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科教新闻

河南农业专家张改平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来源:大河报
摘要:从昨日开始,他又多了一个新身份——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科院士获悉消息时正在做实验昨日下午,中国工程院新院士名单对外发布时,张改平本人还不知道。获悉这个消息时,这位动物免疫学和试纸快速检测技术专家正在农业部动物免疫学重点开放实验室里做实验。实验室里这种火热的场面,作为他的工作伙伴,河南省动物免疫学重点......

点击显示 收起

  张改平,对于河南科技界来说,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他是河南省首届“中原学者”、2008年中华农业英才奖获得者、中国预防兽医学研究先锋。从昨日开始,他又多了一个新身份——中国工程院院士。



  新科院士获悉消息时正在做实验



  昨日下午,中国工程院新院士名单对外发布时,张改平本人还不知道。获悉这个消息时,这位动物免疫学和试纸快速检测技术专家正在农业部动物免疫学重点开放实验室里做实验。怕正在进行的实验受到影响,他带着微笑对给予他祝贺的人们说声谢谢后,很快又投入到工作当中。



  实验室里这种火热的场面,作为他的工作伙伴,河南省动物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办公室主任邢广绪早就司空见惯了。“跟张老师这么多年了,他爱泡实验室的特点始终没变。他的节假日几乎全部奉献给了实验室。我们都知道一个‘秘密’:大年初一,如果你想找他,到实验室准没错。”



  对于张改平当选院士,邢广绪说,作为他的学生和同事,他们都觉得是实至名归。“他太爱工作了,作为一个国外回来的学者,只有科研是他苦苦追求的。”邢广绪说,“生活上,他朴素得让我们这些后辈都无法理解。不管是他的包、手机和电脑都是用到不能再用的时候,他才同意换;一起出差,吃、住他从没提过任何要求,越简单越好,这是我最常听的话。”



  他的贡献试纸速测畜禽是否有病



  “张老师的贡献有很多。如果通俗点讲,他的科研成果让食品安全检测变得更容易。”邢广绪说,作为农业部动物免疫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张改平长期从事动物病毒致病机制、动物重大疫病快速监测技术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在动物疫病和违禁药物残留快速检测技术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张改平认为及时准确地检测、诊断传染病是遏制畜禽传染病发生的有效手段之一。为此,他留学回来后第一个研究课题就确定在畜禽传染病的防治上。他率先建立了免疫试纸快速检测技术体系,研制出了系统的畜禽疫病快速诊断技术,被誉为“动物疫病快速检测的革命”。



  “仅仅两三分钟时间,你用张老师研制出的试纸就能判断出畜禽是否有病。我们都笑称,和傻瓜相机一样,我们这也是‘傻瓜型产品’。”邢广绪说,这种技术让检疫变得不再是专业人士的专利,即便是普通农民也能轻松掌握。目前该项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动物检疫部门及全国各地的养殖企业。这项科研成果让他和他的团队获得了2004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他的成果:每年增加数十亿元效益



  科研成果再好,不转化,那只能是躺在实验室里的数据。



  深知这一点的张改平针对养鸡业存在的问题,曾试制出一种既可预防、治疗鸡的重要传染病又能促进鸡生长发育的生物制剂,且生产成本低廉,一剂多用,每年可增加数十亿元的社会经济效益;为了解决长期以来制约我国养猪业发展的仔猪黄痢问题,他利用自己从国外带回的克隆基因研制出了仔猪大肠杆菌K88、K99基因工程疫苗,投入使用后挽回了我省养猪业的巨大经济损失……



  为了适应科技体制改革的需要,综合配置现有资源,2000年,张改平组建了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并兼任第一任所长,走在了全国农科系统科技体制改革的前列。2001年以他为首组建了河南百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生物技术高科技领域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转化工作。



  目前该公司开发生产的“畜禽疫病快速检测试纸探针”和“食品安全残留检测试纸探针”系列产品已达10余种,每年创直接经济效益数百万元。其中专利产品“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快速检测试纸条”对我国食品安全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2002年张改平承担了筹建河南省动物免疫学重点实验室的任务,2004年12月通过河南省科技厅验收并正式挂牌运行,目前该实验室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预防兽医学领域的先进实验室之一。



  他的追求:原创使他在业界赢得口碑



  如此年轻就获得了这么大的成就,张改平的脚步却没有停止过。



  邢广绪说,除了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上颇多斩获,张老师还系统开展了动物免疫球蛋白Fc受体研究,为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和人类自身免疫病药物研发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开展了动物病毒的免疫识别研究,建立了动物病毒免疫组学研究平台,绘制了主要动物病毒蛋白的B细胞识别图谱。



  据悉,目前国际上共发现11个猪、牛、羊动物免疫球蛋白Fc受体分子,其中10个是张改平的研究团队发现的。张改平研究的原创性,让他在业内得到了良好的口碑。



  据悉,他的研究不仅揭示了猪繁殖呼吸综合征(蓝耳病)病毒感染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的分子机制,建立了蓝耳病病毒ADE感染检测的新方法,对该重大疫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研究还为研制治疗人类自身免疫病这类疑难疾病的新药提供了新途径。



  多年来,张改平及其团队先后主持完成国家重大科技项目22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项;发表研究论文147篇,其中SCI论文22篇,被Science等著名期刊引用121次;申请专利36项,已获授权14项;主持研制成功国家二类新兽药2个、兽药残留检测试剂备案1项,通过兽药残留检测试剂备案复核试验3项,推动了动物免疫学的学科发展和检测领域的技术进步。



