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科教新闻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生培养工作纪实

来源:科学时报
摘要:不久前,丁秋蓉拿到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的博士学位,今年9月将到美国哈佛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工作。丁秋蓉是上海生科院毕业生的一个缩影。这里坚持“科研与教育并举,出成果与出人才并重”的宗旨,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落实素质教育,培养符合创新型国家建设需求的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优秀人才。近......

点击显示 收起

不久前,丁秋蓉拿到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的博士学位,今年9月将到美国哈佛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工作。回想起5年半的硕博学习,丁秋蓉感触最深的是,收获了自信:“在这里受过的训练非常扎实,以后不论面对怎样的环境,都可以独立思考,快速上手开展研究。”对于即将开始的海外研究事业,她信心满满。

  

丁秋蓉是上海生科院毕业生的一个缩影。这里坚持“科研与教育并举,出成果与出人才并重”的宗旨,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落实素质教育,培养符合创新型国家建设需求的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优秀人才。近年来,上海生科院不断加大师资培养和引进的力度,凝聚海内外一流学者的力量打造精品课程,并通过轮转制度、论文指导小组制度等有效举措,全力服务于研究生培养。一篇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从这里涌出,一批批毕业生在这里获得了人生的新起点,走向未来的成功路。

  

6月30日,在难忘的毕业典礼上,营养科学研究所的博士毕业生宋威说,在上海生科院经过5年的学习与沉淀,让他收获了人生第一桶“金”。而这归功于上海生科院务实的科研环境,导师们关于“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的循循善诱,当然还有自身坚持不懈的奋斗。他倡议全体毕业生:请不要忘记,我们曾经属于这里,这里永远是我们的起点。

  

健康科学研究所的博士毕业生付艳芳,5年前怀揣着对科研的极大热情和梦想,选择了上海生科院。她表示:“硕博连读的5年是一段浓缩的人生经历,是接受高强度、全方位科学训练的过程,让我知晓作科研的不易和艰辛,更收获了破解自然秘密的惊喜。”

  

“这一刻是人生最美的5年的浓缩,是大家通过自由探索、抉择而获得的宝贵财富。”这句话表达了许多上海生科院研究生的心声。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生科院院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陈晓亚说,大家在上海生科院的5年时间,是人生旅途中的重要一站。5年前,大家以上海生科院为荣;相信若干年后,上海生科院将以大家为荣。“要通过科学创造财富,永远将追求真理放在首位,为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的发展,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陈晓亚对上海生科院学子寄予厚望。

  

雄厚的师资:

  

宏伟大厦的坚强基石

  

“如果说上海生科院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大厦,那么雄厚的师资就是这座宏伟建筑的坚强基石。”上海生科院副院长吴家睿如是说。在他看来,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是上海生科院区别于国内其他同领域研究机构和大学的根本所在。吴家睿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我们有一批研究员已经站在了科学研究的前沿,他们可以与国际一流学者比肩而立,毫不逊色。”

  

上海生科院坚持为中青年科学家提供宽广的事业舞台,先后聘请多位中外知名科学家担任新建研究所所长。1999年11月,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成立,聘请国际著名的美籍华裔神经科学家蒲慕明担任所长。蒲慕明是中科院第一位外籍所长,在神经轴突生长和突触可塑性研究领域享有国际盛誉。在这样一位帅才的统领下,一个在初建时仅有7个研究组的小所,短短时间内就成为神经研究的学术重镇,取得了令同行瞩目的成绩。

  

同时,上海生科院设立人才吸引和培养专项基金,加大培养领军人才工作力度。通过推行人才、项目、基地三位一体建设,资助启动了首席科学家项目、自主支持“百人计划”引进人才、35岁以下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博士后研究基金项目等,形成了各级各类人才资助体系。其中聘请17位中外知名专家担任首席科学家,与上海生科院有关的研究组长形成科研团队。中外科学家的强强联合、密切的国际合作和灵活的运作方式,使上海生科院培养领军人才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后劲饱满充足。

  

