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科教新闻

饶毅落选院士引发热议耐人寻味

来源:人民日报
摘要:8月17日,中国科学院通过媒体公布了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饶毅本人“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博文一上午点击量就逼近2万次,这是历次院士增选中罕见的现象。院士评选有严格的学术标准和规范的程序,饶毅被淘汰,或许是因为其条件尚不“达标”。院士论文抄袭、科研经费分配不公、项目评审不够公开透明……应该......

点击显示 收起

8月17日,中国科学院通过媒体公布了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此前呼声颇高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的出局,意外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

  

饶毅是海内外知名的神经科学家,回国前已经成就斐然,在美国学界也颇负盛名。与同期归国的其他几位优秀科学家不同,他是喜欢在媒体上讲话的知识分子,也是当年在国外著名学术刊物上撰文批评中国科研制度的作者之一,平常也喜欢在网络上撰文评议中国科学界的问题。

  

按理说,从最初314人的有效候选人锐减为145人,淘汰过半,某一个人的出局实在正常不过。但17日一大早,一家知名科学网站上“饶毅出局”的消息迅速扩散,为其“鸣不平”的博客文章甚至占据了网站首页显著位置。饶毅本人“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博文一上午点击量就逼近2万次,这是历次院士增选中罕见的现象。

  

院士评选有严格的学术标准和规范的程序,饶毅被淘汰,或许是因为其条件尚不“达标”。但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人们总会怀疑“意外”的背后,一定有着某种不可明说的原因?

  

院士论文抄袭、科研经费分配不公、项目评审不够公开透明……应该说,正是由于中国科学界近年来暴露出的种种问题,才让公众有了猜想的空间和理由。

  

应该说,公众的质疑远远超出了饶毅落选本身,人们更关注的或许是何时可在制度透明、规则明确的环境里轻松地生活。

  

一个有公信的科学界,才能让公众期待它的创造力。一个有公信的社会,才能让公众对未来有信心。不知这场耐人寻味的讨论,能否促成一些改变?  (作者张显峰为资深媒体人)



院士落选到底玷污了谁

[世华财讯]17日,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对外公布。同日,一篇“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博客文章,再度引发公众对院士话题的热议。博客作者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在中科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中出现过,但在中国科学院17日公布的初步候选人名单中落选。



一位在美国学界颇负盛名、回国前就已成就斐然、海内外知名的神经科学家,竟然在中国科学院的初步候选人名单中落选,这一幕,不仅让和其共誉“双子星”、著名结构生物学家的施一公“不理解”,就连中国“科技打假第一人”的方舟子都大呼“真是一件很滑稽的事”。



院士评选机制岂能关门拒才



我们不妨作一个假设,在失范的资源配置早就成为我国学术生态中“寻常一景”的当下,如果不认识“老院士”,如果自己只搞学术,不懂巴结打点、拉票助选,而增选的各个环节又完全被排斥于公众监督之外,想端上院士这个“铁饭碗”,可能吗?假如你再是个“身上带刺”、不招“评委”们待见的人,结果又会如何?



正因如此,此次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的落选才饱受公众质疑,因为纵观整个流程,中科院院士推荐环节公众知之甚少,投票过程又是“悄悄干活”。末了选举揭晓,才给个走形式的、格式化的、简单的名单。加上其个性“坦荡”、“说话得罪不少人”,还发文“直指中国科研基金分配体制及科研文化的弊端”等这些细节披露,难免叫人浮想联翩,不自主地跟他的“大嘴巴”、“过于写实”、“得罪人”挂钩。



海归院长的“落选”警醒院士评选“公开”。要消弭对饶毅“合理排斥”的嫌疑,还原院士的尊严和权威,重塑科学界公信力,只有让评选过程公开透明,并把投票表决的环节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让公众信服地看看名单是怎么“出炉”的,饶毅又是如何“出局”的?