  鉴于其在免疫试纸快速检测技术领域的贡献,英国科技文化促进委员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托并资助张改平作为大会主席主持承办了2006年中英食品安全论坛,促进了中英食品安全的技术合作与交流。



  美国Humana 出版集团特邀张改平为“Biosensorsand Biodetection”(生物传感器和生物检测)(2009年,ISBN:978-1-60327-568-2)一书撰写了“Immunochromatographic Lateral Flow Strip Tests”(免疫试纸快速检测技术),这是该技术首次被正式列入科研和教学工具书。



  他的选择:婉拒国外优厚待遇回国



  张改平还是一个心怀祖国的优秀“海归”。1960年12月26日,张改平生于河南内黄。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张改平同志就读于河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畜牧兽医专业。



  从农大毕业后,张改平进入河南科技学院工作。1989年,他以出国人员留学考试全省第一的优异成绩被选派到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攻读生物技术专业硕士学位。这期间,他不分昼夜地忘我工作和学习,其精神令国外同行惊叹不已,短短十个月就获得了英国农业与食品委员会颁发的进入哈特大学注册攻读博士学位的奖学金。但是当他得知自己在国内任职的河南科技学院需要他回国任教时,便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奖学金,毅然回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中。



  时隔一年,张改平再度应邀赴英国留学。在此后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他以惊人的毅力,在所从事的生物技术研究领域里取得了大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科研成果。其创立的亲和分子克隆系统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现代免疫学等研究领域,被国外专家誉为“中国人的发明”,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重视。



  1993年底,张改平获得博士学位后转到伦敦大学做博士后研究。1994年10月,张改平圆满完成了博士后研究工作,他再次谢绝英国同行的真诚挽留,并放弃了导师推荐到美国从事科研工作的机会,舍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和优厚的生活待遇,满怀报国心,回到了他魂牵梦萦的家乡——河南。



  为此,他被评为国家重点资助的20名跨世纪优秀留学回国人员之一。



  由于他出色的业绩,全国有许多国家级研究机构和重点大学都向他伸出橄榄枝,张改平均婉言谢绝了。张改平说,省里对他的重视和支持让他心怀感恩。要知道,省里曾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投资1000多万元为他的项目建立了实验室,如果走了,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另一方面,他也舍不得和他一起战斗的研究集体。



  同事评价搞起科研他是拼命三郎



  张改平被推选为院士的消息昨日传到了他的母校——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时,同学们纷纷在网络论坛里为他们这个老学长送上祝福。



  对于他,该学院的同学和老师并不陌生。虽说张改平工作单位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可他同时也是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他经常会来学院给学生做讲座。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副院长宁长申教授是张改平的同届同学,说起这个打了几十年交道的老友,他最大的感受是:酷爱学习,做人低调,让人敬佩。



  “我们是1978年进的农大,在我们那个大班里,别看他是年龄最小的,但是他爱钻研的劲头我到现在都忘不了。”



  “因为工作和专业的关系,我和改平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直到现在,只要一说起科研,他那拼命三郎的干劲就立刻涌现出来。他能有今天的成绩,与他多年踏实搞科研,爱吃苦、爱钻研都是分不开的。”



  张改平现在担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职务,在处理好繁忙的行政事务的同时,他还甘为人梯领导着一个由10余人组成的专职青年研究队伍,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5人,博士以上学历者5人,硕士学历者6人,平均年龄只有35岁。



  身为博士研究生导师的他,在指导这支科研团队在科学道路上攀登的同时,还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科技研究人才。其中2名博士后已经在他的指导下完成研究课题顺利出站,2名博士以优异成绩完成了论文答辩;他指导的5名硕士生以优秀的成绩毕业后,分别考取了中国农业大学、中山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的博士。目前在他研究室做研究工作的还有2名在站博士后、3名博士生和27名硕士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2009年增选名单正式对外发布后,熟悉河南科技界情况的人都明白,张改平今年被推选成功,对河南科技界来说是一份大大的鼓舞,他是地地道道河南培养出的院士。



  “他毕业于河南高校,曾在河南高校工作,如今又供职于省农科院,其科研成果多数也是从河南走向全国和世界。”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副院长宁长申说。据悉,张改平所在的省农科院在科学研究上,一直处于全省科研院校前列,令人瞩目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就不止一次“光顾”这里。



        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昨日揭晓,共产生48名新院士,我省农科院副院长张改平研究员当选。

  据介绍,2009年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增选年。昨日下午,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09年新增选的院士名单。今年,中国工程院从449位有效候选人中选出163位进入第二轮评审,最终选举产生新当选院士48名。其中,张改平研究员所在的农业学部有效候选人共57位,有21位进入第二轮评审,最终仅有7位当选院士。据河南省科技厅介绍,张改平研究员1960年出生,是农业学部此次新当选院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张改平院士是我国动物免疫学及快速检测技术专家,长期从事动物疫病快速诊断和食品安全技术研究,组建了“河南省动物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和“农业部动物免疫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在兽医诊断和动物源食品安全领域开创了试纸快速检测技术研究,研制出了鸡传染病法氏囊病病毒、猪旋毛虫和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快速检测试纸,为动物疫病和违禁药物的经济、简便、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方式,分别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张改平出生于河南省内黄县。1993年获英国哈特大学细胞与分子免疫学博士学位;1994年在英国伦敦大学从事分子病毒学与免疫学研究工作;1994年底回到家乡河南省工作。现任农业部动物免疫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研究员。
作者: 2009-1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