吴家睿认为,对一所专业研究机构而言,师资水平既是硬指标,又是软实力。在高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方面,上海生科院屡见大手笔,师资实力处于高位且不断提升。这里建立了公开招聘所长机制,设立青年人才专项进行人才自主培养,30多位留所博士获高级职称。引进了高层次期刊人才,使Cell  Research成为亚洲影响因子最高的学术期刊。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慕名加盟,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运作模式。博士生导师规模不断增大,由2001年的129人增长到2009年的197人,年龄结构不断优化,平均年龄由55岁下降到48岁。

  

上海生科院现有25位两院院士、6位“千人计划”入选者、21位“973”/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50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7位外籍和外国专家、7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3个国家外专局—中科院海外创新团队、8个马普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数字是枯燥的,然而数字也最有说服力。上海生科院是中央首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曾获中科院人才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院所两级管理

  

一种相辅相成的运行模式

  

上海生科院根据其结构特点,建立了院所两级管理体制,研究生的招生、学籍管理、就业等宏观工作由生科院层面统一完成,研究所层面只配备相应的工作秘书,协助完成有关行政事务。在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由5位经验丰富的博士生导师组成的教育委员会为研究生管理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神经科学研究所教育委员会原主任徐天乐介绍,学生更换导师、学位论文考评等有关事项,全部由教育委员会解决,研究所在这个层面上有相当大的学术自主权。

  

“假如遇到学生和研究员之间的争端,教育委员会更多偏向学生,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而非护着研究员,所以能够得到学生的充分认可和信任。”徐天乐介绍说,“在院所两级管理的体制下,研究所的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了,建所十几年来,我们的教学研究活动保持了平稳有序的运行。”

  

上海生科院成立于1999年7月3日,是由原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等8个生命科学研究机构经过结构调整、体制创新组建而成,后来又有4个中心整建制并入。目前,上海生科院共有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药物研究所、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健康科学研究所、营养科学研究所、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马普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等8个研究所和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上海中科伍佰豪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实验动物中心等3个支撑单元。

  

上海生科院围绕建设以人口健康与医药为主线的生命科学创新基地的战略目标,聚焦于生命现象本质的前沿探索和基础研究,人口健康重大问题的转化型研究,生物资源、农业和环境的关键问题等三大方向,努力在蛋白质科学和表观遗传调控研究、信号转导和细胞活动分子网络研究、脑与认知、神经系统疾病、创新药物、干细胞、肿瘤糖尿病机理、营养与代谢、传染性疾病、生物质能源、转基因作物等研究中作出重大原始创新。

  

院所两级管理体制理顺了上海生科院内部的结构关系,既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为研究所提供了必要的支援服务,又赋予研究所相当的权力,释放了他们的能动性和创造力。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丁建平有这样一种感受:上海生科院层面的行政人员主要是提供服务功能,上上下下都有一种科学家治学、民主公平的气氛。

  

与神经科学研究所有所不同的是,在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生的培养主要依靠“导师—指导小组—考核小组”来进行,研究所学位委员会负责研究生教育的政策制定和重大决策,而所研究生教育委员会则为所研究生教育的政策制定出谋划策、充当导师和学生间沟通的桥梁。

  

“Bio2000”课程:

  

几十位海内外专家同讲一门课

  

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工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在上海生科院采访时,记者明显感受到,这里有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儿,对培养研究生有利的举措就长期坚持,哪怕困难重重也毫不懈怠。自2000年推出的《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课程(简称“Bio2000”课程)已经推行了10年,其最大特点是集合几十位海内外专家同讲一门课,直接把学生带到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的国际研究最前沿。它就像一泓汩汩流动的清泉,年年浸润着学生的心田。

  

与传统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教学有所不同的是,“Bio2000”课程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科研创新能力,而非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层面。

  