应对官场潜规则说“不”



今天的大学校园里,教授已不再是大学的主人。教授不是为学术和学生而活,而是为学校而活。每天面对着发多少篇论文的压力。因为那论文数量是评估学校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与个人职称、科研项目、收入挂钩的。而职称和科研项目的获得,又不得不依靠人脉关系。



学术在行政的干预下,是不可能做到按学术水平来分配科研项目的。而是按照人脉、按照官衔去分配。有了官衔就有了统筹大权,就可随意在他人的论文中署上自己的名,占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就可以揽到更多的科研课题。本应纯洁纯粹的学术,变成了官场活动。



院士,本应是一顶学术的头衔,而非官衔。然而,在学术不独立、学术行政化的影响下,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科研工作离不开官场的公关活动,而院士的出马往往能有着一个顶俩的作用,于是院士头衔就成了有权人争相角逐的对象。



既然院士都已官场化了,那就少不了官场中的阿谀奉承、溜须拍马,怎能容得下饶毅那般直言不讳的批评?饶毅在回国前就曾在英国的《自然》杂志上对中国教育科技问题提出过直言不讳的批评。去年底,还在美国《科学》杂志刊出社论,认为中国现行的科研基金分配,更多的是靠关系而非学术水平高低。饶毅落选院士,就是因为他一直在按学术的规则行事,而没有按照官场的规则出牌。



要有能容纳得罪体制的体制

  

在现有的体制下,饶毅就是个不合时宜的人,或者说他的所作所为既不明智也不理智。这样的人自然为体制所不容。也许这就是饶毅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话。



我们这个社会是由一个个体制组成的,这就像一扇扇门,而掌握钥匙的是人,有时甚至个别人就代表了整个体制。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你可以藐视体制的存在,但不能得罪体制,更不能得罪掌握钥匙的那个人,得罪了意味着你将永远被关在门外,除非你根本无需依托体制的存在。这又是一个不现实的乌托邦,自绝于体制之外,你就得承受体制的区别对待。这种冷遇在体制掌握分配权的现实里,几乎是致命的。



看看袁隆平当院士的遭遇,就清楚,当选院士真才实学很重要,但人脉也许更重要。你不能整日只在田间地头种地,还得找机会去攀攀学术界的高亲。



有人说饶毅不够淡定,一边骂体制有病一边又想获得体制的承认。但这何尝不是所有中国知识分子的痛苦,回国终究是为了爱国,一方面容不下缺点,另一方面又迫切希望改变。骂体制也是为希望体制能有所触动。如果是为了个人成就,我相信他在国外有更好的选择。



饶毅不是非得当这个院士,有真才实学不怕没有施展的地方,不一定非得在一棵树上吊死,但中国科学体制的问题不能淡定到像放弃一个饶毅一样,当什么事也没发生。



方舟子:饶毅为何落选院士

  饶毅在第一轮就被淘汰,只能说明:“中国选院士,科研成就并不重要”



  【背景】8月17日,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不在榜上。同日,饶毅发表博文称:“从今以后再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对落选院士,他称“早就预计到”,“任何学生物的人都会知道原因”。



  饶毅现为北京大学终身讲席教授、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兼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学术副所长。2007年9月回国,此前曾任美国西北大学ElsaSwanson讲席教授、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他主要研究神经发育的分子机理和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担任多个国际学术杂志编委。



  在中国基础科学研究领域,一直有着如此“潜规则”,即在Nature、Science、Cell等世界顶级专业期刊上发表多篇研究报告,就可当选院士。那么,回国即出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的饶毅,为何在学术领域“功成”但难“名就”?饶毅的落选和退选,意味着什么?



