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科教新闻

早期发现才能科学治疗——专家呼吁重视动脉硬化早期检测

来源:《中国医药报》
摘要:“最新资料显示,绝大多数心血管和脑血管事件在无症状期就开始发生,其中,动脉硬化是全身性疾病,早期仅表现为动脉弹性减退、僵硬度增加,但其危害等同于已患心血管疾病,因此,早期在表面健康的人群中高效准确地识别出已患亚临床动脉硬化的个体,是预防决策的重点,也是早期采取生活方式......

点击显示 收起


  
  “最新资料显示,绝大多数心血管和脑血管事件在无症状期就开始发生,其
中,动脉硬化是全身性疾病,早期仅表现为动脉弹性减退、僵硬度增加,但其危
害等同于已患心血管疾病,因此,早期在表面健康的人群中高效准确地识别出已
患亚临床动脉硬化的个体,是预防决策的重点,也是早期采取生活方式干预的依
据。”在日前由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北京军区心肺血管病研究所
举行的“全国动脉硬化早期检测研究培训中心成立暨学术研讨会”新闻发布会上,
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如此强调。
  胡大一指出,“全国动脉硬化早期检测研究培训中心”就是贯彻这一预防理
念而成立的;该中心的成立,将使我国动脉硬化疾病预防工作开始进入一个新阶
段。
  会上,“全国动脉硬化早期检测研究培训中心”名誉顾问、日本欧姆龙公司
健康事业部总经理渡边秀雄先生介绍说,日本从5年前就开始致力于以心内科为
中心的动脉硬化预防医学的推进,目前该国心血管疾病已形成了“预防为主”的
理念。现在日本医师协会发行的《高血压治疗指南》、《糖尿病治疗指南》、《
高脂血症治疗指南》及《体检中心指南》丛书都包括了动脉硬化的早期诊断,使
动脉硬化早期诊断成为了每一个人都能做的检查项目之一。
  ■早期检测应重视踝臂指数
  为什么要进行动脉硬化早期检测呢?胡大一表示,从动脉硬化开始到血栓形
成,是一个连续变化发展的整体疾病过程。动脉硬化到中后期已不能逆转,早期
检测就能早期预防。否则,动脉硬化将对患者产生严重后果,冠状动脉硬化疾病
严重后果之一就是导致患者心肌梗死,而有过心肌梗死经历的患者,比未经历者,
将来不但再次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性会增加5~7倍,同时患脑卒中的危险性也将
增加3~4倍。外周动脉硬化同样会造成严重的心血管重症风险,对患有外周动脉
硬化疾病的患者,其未来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将增加4倍,脑卒中危险性将增加2~3
倍。
  有鉴于此并借鉴了国际上一些相关最新治疗指南,胡大一表示,对我国65岁
以上老年人、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高血压、代谢综合征和高脂血症患者,
及具有多种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应常规进行动脉硬化早期检测。并且应重视外
周动脉硬化的规范化检测和治疗。衡量外周动脉硬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踝臂指
数(ABI),该指数是指踝关节上部收缩压和上臂收缩压之比,是诊断和评价下
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ASO)的有效依据。胡大一指出,根据国际美国心脏病学
会(ACC)/美国心脏学会(AHA)最新的外周血管疾病诊疗指南的相关内容,ABI异常
患者无论有无症状均是冠心病的等危证,该类患者常会发生心肌梗死,所以说“
病在腿上,险在心上”。他表示,目前临床上许多医生认为,ABI异常患者中由
于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造成截肢者只占很小的比例,该指数异常没有什么严重
后果,这使许多医生对ABI异常的意义认识不充分,更谈不上对ABI异常者进行早
期科学合理的治疗。他说,实际上对ABI异常者强化降脂、降压的幅度应等同于
冠心病,ABI异常必须引起广大医生和患者的重视。
  胡大一表示,重视外周动脉硬化尤应重视下肢动脉硬化的及早发现和规范化
防治,在国际相关指南的最新内容中提出了6项早期治疗要点。1.下肢动脉硬化
