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7年第7卷第10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瘢痕疙瘩与分期护理的疗效。方法2000~2006年间我院门诊共治疗58例瘢痕疙瘩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用疤痕灵外搽。治疗组35例用中药内服,曲安缩松A、5氟尿嘧啶﹙5-FU)、利多卡因以2:1:2比例混合配液注射瘢痕组织,外用黑布膏药加压外敷。结论中西结合、内外结合治......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瘢痕疙瘩与分期护理的疗效。方法 2000~2006年间我院门诊共治疗58例瘢痕疙瘩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用疤痕灵外搽;治疗组35例用中药内服,曲安缩松A、5氟尿嘧啶﹙5-FU)、利多卡因以2:1:2比例混合配液注射瘢痕组织,外用黑布膏药加压外敷。结果 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 中西结合、内外结合治疗瘢痕疙瘩在临床上经济实惠,可推广应用,分期护理在临床上也很重要。

【关键词】  中西结合 瘢痕疙瘩 分析 护理

    瘢痕疙瘩(Keloids)为一种继发于皮肤外伤后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和透明性变而形成的瘢痕过度增生性皮肤病,好发于女性。2002~2006年间我院门诊共治疗58例瘢痕疙瘩病人,中西结合疗效较好,护理体会较深,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8例瘢痕疙瘩病人系我院门诊病例,皮损主要分布在胸骨区,次为四肢,耳部,其他皮肤少见,损害单发或多发,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平滑,边缘常呈蟹足状。皮损初发为红色,以后逐渐变为红棕色、白色,软硬不等。皮损中一般无毛囊及其他有功能的附属腺体,发生于耳、颈、腰部的瘢痕疙瘩趋向于有蒂,而胸部、上臂部和四肢的损害扁平无蒂。自觉瘙痒或疼痛,尤以受压或摩擦时为甚。58例病人中女35例,男23例,女:男为1.52:1,年龄3~67岁,平均24.5岁;病程3个月~12年;疗前未治疗者47例,经过1~3次治疗者11例;皮损超过2处者27例。将58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皮损共31处;治疗组35例,皮损共68处。两组病例在年龄、皮损部位大小、病程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方法:当归15g,桃仁10g,红花10g,三棱10g,白花蛇舌草15g,柴胡10g,枳壳10g,炮甲10g,生牡蛎30g,水煎服,日服1剂,若兼湿热者加土茯苓20g、玄参12g;用曲安缩松A、5氟尿嘧啶(5-FU)、利多卡因以2:1:2混合配液用高压助推器注射瘢痕组织;外用黑布膏药[1]加压外敷。以上3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用瘢痕灵膏(郑州密丽药业有限公司生产25g×1支),外搽,每日2次,3个月1个疗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判断标准  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效果,皮损消退变平接近正常皮肤者为痊愈;90%以上消退变平为有效;皮损消退变平<10%,或原有皮损变化甚至增长为无效。

    2.2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治愈率比较χ2=12.13,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治疗3个月后,不规则治疗的有3例,均为对照组的病人。疗效提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痊愈8例,其病程均在3~6个月内。

    3  分析与护理

    3.1  临床分析  瘢痕疙瘩一般发生于外伤后或外伤后数月。部分患者可自行发生,尤以胸骨区皮肤多见,推测这可能由于患者察觉到轻微损伤的缘故[2]。对照组痊愈8例,病程均在3~6个月内,提示瘢痕疙瘩宜早期治疗可改善外观,减轻自觉症状及相应并发症[3]。采用中药内服,理气活血,软坚散结,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各部生理之间保持密切联系。治疗上应视局部与全身密切联系的整体观点,因而达到其疗效。

    3.2  护理

    3.2.1  增生期护理  增生期以恢复肢体功能,保护创面,减轻症状,预防瘢痕增生和挛缩为护理要点。高度重视心理护理,使病人有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保护创面,避免挫伤和感染,深II烧伤愈合的创面早期容易引起水疱破溃,应特别注意保护,可以用无菌空针管将泡液抽出,然后涂以碘伏、龙胆紫或抗生素软膏,纱布包扎治疗,面积大时可用大网沙覆盖半裸治疗;注意变更体位和姿势,保持肢体和功能位,预防挛缩,促进血液循环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做好生活护理,指导病人参与日常生活和劳动,给予病人医疗体育训练,以恢复各类关节的功能,应用加压疗法,加速瘢痕的软化和成熟,预防瘢痕增生;病人痒痛不适,可给予适当的镇静剂、止痒药物及耐心的安抚工作。

    3.2.2  成熟期护理  瘢痕疙瘩治疗在成熟期以去除瘢痕,解除瘢痕所造成的畸形和功能障碍为重点,护理工作应围绕这一重点开展。

    瘢痕疙瘩发病的详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遗传因素和免疫因素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该病的治疗方法很多,但都不能达到根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彻底明白瘢痕疙瘩的发病机制和致病原因,那么就可以从临床上治愈该病。

 

【参考文献】
  1 蔡景龙.现代瘢痕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21.

2 Murray JC.Scars and Dermatol Lin, 1993,1114:696-708.

3 丁桃.物理因子治疗不同病期瘢痕疙瘩增生62例的疗效观察.皮肤病与性病杂志,2001,23(4):29.


作者单位:445300 湖北建始,建始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者: 陈丽蓉 2008-7-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