  学者、科普作家方舟子认为,饶毅铩羽中科院院士增选,“纯属侮辱人”,而其声明从此退选,是对目前国内学术界不正之风的无声反抗。不过,仅凭饶毅一己之力,恐难对国内科研体制有根本性的触动。



  方舟子称,判断一个人学术成就的高低,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是很重要的指标。能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甚至已成为中国院士评选的“硬指标”。



  饶毅作为通讯作者,曾在生命科学领域影响因子最高的著名学术期刊《Cell》发表过三篇文章,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过三篇,在同样是顶级学术期刊的《科学》上也发表过一篇文章。“如此高质高产,中国很多院士望尘莫及。”



  方舟子指出,今年饶毅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是其回国后的研究成果。这说明他回国后并没有荒废研究,“吃老本”,科研“仍干得不错”,这一事实不容置疑。但即使如此,在候选中科院院士时,饶毅第一轮就被淘汰,只能说明“中国选院士,科研成就并不重要”。



  他指出,很长时间以来,院士的评选就有诸多争议,饶毅落选让“学术公平”的问题凸显出现。尽管有关方面一直强调,评选院士注重的是学术成就,但事实上评选受到许多“非学术因素”的影响,甚至变成了部门平衡、权力博弈的过程。换句话说,要当选院士,不仅学术成绩要好,还要会“处关系”。



  另一方面,近来“官员院士”层出不穷,特别是在工程院院士的评选中,不乏央企高管和政府高官的身影。而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也有越来越多的高校校长、研究所所长忝列其中。后者与评委们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当选也要容易许多。



  方舟子指出,国内现有科研资源相对稀缺,加之分配体制不公,促成了“有权者”和“有名者”之间的交易。只要科研资源分配受到行政权力的干预,就很难做到公平分配,更不用说解决“暗箱交易”问题了。



  在中国,“没有院士的头衔,在学术上会受到很多限制”,甚至科研经费也难以保证,这又反过来造成了科学界浮夸、钻营等坏习气。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优秀的研究人员,也需要研究经费的支持。



  方舟子指出,如此一来,中国的学者越来越像商人,商人越来越像官员,官员越来越像学者,也就不足为奇了。他指出,如此根深蒂固的体制顽疾,并非饶毅一人就能够撼动并有所改变。



  他建议,既然饶毅已声明不再参选,不妨争取当美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他不会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事实上,没选上中科院院士却当了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已有三人。公众的关注很快就会过去,一切都会回到原点,而制度的改变必然是漫长的过程。■



  (财新记者  刘志洁  采写)



“候选院士”饶毅:夹着尾巴做院士缺乏自尊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通过博客宣布,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饶毅称,此举或能警醒热衷不正之风的人,要人夹着尾巴才能做院士其实是缺乏自尊

  【财新网】(记者  蒋昕捷)一封写于今年3月的声明,在5个月后公之于众,旋即引发学界热议。8月17日,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对外公布当天,未出现在名单上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通过博客宣布,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回复财新记者的邮件中,饶毅称,此举或能警醒热衷不正之风的人,要人夹着尾巴才能做院士其实是缺乏自尊。



  在发表于科学网的博客中,饶毅称,之所以在2011年初接受推荐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是鉴于对林可胜、冯德培等老一辈科学家的推崇和尊重,尊重那些50年代以来在国内艰苦环境中坚持做好科学研究的院士,同时也感谢其学部委员(特别是冯德培、邹岗等)在80年代对自己的支持和现任院士近年在其回国工作后多方面的支持。



  “在表达了尊重和感谢后,从2011年8月17日后我将不再成为候选人。”饶毅写道。在博文最后,饶毅还附上3篇他在十几年前写的纪念已故院士林可胜、冯德培、邹岗的旧文。



  8月17日当天,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通过《光明日报》等媒体对外发布。院士候选人从最初314人的有效候选人减少为145人。饶毅未出现在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的30人候选名单中。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该名单由各学部常务委员会组织现任院士对候选人进行评审和选举产生。



  2007年,曾任美国西北大学讲席教授、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的饶毅全职回国,出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舆论曾将他的回国与上世纪50年代钱学森、郭永怀的回国相提并论,称其为新时期归国潮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在回复财新记者的邮件中,饶毅称此次声明是今年3月写的,在第一轮投票公布的当天才公布。



