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学术活动

第二届心房颤动新进展研讨会暨第五届导管消融肺静脉电隔离治疗演示会会议纪要

来源:www.ccheart.com.cn
摘要:杨延宗林治湖心房颤动仍然是当今医学面临的一大挑战,2003年8月9日-11日,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学会主办,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北京安贞医院承办的“第二届心房颤动新进展研讨会暨第五届导管消融肺静脉电隔离治疗演示会”在大连举行,来自国内以及国际的300名专家学者对现阶段国内、国际房颤的最新研究......

点击显示 收起

杨延宗 林治湖

心房颤动仍然是当今医学面临的一大挑战,2003年8月9日-11日,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学会主办,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北京安贞医院承办的“第二届心房颤动新进展研讨会暨第五届导管消融肺静脉电隔离治疗演示会”在大连举行,来自国内以及国际的300名专家学者对现阶段国内、国际房颤的最新研究进行了评价,就其中的热点、难点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并成功地对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进行了肺静脉消融电隔离手术演示。

陈新教授的发言指出房颤仍然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病率随年龄而增加,在我国有着庞大的患者群,若按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参考美国房颤的发病率(每年0.9%)估计我国房颤患者每年新增800万。房颤对临床的主要危害是增加血栓栓塞的危险、而且长期快速心室反应可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房颤的治疗仍然是当前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最薄弱环节,抗心律失常药物长期治疗疗效差,而且有以致心律失常为主的副作用,导管射频消融术、外科迷宫术、植入心房除颤器以及起搏预防房颤的发生等非药物治疗进展迅速,为房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发言还特别指出了我国房颤治疗中存在的问题:临床医生治疗策略欠合理,未重视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持续性房颤复律热情较高;血栓栓赛预防力度不足;非药物治疗适应症掌握不严格。

胡大一教授也提出了房颤研究中的许多困惑:房颤的发生机制仍不清,特别是老年人房颤,近来层出不穷的新方法以及新的心律失常药物对房颤病人的疗效和预后尚不确定,对于房颤尽早复律问题存在争议,很多患者未接受恰当的长期抗凝治疗等现今面临的诸多难题。

发生机制:
过去数年中,积累了大量关于心房早搏,尤其是肺静脉内早搏诱发心房颤动的电生理证据,与会专家就局灶驱动机制、电重构等理论的发展,以及射频消融治疗房颤中的一些现象,展开了房颤机制的讨论。

黄从新教授介绍了左、右心房及心房内传导系统的解剖、胚胎发育以及电生理特点,探讨了心房各特异部位与心律失常,特别是房颤的关系。早在1876年学者就在动物实验中发现腔静脉和肺静脉可以独立自主的搏动,其后又在静脉壁内发现了心肌细胞的存在,其独特的细胞电学特性使其可能成为心律失常的兴奋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局灶性房颤多起源于肺静脉及腔静脉,但其致心律失常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研究提示:在病理情况下或应用异丙肾上腺素时,肺静脉可能通过触发活动、自律性增强、或是肺静脉组织内的微折返参与房颤的发生和维持,黄从新教授所领导的实验室在该方面进行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作为右心房各向异性传导的典型,界嵴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以往的研究表明其横向阻滞是典型房扑发生的基本条件,近来有学者发现界嵴具有潜在起搏特性,部分特发性房颤的右房局灶起源点也位于界嵴,更有学者提出界嵴的横向阻滞是功能性而非解剖性的,它是临床房扑与房颤转换的关键。冠状窦的肌肉解剖学特点为房性心律失常的产生,特别是近年来提到的房颤维持机制的阐明奠定了基础,Marshall韧带由于作为某些房性心律失常及局灶性房颤的起源部位而日益受到重视。`

自主神经张力在局灶性房颤的发作上起重要作用,林治湖教授对迷走神经与房颤的关系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并从解剖、电生理及导管射频消融的干预等方面指出肺静脉电隔离可改变迷走神经对窦房结的调节作用导致心率变异性降低,并使左房局部失去迷走神经支配作用,从而离使心房电生理状态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房颤发生与维持。

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
房颤的治疗是本次会议的热点,其中非药物治疗是大家非常为关心的问题。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近年来不断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在本次大会上,曹可将教授全面介绍了房室结消融或改良以及线性、局灶、环形消融等各种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方法。其中房室结消融能有效控制心室率,但不减少栓塞风险,房室结改良减慢心室率的效果不肯定。线性消融基于外科迷宫手术原理,但常规单极大头导管逐点消融难以达到连续性透壁损伤,易形成大折返,反而发生房扑,此外并发症发生过多甚至可导致死亡,令人难以接受。局灶消融则因成功率不高,标测困难和肺静脉狭窄发生率高而受到限制,环形消融作为一种新型的消融方式,电隔离心房与肺静脉间的联系,有着较满意的成功率,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理论上可解决多起源点消融问题,近来发展迅速。意大利的一项收入1171例病人的研究中,接受肺静脉消融的患者与接受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患者相比,有着更低的死亡率、房颤再发率和中风率。新近的研究表明结合灶性与环形消融有可能提高成功率,此外,不断涌现的新导管、新标测技术以及新的消融能源都在预示着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良好前景。