最常见于以下5类人群:65岁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患者、高血压
患者、已患有冠心病或脑卒中的患者。2.下肢动脉硬化的患者中有明显间歇跛行
症状者仅占少数,大多数患者无症状。美国学者Vogt等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
)发表的对1492例65岁以上白人妇女的前瞻性调查发现,有间歇跛行症状的患者
仅有18%,换言之,82%的下肢动脉硬化患者无表现症状。3.无论有无症状,下肢
动脉硬化对患者远期存活率同样有不良影响,患者10年存活率仅为50%左右。该
病虽然导致真正需截肢者不多,但显著增高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4.及早发
现下肢动脉硬化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有重要意义。根据最新的美国国家胆固醇
教育计划(NCEP)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报告(ATPⅢ),对于冠心病等危症患者,
应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强化降脂,至少将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
平降至100毫克/分升以下;并应加强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预防患者血栓出现。5.
鉴于大多数下肢动脉硬化患者无临床症状,医生不能仅关注少数有间歇跛行的患
者,或等待患者出现相关症状时再进行干预,而应采取对上述五类高危人群的早
期筛查策略。6.筛查的主要手段是检测患者ABI。这一无创伤技术与创伤的导管
检查结果高度一致。并且成本低,方法简便易行,重复性好,可对患者病情的严
重程度分级,并且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与预后相关性好。同时,应注意评价检出
的下肢动脉硬化患者的综合危险因素(血压、血脂、血糖),并进行综合干预和
系统随诊。
  ■WAVE技术可跟踪监测
  在谈到动脉硬化早期检测技术及仪器方面的进展时,胡大一介绍说,目前在
国外,ABI和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检查以其操作简便、无创伤性、结果可靠、价
格低廉等优点已被欧美等发达国家列为一项常规动脉硬化早期检测的项目。而在
我国一些中型医院和许多基层医院还对这两项检查不甚了解,有鉴于此,新成立
的“全国动脉硬化早期检测研究培训中心”将更好地规范我国动脉硬化早期检测
技术。
  在会上,渡边秀雄先生介绍了目前国际动脉硬化测试在仪器方面的最新进展。
他制出,目前国际上进行动脉硬化早期检测的最新技术是“波形分析和血管评估”
(WAVE)技术,该技术可同时测量ABI和脉搏波速度(PWV)两个参数。ABI主要
是评估动脉阻塞和管腔狭窄程度的参数,而脉搏波速度是评估动脉硬化程度的参
数。通过对这两个值的综合判断可以更准确地发现早期血管病变。这两个参数的
评估基准是美国心脏学会所设定,并通过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认证,
由此而研制的检测设备能同时检测ABI和脉搏波速度及数值化地显示患者血管的
状态,并可以长期连续的跟踪监测。
   本报记者 应洪舒
  相关链接:ABI的相关临床事件:
  ●ABI值小于或等于0.9:疑似闭塞性动脉硬化症;
  ●75%的闭塞性动脉硬化症会伴随缺血性心脏病和脑动脉硬化;
  ●高龄人群、糖尿病/高血压症患者有ABI低下的倾向。
  PWV是从心脏泵出的血液通过血管达到手和脚的速度。PWV值是预测动脉硬化
程度和冠状动脉疾病风险的指标。大动脉PWV值也可作为预测心脏和血管疾病危
险性的有效指标。PWV值指示脉波在血管中的传播速度,可以用来判断血管的弹
性。
  ●无创臂踝脉波速度(baPWV)值如果超过1400厘米/秒,即表示患者有动脉
硬化倾向;
  ●PWV与年龄密切相关,可反映动脉硬化(血管老化)的程度;
  ●通过PWV可检出高龄人群、糖尿病患者发生的早期血管功能障碍;
  ●PWV是脑血管疾病的预报因子。


作者: 2006-6-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