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科教新闻

中药制剂研究再成焦点

来源:《中国医药报》
摘要:本报江苏讯记者徐亚静报道以丸、散、膏、丹以及粗提物为主的剂型长期以来一直阻碍着中药拥有更多的受众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日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在南京成立,该专业委员会旨在推动中药制剂现代化、标准化、国际化。以此为契机,中药制剂研究再次引发了关注。气......

点击显示 收起


  
  本报江苏讯 记者徐亚静报道 以丸、散、膏、丹以及粗提物为主的剂型长期
以来一直阻碍着中药拥有更多的受众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日前,世界中医药学
会联合会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在南京成立,该专业委员会旨在推动中药制剂现代
化、标准化、国际化。以此为契机,中药制剂研究再次引发了关注。
  在我国一直有“丸、散、膏、丹神仙难辨”的说法。气味重、服用剂量大等
剂型缺陷一直是中药难以为患者特别是国外患者接受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
与日、韩等国在植物药上的竞争态势越来越严峻。中药产品作用机制研究、生产
工艺特别是制剂水平落后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之一。我国科研工人者虽然为改
进中药剂型进行了不懈地努力,但总的来看中成药的剂型仍然以口服液、丸剂等
为主,作用成分不明确,像复方丹参滴丸这样服用方便、治疗效果好的剂型较少。
针对这种情况,当选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的正大
天晴药业总裁陶惠启指出,对于中药制剂的研究十分必要,应是未来中药界关注
的重点之一。他介绍说,正大天晴十分关注中药新剂型的开发。他们先后推出的
4个甘草酸制剂产品就是对甘草的活性成分进行有效结构改造的产物,在制剂方
面进行了创新。
  目前,我国已在中药制剂工艺、新剂型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会长、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陈庆华研
究员介绍,由他领导的课题组近年来进行的中药有效单体长效微球注射剂的开发
研究和中药有效单体口服缓控释制剂的研发获得进展,已研制出莪术、华蟾素、
去甲斑蝥素、秋水仙碱、苦参碱等栓塞微球;在中药单体长效注射剂方面,开发
了石杉碱甲-PLGA微球注射剂;此外,还在脂质体、纳米给药系统研究方面进行
了有效地尝试。其中的多项研究已申请了专利。
  陈庆华指出,这些创新制剂具有传统中药无法比拟的优势,如缓、控释给药
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降解性等,特别是可以很好地对质量和生产过程进行
控制,应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作者: 2006-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