  在谈到为什么接受被提名推荐时,饶毅称,中国科学院传统上有很好的起源,后来也有很好的人,因此即使有些问题,后人应该参与才能从内部改善。中国科学院院士荣誉对行政权力,是一个平衡,虽然有些方面应该有所改变,该体系还会较长时间存在。



  饶毅认为,自己今后不参加,其他人还应该参加,用这种方式表态的只需一人就行。他自己表明态度可能有一定的意义:



  第一,道义支持院士中好的人、警醒其中热衷不正之风的人;



  第二,我不做院士而继续科研,可以激励青年专心学术不要过多看院士脸色;



  第三,有些院士可能因此反省而提高自尊,以后会支持正派而挺身抬头的人,因为要人夹着尾巴才能做院士其实是缺乏自尊;



  第四,我是否当选不会影响懂学术和有良心的人对我的评价,而更影响的是人们对基础生物学组某些院士素质的评价;



  第五,我在院外,可以激励院士中年纪不大就躺倒不干科研而热衷关系的人,他们可能有点压力,还得做些科研不能太落后,才能在参与群殴后心安理得。



  在邮件中,饶毅未对“不正之风”“群殴”等话语做进一步解释说明。



  饶毅的落选及其声明不再候选院士引发了学界和网络的热议。



  在公共领域,49岁的饶毅一向以犀利敢言闻名。在回国之前,他曾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撰文,对中国政府的中长期科技规划表示关心,并直言不讳地提出了自己的批评和建议。8月15日,他的一篇博文《减少中国科学界浮躁的一个必要步骤》被《人民日报》摘编,文中称在对科学工作者增加支持的情况下,应该降低职称,比如博士后起步的教职应该是助理教授,而非正教授。



  文中也表达了对国内院士评选的意见。“对于行内来说,都清楚中国生命科学这二十年的基本情况:国外做过博士、博士后,回国立即做正教授,再做一两篇《自然》《科学》《细胞》,或者几篇同领域最好杂志的论文,就可以做院士。”



  “中国科学界浮躁是自然的,不浮躁倒奇怪:因为职称高,没有‘后顾之忧’,不怕评审,就热衷通过搞关系奔经费、而不是靠学术。中国生命科学界,90%以上的教授在90%以上时间不听学术报告。有些人(国内所谓做得好的人)不听国际重要科学家的报告,而为了当选院士的投票只听国内院士的报告,给现在的学生树立不良榜样。”



  一位熟悉饶毅的科学记者在微博中称,“饶毅放弃了美国国籍。他为人坦荡,说话做事得罪不少人,包括一些院士。饶毅的学术贡献大过很多中科院院士,他的落选是中国学术界的悲哀。”不过,生物学界也有人指出,其实所有参选的美国籍正教授都被不同程度地打压。



  生命科学专业出身的方舟子亦在微博中称,“中国很多院士的水平连美国助理教授都达不到。饶毅当过美国著名大学的讲席教授回国,今年还在英国《自然》发了一篇论文。饶毅作为通讯作者发过3篇《细胞》(生物学最好的期刊),3篇《自然》,1篇《科学》。国内哪个院士能和他比?”



  财新记者联系了几位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大多数受访者都不愿在此敏感时刻表达观点。其中一位候选人认为,中科院院士评选不是“世界科学院”评选,或许比较看重对中国科学的贡献,饶毅毕竟是2007年才回国,若是晚几年参选应更有把握。



  对于这一猜测,有知情人指出本次过初选的排名很前候选人中,一位美国籍副教授2005年回国,是基础生物组的第一名,并不比饶毅回国早多少,而且饶毅在1996年起就参与中国多项科学改革。



  亦有候选人指出,院士的头衔或许是对现阶段学术成就的一种认可,但没有选上也不必挂怀。毕竟对有理想的科学家的评判应该放到历史中,人们更看重其对人类和科学的贡献,而不是某个头衔。



