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科教新闻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教授赵书红

来源:人民网
摘要:第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评审会评语:赵书红教授的主要贡献是:1。发现了一批与猪免疫力有关的基因,在抗病育种上有重要意义。猪肉是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一种动物蛋白食品。若能利用新的分子改良技术,并与常规数量改良技术相结合,定能加快重要性状的改良速度,并大大降低选种与育种费用。...

点击显示 收起

  第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评审会评语:赵书红教授的主要贡献是:  1.建立了猪功能—基因组研究平台,揭示了部分基因和微RNA调控猪肌肉发育的分子机制。2.针对现代猪种瘦肉生长性能提高但抗病力明显下降的迫切行业问题,开展了猪抗病性的分子基础研究,揭示了部分基因在猪细菌感染或细胞免疫刺激后的表达调控规律。3.发现了一批与猪肌肉生长有关的基因,对提高猪的产肉性能有实践意义;发现了一批与猪免疫力有关的基因,在抗病育种上有重要意义。



  猪肉是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一种动物蛋白食品。在养猪生产和科研中,人们一直渴望猪长得快、瘦肉多、病少、成本低,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以数量遗传学为指导的常规选种与改良技术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选种的准确性毕竟有限,重要性状遗传上的每代提高量不大,世代周转与改良速度慢,选种费用高,往往需要几代人、几十年的工作才能育成一个优良品种。若能利用新的分子改良技术,并与常规数量改良技术相结合,定能加快重要性状的改良速度,并大大降低选种与育种费用。将来甚至可能在猪宝宝刚一出生的时候就可能通过分子技术帮助人们决定哪一头猪值得留种。赵书红教授所做的研究正是为这个目标而努力。



  赵书红教授研究的是针对不同品种的猪,发掘影响产肉、抗病等性状的基因。她和她的团队的工作场所兼顾实验室与种猪场。研究流程通常是:首先从种猪场不同品种的猪体内采集组织样本,同时记录它们的产肉性能等指标;然后,在实验室里,通过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猪的基因变异和功能,及对表现型的效应;一旦这些基因影响猪的产肉性能、抗病力等的作用得到验证,就可以在育种中将这些基因素材与传统育种方法相结合,作为育种公司判断个体优劣、筛选、保留优良种猪时的依据,提高选择种猪的准确性,并可大大缩短选种所需的时间。目前,赵书红教授的研究团队已经揭示了部分基因对重要经济性状调控的分子机制,找到了部分有育种价值的基因,通过与育种公司的合作,正努力地在将研究成果逐步运用于实践中。



  赵书红教授的研究在学术界获得了广泛的肯定,她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被邀请为国际动植物基因组大会组委会主席团成员(2009-2011),国际动物遗传学会功能基因组常务委员会委员,是康乃尔大学唐氏基金学者,多个国际国内学术期刊编委和审稿人,曾多次受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学术报告,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国内多个重要的学术期刊上。赵书红团队的研究成果推动了我国猪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及其在育种中应用的深入,并在国际同行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个人简介:



  赵书红教授毕业于哲里木畜牧学院(现内蒙古民族大学)畜牧系,并取得吉林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硕士学位,后取得东北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博士学位。现任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副院长;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赵书红:和牛羊打交道的女科学家

长江商报消息  “这个成绩可以说是幸运,也如我在发言时候说的,这是对工作有兴趣和始终坚持的一种肯定。”前日,华中农业大学赵书红教授和其他九位女性科技工作者一起获得第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荣誉称号。对于外界很多光环,她笑着摇摇头,没有多说话。



喜欢下乡和牛羊打交道



“我小时候是农村的,平时上课之后还干些农活。”赵书红说,刚开始到城市很闲的,因为没有农活干嘛!“在大学里,我学的是畜牧专业,经常会有下乡实习,在大草原上常常会碰到牛啊、羊啊的,那时候我就对这很感兴趣,觉得这个行业很有前途。”



现在,赵书红也会和学生一起出去采样,亲自动手,共同体验苦与累。“每一次都是一种锻炼,都会有收获的,这是我的体会,我也是这么对学生们说的。”



赵书红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动物分子生物学与育种,“我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我一直在想,如果把自己的兴趣与自己的专业知识融合,真正做出什么成就的话,我会更加高兴。”



互动教学让学生告别瞌睡



“早上8点上班,下午5点半下班,晚上回家备课或者帮研究生修改论文,一般是没有周末的,就像今天。”赵书红说,荣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称号后,并没有给她的生活带来多大改变。



赵书红带了十几个研究生,在她的课堂上,没有打瞌睡的学生。“我喜欢互动教学,课堂就像讲故事,学生们听得很好。我教过双语课,英文幻灯片,汉语讲课,我把打印材料发下去,大家读几分钟后,开始提问。”



“基因的概念是怎么产生的?”“育种是怎么来的?”“谁做的这个,他怎么做的,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在一步一步地引导和互动中,大家对这个熟悉和掌握了,没时间睡觉。”赵书红笑着说,“上课不能一直绷得太死,学生累老师累,浪费时间也学不到东西。”



在学校工作的几年里,赵老师相当低调,同事们朋友们这样评价她,正如她自己说的一样:“我很平凡,不想被外界打扰,认真工作就是了。”



喜欢“耐得住寂寞”的学生



“老师是一个很细心很负责的人,带了好多年的分子生物学,但每次讲课前她都会重新看一遍PPT,有的地方还会作修改,加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研究生张海昕说,“记得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我们不会做,她会亲自带着我们做。”



“我带过一个伊拉克的学生,实验做得相当好,也很好学,好问。有什么不懂的,她找同学和老师问,还是不明白的会和我一起问其他专家和教授,非弄明白不可,我喜欢这样的学生,在她身上,我看到做科研的坚持精神。”赵书红说。



“可能是经常经历战争,他们那边条件不如我们这边好,她非常节约时间。在研究生的三年中,她每天早上不到6点就到实验室,有时候晚上11点还在实验室,吃得起苦、耐得住寂寞,但这些都是科研人员必须经历的。”



经常与国外专家合作研究



赵书红早在博士期间,就在猪中建立了单精子分型遗传作图技术,这在国际上是首次,该研究成果还发表在动物生物技术国际主流学术期刊《Animal/Biotechnology》上。



有一次,赵书红像往常一样翻阅着最新的《Nature》杂志,其中由斯坦福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两位学者联合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了她的注意。



那是关于人类基因组遗传作图的一篇文章。赵书红当即敏锐地意识到这与自己正在研究的课题有着密切的联系。于是,她马上按照论文后的联系方式给作者发电子邮件请求帮助。按照他们在人类中进行研究的技术路线,开始了更深一步的研究。



她还与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动物分子遗传组Christopher·K·Tuggle教授合作进行了猪肌肉发育及免疫应答等方面的研究。“Tuggle教授非常重视学科间的交叉研究,常常与做生物信息、统计及数量遗传的科研人员合作。重视交叉学科将使科学本身向着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发展,我现在也常常和生物信息、统计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交流。”赵书红出国访问还为两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Tuggle就曾几次来华农作学术报告。



本报记者  张瑜琨  



通讯员  陈治国  唐小涛



链接:“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是欧莱雅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在中国的发展和延伸,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以及欧莱雅(中国)于2004年联合设立。



如果你有志做一件事的话,就要有兴趣有梦想,并能够一直坚持下去。



——赵书红



赵书红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动物遗传育种系主任,兼任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湖北省遗传学会动物遗传专业委员会主任。
作者: 2011-1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