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10年第10卷第2期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诊治分析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提高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5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部位最多见于胃及右半结肠。术后病理类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B细胞型19例,其他细胞型6例。...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提高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方法 回顾分析25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均经手术治疗。腹痛、消瘦、贫血及腹部包块为常见表现;肿瘤部位最多见于胃及右半结肠;术前确诊5例均为内镜下确诊。术后病理类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B 细胞型19例,其他细胞型6例。结论 早期诊断困难,手术方式与其他癌肿术式相似,手术与术后化疗为主要治疗措施,病理分期及类型与预后关系密切。

【关键词】  胃肠肿瘤;淋巴瘤,非霍奇金;药物疗法;外科手术

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non-Hodgkin’s lymphoma,PGI-NHL)的发病部位及其临床表现与胃肠道其他肿瘤性疾病难以鉴别,误诊率较高,虽其发病率仅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4%[1],但由于其标准治疗的方法仍未确定,故其死亡率不低于其他类型肿瘤。本院2003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25例,均接受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5 例,其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30~75岁,平均49.84岁。肿瘤部位多位于胃及回盲部,其中位于胃17例,回盲部7例,小肠1例;肿瘤大体类型及大小:胃淋巴瘤肿物大小5~21cm,肠道淋巴瘤肿物大小3~10.3cm。病程:从发病到入院时间5~18个月,平均7个月;临床症状:大都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消瘦、贫血等表现。

  1.2 临床分期 依据AnnArbor标准进行分期。1期:病变局限于胃肠道黏膜下层,黏膜可受侵犯。2期:胃肠道及区域淋巴结受侵。3期:胃肠道全层受侵犯并累及临近器官。4期:已有远处转移。本组病人1期3例(12%),2期7例(28%),3期9例(36%),4期6例(24%)。

  1. 3 结果及随诊 所有出院病人中有20例获得随访,随访率80%;随访时间6个月~7年,死亡10例,其中5例于术后6个月~2年死于肿瘤复发、转移,2例于术后2~5年死于肿瘤复发、转移,其余3例死于其他非肿瘤性疾病(都在5年内)。存活10例,其中5年以上6例,5 年存活率60%。

  2 讨论

  对于PGI-NHL的最佳治疗方案至今仍存在一定争议。目前多数学者主张应以手术切除病变部位为首要步骤, 其理由如下: (1)可做出明确的组织学分类/进行临床分期, 并据此制定术后的治疗方案; (2)通过手术切除病灶, 可提高首次治疗的完全缓解率; (3)可减少化、放疗过程中出现的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4)由于降低了肿瘤负荷, 可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增加化疗敏感性。除极少数病例外,术后进行联合化疗是必要的。本组病例中,术后进行化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单纯手术的患者。本病预后与其病理类型、肿瘤分期、手术彻底与否及术后有无化疗等有关。有的学者认为病理类型及免疫组化分型是关键因素,也有学者认为肿瘤分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总之,临床观察结果表明,临床分期、肿瘤大小、病理免疫表型、治疗措施为影响PGI-NHL预后的重要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对上述因素进行分析,指定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案,定期随访,是提高PGI-NHL患者疗效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汤钊猷. 现代肿瘤学,第2版.上海: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86.

  

作者: 孙淑萍,姜在东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