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8年第8卷第1期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理想的血管通路,是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它的好坏及使用年限直接影响着透析效果和患者的寿命,所以,内瘘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1~3]。笔者在此交流一下内瘘护理方面的体会和经验。均为终末期肾病患者。2护理措施2。...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理想的血管通路,是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它的好坏及使用年限直接影响着透析效果和患者的寿命,所以,内瘘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1~3]。笔者在此交流一下内瘘护理方面的体会和经验。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78例,其中男42例,女36例;年龄21~89岁,平均55岁。均为终末期肾病患者。原发病:多囊肾5例,原发性肾炎32例,糖尿病肾病12例,移植肾失功5例,慢性肾炎24例。

    2  护理措施

    2.1  正确选择内瘘的使用时间  内瘘成熟一般需3~4周,不宜使用过早,过早使用易引起损伤或局部血肿,影响以后的发育和成熟及内瘘的使用寿命。

    2.2  选择正确的穿刺部位及方向  动脉穿插点一般在吻合口上方3~4cm,根据血管充盈情况决定顺血流方向还是逆血流方向,静脉穿刺点应顺血流方向穿刺,穿刺二点相距5~10cm,使用内瘘时,穿刺部位不要固定在一处。首选绳梯法穿刺内瘘,有利于血管壁的修复和均匀扩张,不易形成假性动静脉瘤。

    2.3  透析中内瘘的保护  内瘘穿刺技术熟练、准确,针头位置适当,减少内瘘血管内膜的损伤,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防止感染。若穿刺失败,形成皮下血肿,可先用冷敷,使用血管收缩剂,血肿不再增大,透析次日可用湿热敷,以促进血肿消散和吸收。

    2.4  透析结束后的护理  穿刺针拔出后可用大棉球按压针眼5~20min,然后用长纱布或绷带绕棉球若干圈后固定,松紧适宜,30min后松开,观察有无渗血,如有渗血继续按压至血止,加压力度以不渗血及能扪及震颤和听到血管杂音为宜,同时保持针孔处清洁,以避免感染。

    2.5  动静脉内瘘的常见并发症及防治

    2.5.1  出血  常为吻合口穿刺点周围渗血或皮下血肿,严重者都会影响肢体的血液循环,应避免过早使用内瘘,避免反复在同一部位穿刺,提高穿刺技术,力争一次性穿刺成功,根据病情调整肝素用量。

    2.5.2  感染  瘘管局部红、肿、热、痛,全身表现可见寒战、发热,严重者血培养阳性,发生败血症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保持内瘘侧手臂皮肤清洁、干燥,提高穿刺水平,避免发生血肿,合理应用抗生素。

    2.5.3  血栓  表现为瘘管处无杂音和震颤,内瘘血管处疼痛。对此,应避免过早使用内瘘,穿刺操作需规范,避免内瘘侧手臂负荷过重,防止低血压发生的高凝状态,适当给予抗凝治疗。

    2.5.4  假性动脉瘤  内瘘局部扩张明显,局部明显隆起或呈瘤状,应待内瘘成熟后使用,禁止采用区域式穿刺,可用弹性绷带适当包扎,防止继续扩张,必要时手术治疗。

    3  体会

    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建立有效并维持其良好的功能至关重要。血栓形成是内瘘失败的主要原因,了解内瘘的特殊性,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护理,保护血管,防止感染,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是血液透析护理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作者单位:322000 浙江义乌,义乌市中心医院

作者: 蒋旭华 2008-7-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