  截至财新记者发稿时,中国科学院方面尚未对饶毅的不再候选院士声明作出任何表态。■



饶毅:从此不再参评院士

本报记者  雷宇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8月18日      01  版)

        一只鞋子掉下来了。今天清晨,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发布:饶毅出局。



        没有太多的等待,另一只鞋子紧接着落地,饶毅宣布,从此不再参选院士。



        两只鞋子立时引发了公众无数关注。



        这或许是一种揶揄。



        3天前,饶毅撰写长篇博客文章,呼吁降低科学界职称。



        今天,他自己的晋升戛然而止:止步于院士第一轮评审。



        饶毅,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2007年,时年45岁的饶毅从美国西北大学归国,他曾任该校讲席教授。饶毅的回国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被认为是中国科技界吸引力增强的标志之一。



        今天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在媒体公布,各学部对本学部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进行了通信评审,选出初步候选人145位。



        出乎很多人意料,此前呼声极高的饶毅教授没有出现在这一名单中。也有人认为这在情理之中:饶毅大胆敢言的声誉早已远播到科学界以外。



        这一消息在科学界知名网站科学网上挂出不到1个小时,饶毅在科学网实名博客上予以回应,标题直截了当:“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今天中午,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大楼,中国青年报记者见到了“漩涡”中的饶毅。



        饶毅证实了科学网博客的内容。



        这篇不长的博文中,充溢着自信和坚持。



        博文简介了参选原因,“鉴于推崇中国科学院前身中央研究院生命科学方面代表性科学家林可胜等、敬佩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如神经生理学家冯德培等、尊重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国内艰苦环境中坚持做好科学研究的院士、感谢其学部委员(特别是冯德培、邹岗等)在80年代对我的支持和现有院士近年在我回国工作后多方面的支持,我于2011年初接受推荐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表达了的尊重和感谢后,博文给出了一个决绝的声明:“从2011年8月17日后将不再成为候选人。”



        科学网显示,饶毅的这篇博文,已跻身科学网博文月排行首位。截至记者发稿时,有25784次阅读,文后的实名评论长达27页。



        博文挂出不到一小时,科学网上有人撰文《为饶毅院士说事》,有人分析《饶毅院士为何出局?》。有趣的是,一天前,就有人精准判定《饶毅当不了中国院士!》。



        饶毅认为,“公开说明还是有一定意义的”,作为国家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院士评选一直广受关注,没有通过评审而发表声明的,饶毅似乎是第一个。



        对于为什么之前没有拒绝参选、此刻发博文是否是制造噱头的质疑,饶毅说,“我觉得应该接受被提名推荐,因为如果你看我1996年起介绍了多个中国科学家,就知道我认为科学院传统上有很好的起源,后来也有很好的人,所以,即使有些问题,后人应该参与才能从内部改善。科学院院士荣誉对行政权力,是一个平衡,体系还会较长时间存在,虽然有些方面应该有所改变。同理,我不参加后,其他人还应该参加,用这种方式表态的只需一人就行。”



        最终的结果,饶毅早有预料。事实上,早在今年3月第一次名单公布时,饶毅就已写好了这篇博客文章。而令外界意外的结局似乎也有迹象可寻。



        最近半个月里,饶毅发表了大量博客文章,笔触所及,有转基因在中国带来的警惕,也有两岸的科学合作,而最令人瞩目的文章出现在3天前。



        饶毅在那篇题为《减少中国科学界浮躁的一个必要步骤》的博文中尖锐提问:“在中国科研经费相当多的今天,为什么我们现在的科学研究,至少在生命科学方面,难以达到中国近代史上的高峰?进一步还可问,为什么普遍人们觉得目前中国科学界比较浮躁?”该博文相关内容3天前在《人民日报》发表。



