肤,助手要保持和穿刺者一致的角度和力度。操作者松开左手将套管全部送入血管,助手松开穿刺点下方皮肤,打开调节器调速度,敷料固定。

    1.2.2  双止血带结扎法  方法:此方法能明显改善静脉血管充盈度及提高浅静脉穿刺成功率;患者取平卧位,在穿刺点20cm处扎止血带,15s后再在10cm处扎另一根止血带嘱患者握拳。可看到静脉血管凸显于皮肤表面,其张力较大充盈饱满[3]。静脉血管充盈度受止血带结扎的距离、时间和张力等因素的影响,而良好的充盈度则是静脉穿刺成功的关键[4]。因为双止血带结扎法能较大面积的阻断外周静脉的回流,同时能起到双重阻断静脉血流作用,使局部血管张力增高,静脉血管充盈度增加,从而明显改善血管充盈度,提高穿刺率。研究发现:扎止血带40~120s进行静脉穿刺为最佳时间[5]。

    1.2.3  采用先放松止血带片刻再扎止血带的方法使血管充盈  方法:有外周静脉充盈不佳原因存在时,四肢浅静脉血流速度减慢,血管处于收缩状态,常规消毒扎止血带,操作者用手轻轻按摩皮肤,使血管扩张,血液回流增快,血管充盈,但血管会因此扭曲,滑动,位置不固定,先放松止血带片刻再扎止血带使扩张的血管在短时间内充盈,使充盈不佳的血管在穿刺时局部恢复正常充盈[6],提高穿刺成功率。由于老年人皮肤松弛,静脉活动度大,穿刺时通常采用左手拇指向远心端用力牵拉皮肤固定静脉,使管呈一直线,以提高成功率[7]。

  2  有静脉炎的危险

    2.1  原因分析  (1)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过长。(2)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消毒不彻底。(3)没有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下肢静脉穿刺静脉炎发生率高。由于下肢静脉瓣较多[8],液体和药物滞留下肢静脉的时间长。上肢静脉由于血管细,大多在手背,前臂,活动度大,易对血管壁造成机械损伤。这表明选择粗直及活动度小的血管使用留置针能减少静脉炎的发生。(4)药物本身对血管有刺激性。

    2.2  处理措施  (1)静脉留置针通常保留时间为5~7天。(2)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碘酒,酒精消毒范围要大,直径为6~8cm,待干后进行穿刺,防止手污染针头或穿刺部位。再次输液时重新消毒。套管脱出部分勿再送到血管内,防止细菌性静脉炎的发生。保持留置针部位的皮肤干燥。应用抗过敏胶布固定,每日局部消毒,防止感染。经常更换胶布的固定位置,防止刺激皮肤。留置针期间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异常时及时处理。(3)嘱患者在活动时注意保护留置针,以免脱针。减少机械性刺激,选择粗直,弹性好,易固定的静脉,避开关节部位。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减少留置针穿刺时来回移动,从而减轻对血管内皮的损伤。(4)输入刺激性药物时输液前后要用生理盐水冲管。在输液过程中,可以用毛巾热敷穿刺点上方,每次15~20min,每2h 1次。

  3  封管后有回血,针头阻塞

    3.1  原因分析  (1)封管液体的量少。(2)封管方法不妥当,封管后将针头拔除,留置针内留有一定的空隙,血管内的血回流到针头的软管部分,而软管部分又没有抗凝剂,使血液凝集,所以针头阻塞。

    3.2  处理措施  (1)每次封管的生理盐水不能少于3ml。(2)当输完当天的液体时,先将注射器抽好3ml生理盐水,接上输液针头,在边推注生理盐水的情况下边将针头往外拔,拔到肝素锁内口处,再将全部的生理盐水注入,然后将输液头皮针拔掉,保留留置针头部分。(3)使用抗反流接头。当液体输完用生理盐水封管后利用其压力,防止血液回流。

  4  静脉留置针穿刺时有气泡残留

    4.1  原因分析  排气方法不恰当。

    4.2  处理措施  在排气时先将头皮针斜面刺入肝素帽,打开输液阀,待液面通过肝素帽后,再将头皮针全部插入,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排除肝素帽内气体。

    静脉留置针具有操作简单、容易掌握、损伤小、使用范围广、使用过程舒适、减轻病人痛苦的优点,因此,在临床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同时应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有关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广大护理工作者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技术水平,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爱英,孟霞.老年患者静脉穿刺常见困难及对策.实用医学杂志,2002,9(2):156.

2 王英,张江雁,刘伟.老年静脉穿刺与保护.内蒙古医学杂志,2003(4):369.

3 白丽梅,傅常清,郭欣欣,等.止血带张力对浅静脉充盈度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0):587-588.

4 吕艳.浅静脉穿刺双止血带结扎法的临床观察.现代护理杂志,2003,9(10):785-786.

5 李曼玲.扎止血带时间长短对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护理研究,2001,15(3):168-169.

6 张小静.国内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2,37(4):219.

7 王红芳,李红艳,李彤.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方法探讨.承德医学院学报,2002,19(1):49-50.

8 郑思竞.系统解剖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46.


作者单位:100700 北京,北京军区总医院

作者: 冯军,宋欣然,曹俊杰 2008-7-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