杨延宗教授在会上做了报告,介绍了该中心采用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心脏大静脉治疗93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得体会,以及术中观察到的一些临床电生理现象,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广泛关注。

肺静脉狭窄仍然是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面临的一大问题,有着较高的发生率,会上马长生教授对此作了专门论述,介绍了该并发症的发生率、危害、临床特征及治疗和预防。肺静脉狭窄的最常见症状为呼吸困难,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与狭窄血管的支数及狭窄程度有关,目前对该并发症的治疗仍无理想措施,无症状可不采取针对性措施,有症状的可行介入治疗,但术后再狭窄率高。预防是现阶段重点,马长生教授结合自身实践提出以下主要措施:消融靶点应在肺静脉的正开口或5mm以内;尽可能少放电;温度勿超过50℃,试用超声、冷冻等其它消融能量。

盐水灌注导管的应用是肺静脉电隔离手术器材方面引人注目的新进展,王祖禄教授就此做了讲座,讲述了其特殊之处。灌注导管由于可产生更大更深的组织损伤,更易达到透壁损伤以完全隔离肺静脉,可提高成功率减少复发率,在并发症方面:因灌注导管硬度高,应避免张力过大而导致心包填塞;理论上脑栓塞发生的可能性应减少;肺静脉狭窄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尚需需进一步资料证实。

该领域也是国际研究的热点,大江透教授应邀介绍了日本开展包括房室传导阻断术,肺静脉隔离术,CARTO指导下的消融等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现状。

临床疾病与房颤:
一些专家从发生机制、治疗、危害角度分析了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这些临床常见病与房颤的关系。

陈灏珠院士、葛均波教授的发言指出冠心病房颤机制不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左房扩大及心肌缺血在非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发生房颤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右冠状动脉狭窄而导致的心房缺血可能是CABG术后患者发生房颤的独立预测因素,而对于未行CABG手术的患者,心房缺血的作用却存有争议,左室功能不全、心房内压力增高可能是心肌梗死患者发生房颤的决定因素。房颤显著增加急性心梗患者死亡率,是体循环栓塞的最常见原因,最近的研究表明,在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房颤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脑血管意外、主要血管并发症、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窦性心律者,但房颤不是介入治疗后严重心脏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两位专家从心率及节律的控制,以及血栓栓塞的预防角度介绍了冠心病房颤治疗的特殊之处:综合评价多项临床研究及指南,对于合并房颤的冠心病患者,应首先改善心肌缺血,如果转复窦性心律的效果不佳,则应以控制心室率为主;而抗凝治疗方面,可以采用中等强度华法令(INR:2.0-3.0)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但这种治疗策略有增加出血的危险,而且目前尚无适合国人的INR值范围;低分子肝素的应用价值尚不明确,尽管可以缩短住院天数但在减少缺血性中风和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并不优于阿司匹林。

高血压是房颤的高危因素,降压治疗与房颤发生关系是目前研究热点,华琦教授阐述了高血压导致心肌解剖及电生理的改变:在高血压患者中,心房肌的小动脉狭窄或闭塞,部分心肌发生缺血变性及纤维化,形成许多无应激功能的心肌小岛,为阵发性房颤提供了心房电活动不一致的病理基础;在解剖改变前,心房电活动改变就已产生,表现为心房传导时间延长、不同部位有效不应期的不均一缩短,前者是高血压致房颤的主要机制。降压本身即可防止心室肥厚的发生,其中ACEI、钙离子拮抗剂对左室肥厚的逆转更为有效,氢氯噻嗪对左房扩大作用优于其它药物,临床研究发现房颤的发生率可能与血压水平无关而与RAS系统阻断有关,但此观点尚尚不成熟,需大规模实验证实。