        他为此开出一剂药方:在对科学工作者增加支持的情况下,降低职称。具体而言,博士后起步的教职应该是助理教授,享有中国目前“正高”的所有待遇,而且工资可以提高,但必须经过晋升副教授和正教授的两轮评审。



        饶毅分析,如果中国的科学,至少生命科学,只以做到国外好的大学副教授为学术退休的标杆,那么,即使中国科学界有非常优秀的人、认真工作的人,其学术往更高、更深发展的可能性仍将大为减小。



        博文中,饶毅历数中国科技界的浮躁:有些国内所谓做得好的人不听国际重要科学家的报告,而为了当选院士的投票只听国内院士的报告;更有甚者,所长邀请了人,自己不听。



        这篇博文在网络上顷刻间掀起轩然大波。



        有人遗憾饶毅在关键时刻没有忍住,即使在评审的半年里,他也对早已饱受诟病的中国科研体制多次发出声音。一个为很多人接受的观点是:暂时地收敛一下,评上院士拥有更大话语权,此后的呼吁更有利于科学界环境的改良。



        “有些人妥协一小步,之后就会步步妥协了,只会夹着尾巴做人了,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饶毅给出如是答案。



        饶毅在专业领域的成就已广为认可。此前,他做过美国西北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论文发表于《自然》、《科学》和《细胞》等杂志。一位生物科学领域知情教授则透露,饶毅早在1994年在国外就拥有了自己的实验室,而现在很多国内的院士则大多在1996年以后才有。



        很多人把饶毅比作那个指出国王没有穿衣服的孩子,“中国还有哪个‘界’不浮躁、还有哪个人不浮躁?很多问题所有的人都看到了,只有他‘傻傻地’说出来。”



        也有人对饶毅充满期待,“但愿像饶先生这样的人多些再多些,整个社会才能少些焦虑和浮躁。”



        饶毅并不认同说自己不了解国情的观点。他举例,自己很多建议都是说,要从可以破局的地方试点推动,就像他不是不知道,一般院士很难一次就当选,但他已经决定从此放弃。



        他不满足于只做一个泡在实验室和文献中的研究员,“除了做好本职,‘智识分子’对其他问题也要有自己的看法。看到问题,就要说出来。如果不敢说,那还怎么做?”



        这个毅然关闭国外实验室带上孩子回归的中年男子的中国梦依然。他说,回国这些年,见证了科学界进步也在一点一点地发生,也相信环境会越来越好,“在北大做个教授挺好,我对中国科学仍旧乐观,对北大发展乐观”。



饶毅受访谈院士落选:有人对我们回来感到不安

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每两年增选一次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8月17日一经公布,314位候选人锐减为145位,淘汰过半,但还是因为一个人的出局引起了舆论的一片哗然。他就是49岁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享誉海内外的神经科学家,回国前已经是美国著名大学的终身讲席教授。

  

回国就出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的饶毅,被认为是新时期归国潮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舆论将他的回国与上世纪50年代钱学森、郭永怀的回国相提并论,因为他们都是在海外成名后,壮年归国效力的科学家。

  

而他在博客中最新表示“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落选如此牵动人心是公众对科学公信力的质疑吗?院士又能否代表中国科学的最高境界?对此,饶毅接受了中央台记者车丽的独家专访。

  

饶毅发布的“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博文一上午点击量就将近2万次,这是历次院士增选中少有的现象。昨天(18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称“公众的质疑远远超出了饶毅落选本身,人们更关注的或许是何时可在制度透明、规则明确的环境里轻松地生活。”

  

主持人:这次中科院增选院士的第一轮评选,其实落榜的占到一半以上,可是您的落选却让很多网友和业界人士鸣不平,他们觉得很意外,作为当事人,您怎么看呢?

  

饶毅:中国科学院院士制度虽然可能有需要改革的部分,但可能还会在很长时间内存在,跟行政权力是一个平衡。我不主张其他人表态不参选。行内,特别是生命科学界,里面的人都知道问题在哪里,不可能是学术的事情。有些人可能会说(落选是因为)我多说话,有一点这个因素,但不是绝对的因素。

  

主持人:在您看来到底是什么原因落选呢?