该课程的主要授课老师是由国际著名大学及研究机构的优秀华裔科学家组成的“越洋讲师团”。课堂教学以专题讲座为主线,每个学期设15~16讲,每周由1名教师主讲。授课内容以介绍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国际学术前沿发展为主线,其中基础知识占30%,学科前沿占70%。发起这门课程的吴家睿说:“每个专题的讲授不仅是让学生记住讲过哪些领域的知识点,而是通过对国际前沿研究工作的介绍,让学生学习科研思路和科研方法如何形成、创新思维怎样产生,同时,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大胆提问。”

  

回想起开设“Bio2000”课程的初衷,吴家睿说,过去大多是有什么老师就开什么课,教学研究的水平局限于现有老师的水平,“我们认为应该倒过来做。首先根据国际一流大学研究生教育来设计课程,然后再从国内外聘请活跃在科研前沿的优秀科学家授课。后来,我们向中科院提出申请,很快就获得了批准和资助”。面向生命科学领域一年级研究生的“Bio2000”课程开讲了,并坚持10年不辍。

  

邀请世界各地科学家前来进行为期一周的讲学,毫无疑问代价很高。为了使高端的学术资源发挥最大作用,上海生科院要求所有一年级研究生共同上“Bio2000”课程,一起接受国际前沿学说的熏陶。

  

上海生科院非常注重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对任课教师进行遴选和更换,从而使课程的“越洋讲师团”始终实力雄厚。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一名二年级研究生这样评价“Bio2000”课程:“一开始不太适应,因为老师把基础理论、最新进展以及科学方法融为一体,后来就非常喜欢了。最重要的是,能分享到最新的实验经过和科学家们的第一感受,引发我们对科学问题的热情、兴趣和思考。”

  

自开办以来,“Bio2000”课程受到各方广泛赞誉,收获了一批沉甸甸的荣誉。2002年6月13日,Nature报道上海生科院请来“越洋教师团”开设了一流研究生课程,并评论说:这是“将世界水平的研究生教育带入中国的教育项目”。

  

从2003年秋天起,“Bio2000”课程延伸到北大和清华,先进的做法产生了良好的示范与辐射效应。海内外专家在上海授课后再飞到北京,与两校共200多名研究生分享这一课程。

  

2008年,“Bio2000”课程被中科院评为教学成果特等奖,是中科院两项教学最高奖中的一项。

  

“第一作者讲坛”:

  

让学生真正唱主角

  

如果说“Bio2000”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贴近国际一流学者的机会,那么“第一作者讲坛”则把学生推向了前台,让他们唱起了主角。在与同道中人切磋的过程中,学生增长了对科学的认识,收获学术道路上的自信与自豪。在上海生科院,师生一致把“第一作者讲坛”和“Bio2000”课程看做助推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姐妹篇”。

  

“第一作者讲坛”由吴家睿在2004年发起,邀请那些刚刚在国际一流刊物上以上海生科院为署名单位的学生第一作者作为主讲人,让他们给低年级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讲述科学探索的历程和感悟。通过举办这样的“学生讲坛”,使低年级学生尽早接触和了解科研工作的过程,引导他们用正确的方法去做前沿科学工作,分享高年级研究生优秀的科研成果和科学创新的成功喜悦。

  

讲坛为研究生搭建了学术交流平台,营造了良好的学术研讨氛围,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及自信心。截至目前,已有50多名研究生登上“第一作者讲坛”,他们的科研成果大都发表在该领域的国际权威期刊上。

  

在学生的主题报告结束之后,“第一作者讲坛”特别安排了该学生的指导老师点评环节,对学生的科研工作及其性格特点进行总结评讲。这种画龙点睛式的安排不仅加深了学术探讨的层次,而且在学生与导师的互动中,增强了彼此的自豪感,关系更加融洽。“登上讲坛是学生巨大的荣耀,对导师而言也是一种无可比拟的光荣。还有什么能比培养出的学生发表高水平论文、主讲前沿报告更让一位老师觉得宽慰呢?”吴家睿动情地说。“第一作者讲坛”是发现的历程,是创新的范例,上海生科院越来越坚定了把这项活动办实办好的信心和决心。

  

重视学生小组讨论也是上海生科院的传统和特色之一。在海内外高水平学者前来讲学时,生科院请他们推荐一篇相关领域最优秀的文章,交给学生阅读并查阅相关文献,了解该研究工作涉及的背景、科研思路、研究方法等,随后展开小组讨论。

