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科教新闻

从实验室到市场:如何跨越鸿沟

来源:科技日报
摘要:西门菲沙大学副校长马友勇博士总结道,研发所做的研究需要耐心,而市场的需求迫使科研成果急需商业化,那么从实验室到市场,要跨越鸿沟就要在这之间有个缓冲或叫连接器,为减少失误,就要对创意进行有效筛选,做出正确选择后,即可加快速度进行产业化。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基因企业发展部主任补充道,以前企业投资者总是只......

点击显示 收起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于5月至9月间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设立加拿大展厅。近日,该省政府研究、技术和创新部助理副部长布兰特•萨德尔率领多所科研院所来华,在中加研究和创新峰会上与大家分享他们所取得的成功创新经验。  

  西蒙弗雷泽学院研究部副主席品托•玛丽奥在谈体会时说,创新有三种诱因,一是通过某个概念引发;一是在误解下促成;还有开始纯属一个意外而产生。而这期间的识别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就以往经验来看,从理念到创新再到商业化,即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产品开发使用,这之间又有很多交集,要让创新循环起来,需要将它们有效地连接起来。  



  换个角度,影响创新成功有五个关键因素:研发、人力资源、文化促进、创投资金和与国内外合作。那么我们欠缺哪些方面,就补足它。  



  一般来讲,大学科研机构多为创新思想的原发地,而且有很多素质良好的人才,但由于缺乏充足的研发资金、完备的实验室以及实践机会,致使很多好的创意半路夭折。  



  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科研省长针对这种情况,制定了富有远见的策略。例如进行原创性调查;制定专利性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定商业化的规划。最关键的是设立了创新基金,其中政府投资90%,其余由大学和企业承担。联邦政府投资巨大,仅在生物研究领域1997年—2006年已投资130亿美元。  



  在学术界营造创新氛围,大学里的技术人员或教师甚至学生有原创想法就可以申请资金,并且在研发时不会被干预。这一举措使当地的学术界与商业界之间产生了新型模式,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设立了技术管理创新企业中心。  



  该中心从商业、法律、创投引入等为创新过程提供了多方援助。富有创意的想法一旦产生,通过由大学与企业界组成的评委会评估认可后,即可得到专项的研发资金资助。研发成熟后迅速从学术领域剥离出来,大学老师成为初创企业的首席技术官,他的学生就是该企业的研发人员。  



  具体做法是在系里设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研发、充分得到实践。将实验室、研究的设备独立出来,以租赁的方式提供给学生,这样充分发挥了实验室的功能及优势,如动物资源、纳米的常规设施,动物临床实验等。让学生们在实践中获得专业人员的经验知识。有的大学生参与经历这样的实践后,后来成为了专业的研究人员,目前正在承担每年35亿加元的风湿病药的研究项目。  



  西门菲沙大学副校长马友勇博士总结道,研发所做的研究需要耐心,而市场的需求迫使科研成果急需商业化,那么从实验室到市场,要跨越鸿沟就要在这之间有个缓冲或叫连接器,为减少失误,就要对创意进行有效筛选,做出正确选择后,即可加快速度进行产业化。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清洁能源研究中心主任罗伯特•伊万斯说,到目前为止,该中心已赞助了24家公司,成为学术界与商业界很好的连接点。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在知识转化方面逐渐走向成功。据统计,70%的生物技术公司是从大学剥离出来的。该省在加拿大的创新发明排在第一,初创公司数量也是第一。在美国还注册了一些上百万美元的专利。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基因企业发展部主任补充道,以前企业投资者总是只关注应用研究而忽视基础研究,现在应市场用户的需求,我们让他们开始对基础研究感兴趣。如从基因的高度对大马哈鱼苗进行选种,找出具有优良染色体的基因,这样选出的鱼种将不会产生抗药性。  



  最后,萨德尔副部长说,科研是不能闭门造车的,我们应当增加面对面的交流合作,就像现在这样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来北京“串门”,希望今后中国与加拿大之间有更多有效的科研合作,如在药物开发、纳米技术研究以及能源环境等领域。
作者: 2008-7-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