  

饶毅:我觉得首当其冲,别人对我们这一群人回来感到不安、不自在。有一个人说是老院士反对我们,我觉得绝大多数老院士非常支持我们,反对我们的主要是比我年资低的人。我是78级大学生,我的实验室是1994年成立的。在生物(科学)里,1994年以后在中国(设立)实验室的这些人做院士比较多。

  

主持人:我注意到您发博客说,8月17日后将不再成为候选人。而您自己说这个博客3月就写好了,只是刚刚发出来,这是您真实的想法吗?为什么隔了将近半年您才发布呢?

  

饶毅:我只写了这一个,并不是写了两个版本,一个当选的,一个不当选的。我已经猜到(落选)这个事情。我这个人我说什么就做什么,不希望跟别人搞黏黏糊糊的关系。有正常的关系,对工作好,对私人也好。

  

至于饶毅没有当选的原因,记者咨询了中科院,工作人员表示,这次评选都是院士们在做独立的评选,也是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的。然而,院士论文抄袭、科研经费分配不公、项目评审不够公开透明等等……正是由于中国科学界近年来暴露出的种种问题,才让公众有了猜想的空间和理由。也才出现了种种尴尬: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但学术风气和学术水平并不令人满意,自主创新能力还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徘徊。

  

主持人:从1996年起,您的博客中介绍了许多个中国科学家的情况,在您看来  “院士”可以代表“科学”的最高境界吗?

  

饶毅:中国科学界里,院士代表了很多不错的(科研人员)。有两个人可以得诺贝尔奖金,但在中国都不是院士,连提名都没有。他们的工作很重要,是过去一个世纪里,在重要现代科学研究里,做得非常突出的两个例子。有很多院士比他们的工作差得很远。

  

做科学一定要对科学的重要性和有趣性有追求,而不是以当选什么为追求。在中国科学界,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科学没有兴趣。

  

主持人:现在,科学界很多人在追求论文数量,学术头衔等等,可是2006年、2009年、2010年,您在北京的实验室论文数量为零。”有什么理由让您如此不同呢?

  

饶毅:做研究的论文都是要发表的,但有时快有时慢。你不要着急,要先为你最重要、最好的工作努力。

  

主持人:您在美国的《科学》杂志上发表过文章,提到目前中国科学界“腐蚀精神、阻碍创新”  您认为这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呢?

  

饶毅:在中国科学界,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科学没有兴趣。如果对科学(有兴趣),就很想听报告,很想看科学杂志。可是,在生命科学界,有相当好的国外的重要科学人物来作有趣的科学报告的时候,全国90%老师、教授、研究员不参加,参加的都是学生。这就说明这些老师一(对科学)没有兴趣。有些人很有趣,只有中国院士作学术报告,他才一定去听,露个脸希望人家认识他,下次给他投票。

  

主持人:在未来的科学界,您打算怎样来发展自己的科学研究,站在什么角度上以及您想做什么样的科学家呢?

  

饶毅:科学家是要做出有意义、很有趣的工作。科学研究外界对我没有影响,北大对我很支持,国家对我们很支持。我自己的研究是做社会行为和社会认知的,有一些简单的就是怎么打架,为什么社交,为什么选择对象,我们都能在动物领域做实验。我们这方面可以提高,可以和学生一起把这些方面做得很好,现在做的很有趣。

  

90年前的五四运动时期,前辈们就曾提出“今日之急务,莫如科学精神之普及”。饶毅在接受采访时谈到这个话题时饶有兴致,他说自己的科学理想是“做出有意义同时很有趣的工作”。

  

其实,只有一个充满公信的科学界,才能让公众期待它的创造力,也才能使得科技工作不仅有意义同时有趣。
作者: 2011-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