  

每个讨论小组由大约25名研究生组成,为了让学生更广泛地了解不同领域、不同实验室学生的观点及思路,上海生科院打乱了研究所的界限进行重新分班,让不同研究所的学生组成一个讨论班,开拓学生视野,促进交流与融合。

  

讨论课由助教进行组织。上海生科院每年从高年级研究生中招聘助教,对其进行面试和培训,同时制定助教职责,加强对讨论课的规范管理。在小组讨论中,助教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让讨论不断深入进行。

  

吴家睿认为:“在讨论课上让学生得到所有问题的答案也许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寻找答案的能力,引导他们去一步一步思考,这比直接告诉他们答案更加有效。”

  

上海生科院在研究生精品课程的带动下,全院形成了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坚持科研与人才并重、创新与育人并举的研究生培养特色,推动了整体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第一作者讲坛”和小组讨论活动尤其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让他们快速成长,登上科学研究的前沿。

  

全过程育人:

  

轮转制度、指导小组制度各显实效

  

上海生科院注重全过程育人,从招生到选择导师,从转博考核到学位论文的指导,每个环节都制定了特别的政策,追求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实验室轮转制度、论文指导小组制度等都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彰显出上海生科院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

  

1999年,上海生科院在国内率先推行研究生教育的实验室轮转制度。每个新生在入学后一个学期内选择2~3个实验室轮转实习,实习结束后提出实习书面报告。在此基础上,师生双向选择,最终确立师生关系。

  

这种轮转制度充分尊重学生兴趣,为新生实地接触不同的导师、考察实验室环境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便于寻找一个切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实验室。导师也更深入地了解了学生的禀赋和性格特点,选择时更有针对性。

  

神经科学研究所2006级研究生王开宇在本科未毕业时就开始在所里一个实验室实习,入学后则进入另一个实验室。3个月后,他又轮转到第三个实验室里,了解这里的研究环境、导师特点等。在确立导师关系时,他选择了最后这个实验室。他说:“通过实验室轮转后再选择导师和研究方向,事实证明非常有必要,如果仅靠网页介绍、学长推荐和简单的接触就确定导师,那将是盲目的,毕竟,这是关系到五六年研究生学习过程的大事。”

  

在丁建平看来,实验室轮转制度为学生和导师都提供了相互之间充分了解的机会,同时对导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拿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来说,50位研究员每年招收68名学生,每位研究员当年最多有两个招生名额,学生通过实验室轮转,在深入了解和比较老师的研究方向和实验室环境后选择自己的导师。导师如果不努力展示自己的实力来吸引学生,就可能面临招不到学生的尴尬处境。”上海生科院坚持推行实验室轮转制度,不仅展现了一种培养人才的智慧,也体现了勇于面对困难的魄力。

  

从2004年开始,上海生科院实行论文指导小组制,培育方式变“单对一”为“多对一”,为每个硕博连读研究生组成一个论文指导小组,提供更加科学、更加细致的学业指导。

  

论文指导小组由包括学生导师在内的3~5名研究员或教授组成,负责审核和通过开题报告,每年至少开两次会听取学生上下半年的工作总结报告,对课题的进展情况提出建设性意见,审核转博工作总结报告,对博士的学位论文进行预审等等。

  

这种制度安排让研究生得到了来自不同学科方向的立体化指导,学位论文更为饱满丰富,更加经得起同行检验

  

上海生科院的诸多创新举措为人才资源的优化组合搭建了操作平台,使得教育外部环境与内在动力形成有机整合,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一篇篇高水平论文、一项项前沿研究成果在他们中间涌现,从2000年至今,上海生科院已有19名博士研究生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5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论文奖。

  

完善的人才培养工作为毕业生铺就了通往未来的成功路,2001年至2009年,上海生科院培养了毕业博士生1063人,硕士生204人,就业率达到100%,深受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研发机构的青睐。
作者: 2010-7-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