临床中心衰与房颤常同时存在,从某种角度看,二者互为因果,密不可分。吴学思教授介绍了学术界关于心衰与房颤的作用关系问题:心衰会使心房不应期降低,传导减慢,复极不均匀;还会导致心房“组织牵张”,并可使离子流,特别是钠-钙交换增加,去极化后期延长,这些都会增加触发活动的发生几率;再加上神经体液的变化,从而导致房颤的发生与维持。从相反的方向看,房颤主要通过两方面导致心衰:房颤患者房室同步性的丧失和心室律的不规则,以及快速心室反应。虽然不是所有的研究都可以证明房颤在心衰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但最大的两个研究表明房颤会使心衰恶化,住院率升高,死亡率增加。心衰合并房颤的最佳治疗包括足够地控制心室率或维持窦性心律,适当地抗凝。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与死亡率增加有关,应避免使用,当以预防房颤为目的时,推荐使用胺碘酮,群多普利可降低房颤发生率,但机制不清。

心电学研究:
郭继鸿教授专门就房颤的一些有重要意义、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心电学现象做了报告,长短周期现象是房颤、房扑的反复发生的重要启动机制,近年来其在房颤中的作用受到重视,在该现象发生时,心房不应期延长,易颤期也随之延长,同时传导性下降,易发生传导延缓和单向阻滞,因此一个较早的房早更易落入心房的易颤期,或折返窗口而诱发房颤或房扑。采用人工起搏的方法,使房早不会发生或即使发生也不能构成长短周期现象因而不能诱发房颤。

对房颤中连缀现象的电生理机制的研究,如心房不应期缩短和频率自适应性的改变等,使人们对房颤的维持机制有了一定认识。

原有的观点认为房颤是一种良性心律失常,但最近究发现使这一认识发生了重大改变,房颤,特别是快心室率房颤也可引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其机制可能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功能下降,长短周期现象有关,这种情况在高龄、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身上更易发生。

复律问题:
 黄永麟教授介绍了复律,特别是电击复律的一些问题

外科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房颤有较长历史,一直是房颤非药物疗法的重要方面。
汪曾炜教授在全面评价外科迷宫术的基础上,介绍了该方法的新进展。从迷宫Ⅲ型手术发展到左、右侧迷宫术和放射性切口迷宫手术,其中迷宫Ⅲ型手术和放射性切口迷宫手术效果最好,但上述四种手术复杂、时间长、并发症多,难以推广。近年来,又引入了如冷冻、微波等新能量,展望未来,心房心外膜标测和心脏跳动下消融术,经心外膜两心房路线消融是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慢性房颤的非药物治疗目前存在争议,李莉教授介绍了外科治疗在这方面的进展,指出外科治疗的病例数有限,不作为常规治疗,适应症应局限在药物无效的房颤患者,更适合合并器质性心脏病需同期手术的病人,且手术方法尚需简化。

抗凝治疗:
房颤的抗凝治疗仍然是大家关心的问题,胡大一教授指出华法令抗凝存在不足:老年人颅内出血危险仍高于对照;药理作用受多种影响,调整剂量困难等。并介绍了华法令替代治疗的进展,新抗凝血酶抑制剂Ximelagatran的实验进展提示该药在减少血栓栓塞事件方面至少与华法令效果相似,且简化了抗凝治疗,只需口服固定剂量,不需监测。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则需要更多病例及更长时间检验

张澍教授介绍了这方面的国际研究进展和我国正在开展的研究,其中目前正在进行的国家“十五”攻关项目“非瓣膜性房颤预防血栓栓塞研究”,有望得出适合中国人的INR范围,并乐观地指出不久的将来可以制定出更适合国人的房颤抗凝指南。

老年人房颤:
本次会议专门讨论了老年人房颤的治疗,曾定尹教授做了专题发言。如能控制心室率并改善症状,老年高危患者可首选控制心室率加长期服用华发令;老年患者接受华发令治疗常不充分,但由于出血几率成倍增多,几乎可以抵消华法令的有益作用,因此75岁以上者应慎用;药物转律的最大风险是致心律失常作用,老年患者更易发生,对于合并心脏病,特别是心衰的患者最好院治疗;老年患者对胺碘酮更易发生毒副反应;射频消融加起搏治疗利于症状及心功能的改善,但只在至少两种药物失败时才采用。

影像学
近几年,心脏的影像学进展迅速,王照谦教授介绍了多层螺旋CT对临床特别是肺静脉成像方面的进展及应用。利用多层螺旋CT可对肺静脉的入口部位的管腔和管壁变化进行跟踪,有助于指导肺静脉的射频消融电隔离手术,还可对术后肺静脉狭窄问题进行无创随访评价,对心房附壁血栓的显示具有优良价值,应作为怀疑有附壁血栓病人的一线检查手段。
本次会议始终在热烈而融洽的气氛中进行,与会的专家、学者取得了许多共识,对临床工作提出了宝贵意见,对房颤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房颤,这一二十一世纪的难题终会被攻克。

作者: 2007-7-1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