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学术活动

第二届整合动物学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来源:动物研究所
摘要:12月8日至10日,第二届整合动物学国际研讨会在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国际动物学会(ISZS)和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组织,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资助,来自24个国家的15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国际盛会。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院士作为特邀嘉宾担任了国际动物学会的荣誉主席一职,他在开幕式代表中科院致辞并发表演......

点击显示 收起

        12月8日至10日,第二届整合动物学国际研讨会在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国际动物学会(ISZS)和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组织,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资助,来自24个国家的15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国际盛会。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院士作为特邀嘉宾担任了国际动物学会的荣誉主席一职,他在开幕式代表中科院致辞并发表演讲,提出“动物-人类-环境和谐共存”的倡议。国际动物学会主席John  Buckeridge教授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强调了“教育与国际合作在新兴的整合动物学的发展中的重要性”。国际自然保护联合会(IUCN)首席科学家Jeffrey  A.  McNeely教授指出“在我们面对气候变化与能源危机等挑战时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并当场向国际动物学会提交了IUCN以团体会员的身份加入国际动物学会。中科院动物所所长张知彬研究员代表该所欢迎了各国代表的到来,并且介绍了过去三年国际动物学会的发展,如网站建设、杂志出版等。国际动物学会秘书解炎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动物学及其会刊的进展。国际动物学会副主席Jean-Marc  Jallon教授介绍了明年第20届国际动物学大会的筹备情况。



        这次研讨会包括10个大会报告和60多个分会报告,涉及到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整合方法学、保护生物学、进化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生物多样性、生态学、分类学及行为学等各个动物学相关的分支领域。



        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Cooper教授讲述了他在UCLA42年的研究经历及成果,以蚯蚓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的比较免疫学的研究;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教授的报告将大家带入一个有趣的世界,主要以果蝇为模型来研究动物的社会行为学的分子机制,饶毅教授用幽默的语言“孔子教导果蝇说:食色性也”概括了他的研究的核心。12月9日的6场大会报告包括来自英国的Mackinnon教授的关于中国与欧盟的生物多样性的比较研究、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的恐龙向鸟类进化的研究、新加坡国立大学李代芹博士的关于蜘蛛对紫外线视觉反应的研究、来自希腊的Polymeni教授和Rhizopoulou教授共同做的艺术模仿自然的报告及来自德国的Schmitt教授对生物分类学鼻祖林奈的生平等研究。



        8个专题的分会报告与讨论包括:细胞器、发育与环境专题,整合方法学专题,东亚地区保护区规划专题,ISZS如何发挥作用专题,动物生态学专题,生物多样性与保护专题,进化与生物多样性专题及行为学与繁殖学专题。每个专题报告都由两位资深专家主持,报告人既有知名的教授,也有在读博士研究生,报告内容既包括报告人国家或地区内某种特定物种的研究,也包括某些常见生物的创新性研究,不时有很精彩的报告赢得阵阵热烈的掌声。每个分会最后都评选出一位最佳报告人,由ISZS主席Buckeridge教授亲自颁发荣誉证书。其中在由ISZS主席Buckeridge教授与副主席、张知彬研究员主持的ISZS如何发挥作用专题讨论会上,对如何扩大ISZS的影响力吸纳新成员从而更好地发挥国际它在联系世界上各动物学会的作用、如何提高由ISZS、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Blackwell出版社共同合作出版的季刊Integrative  Zoology的影响因子、如何鼓励青年学生加入到整合动物学的研究中以及2008年8月26-29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20次国际动物学大会的一些事项作了深入的讨论。大家讨论热烈,出谋划策,对ISZS与Integrative  Zoology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在闭幕式上,国际生物学会主席Buckeridge教授与IUCN的首席科学家McNeely教授分别作了关于生物伦理学和保护生物学的精彩报告,进一步体现了这次整合动物学研讨会甚至国际动物学会的长远目标:不仅仅是整合动物学甚至生物学的各个分支学科,更重要的是启发人们思考人类活动对整个地球造成的巨大影响并寻找解决方案。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