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9年第9卷第7期

围手术期病人的人文关怀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关键词】围手术期人文关怀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法律意识的增强,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手术病人在接受高科技治疗和护理的同时,更需要得到人性的关爱和人文关怀。这就要求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不能仅限于配合手术,而应该以人性化护理和个性化服务为中心,将人文关怀理论融入手术护理全过程。手术对患者来说......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围手术期 人文关怀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法律意识的增强,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手术病人在接受高科技治疗和护理的同时,更需要得到人性的关爱和人文关怀。这就要求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不能仅限于配合手术,而应该以人性化护理和个性化服务为中心,将人文关怀理论融入手术护理全过程。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生理应激原,焦虑、恐惧、抑郁是手术病人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当这种应激过于强烈时,不仅对神经、内分泌及循环系统产生影响,而且会干扰手术、麻醉的顺利实施,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因此,做好围手术期病人的人文关怀,对促进病人的早日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1 什么是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一句话,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而护士应该将获得的知识内化后,自觉地给予病人情感付出,这就是护理人文关怀。

  2 手术前的人文关怀

  手术前1天手术室护士到病区查阅病历,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后到病房进行术前访视。进病房时要仪表端庄,言谈举止文雅大方,向别人做自我介绍,然后到病人的床前像亲友探视一样与病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告诉病人次日手术的时间、麻醉的方法、术前准备的内容、术后的注意事项等。对病人提出的问题应耐心倾听,热情解答,让病人对手术的基本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告诉病人在手术过程中巡回护士一直陪伴在身边,有不舒服或要求可随时提出来,护士将尽力给予帮助,从而使病人进入积极的术前心理状态,更快地在心理行为上与手术相适应,增强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

  3 术中的心理支持

  手术室护士应热情的将病人接进手术室,并再次核对病人,在术前访视沟通的基础上,边进行各项术前准备工作,边向病人说明麻醉中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麻醉过程中,护士应守在病人身边,协助固定好麻醉体位,通过与病人交谈或轻抚病人的手等肢体语言分散病人的注意力,让病人有一种安全踏实感,同时把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都融入手术护理工作中去,给病人提供亲人般的照顾和关怀,使病人感受到人文关怀的温暖。

  为病人静脉穿刺、摆放体位、露阴、露乳时,应得到病人的理解与配合,在不影响手术的情况下,尽量保护其隐私。对冰冷的液体进行适度的加温后再输入,冲洗手术体腔时用温生理盐水,尽量减少对病人的寒冷刺激。术中病人口渴难忍时,可用湿棉签为其滋润嘴唇,并告诉病人为什么不能喝水,鼓励病人坚持就是胜利。对长时间受压的部位或肢体,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可适当进行局部按摩,因手术刺激或组织牵拉引起病人不适时,护士应尽量陪在病人的身旁,给予轻柔的抚摸和适当的解释,用安慰的语言告诉病人手术的过程,减轻病人的孤独无助感,从而稳定病人的情绪,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手术结束后,当病人清醒时护士应主动认真地告诉他手术已结束,并且很成功,使病人放心。给病人包扎好切口,保证各种引流管道的通畅,与麻醉师一起护送病人回病房,并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工作。

  4 术后随访

  术后3天回访病人,询问病人术后的一般情况,针对病人的不适给予安慰和解释,并进行术后的宣教工作,同时征求病人及家属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建议,从而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5 体会

  通过围手术期的护理人文关怀,转变了护士的服务理念,提高了护士主动为病人服务的意识,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以人文关怀”为主题的“温馨护理”。对于减少医患纠纷,改善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使手术病人得到护士亲人般的照顾,感受到人文关怀的温暖,也体现了护士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消除了病人对手术的紧张、恐惧心理,提高了对手术的耐受力,使病人感受到自己被重视、被关怀,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作者: 马玉萍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