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科教新闻

细说科学基金资助新政

来源:中国科学报
摘要:编者按: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格局、资助政策和申请要求有较大变化和调整,为帮助申请者理解资助要求,提醒申请者减少差错、规范申报,本报对2012年科学基金新政进行梳理,并请数位项目评审专家、依托单位科学基金项目管理者、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者和关注者对科学基金资助新政进行解读和评论。■本报记者张双虎前期......

点击显示 收起

编者按: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格局、资助政策和申请要求有较大变化和调整,为帮助申请者理解资助要求,提醒申请者减少差错、规范申报,本报对2012年科学基金新政进行梳理,并请数位项目评审专家、依托单位科学基金项目管理者、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者和关注者对科学基金资助新政进行解读和评论。

 

■本报记者 张双虎

 

前期“功课”

 

对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必须掌握哪些“功课”这一问题,记者联系的多位专家和科学基金管理工作者均强调:申请者必须认真阅读当年的《申请指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和自己准备申请的项目类型的管理办法。同时也有多位老师提到,从单位的科学基金申报动员大会上,了解到一些今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政策的调整。

 

2012年科学基金资助政策较多调整,它们分散在《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有的很容易被忽略。比如管理科学部要求,有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本年度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负责人同年度不能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的项目。

 

再如,2012年部分学科领域试行“申请代码”、“研究方向”和“关键词”的规范化选择。试点学科领域项目的申请人在填写申请书简表时,应参考“试点学科领域申请代码、研究方向和关键词一览表”准确选择“申请代码1”及其相应的“研究方向”和“关键词”内容。

 

科学基金管理“十一五”先进工作者之一、湘潭大学科研处蒋科兵还提示,除研读当年《项目指南》外,也要经常关注本单位科研处网站、基金委网站和其他网络上的基金论坛(如科学网、小木虫等)。“网上的科学基金论坛也是很重要的信息获取渠道。” 蒋科兵说。

 

重点关注

 

面对2012年资助政策新变化,浙江大学一位不愿具名的教授认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经常有些新的举措,增加新的资助类型,这有助于增加基金资助的覆盖面。但申请者应该以不变应万变。不变的是:认真凝练科学问题,认真撰写基金申请书,申请书必须符合2012年的要求。做好了这些功课,即使申请失败也不会后悔。

 

蒋科兵建议,对科学基金资助政策的新变化,首先要关注限项问题,因为这涉及形式审查。任何申请必须保证不会因为形式审查不合格而被初筛掉。另外就是规范化申请的问题,部分学科处实行规范化选择试点,对于申请的准确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今年只是部分学科领域试行“申请代码”、“研究方向”和“关键词”的规范化选择,其他学科领域和科学基金的其他方面也会越来越规范化。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汪毓明也认为,申请者面对2012年资助政策新变化,应重点关注申请书的规范问题。同时也要了解各种项目类型的资助强度,资助期限等的变化。

 

在《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申请须知部分中,明确指出“除特殊说明外,申请书的起始年月一律填写2013年1月,终止年月按项目类型要求一律填写201*年12月。”

 

在《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也提出为避免重复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12年将通过计算机软件对申请书内容进行比对,查处内容相同或相似的申请。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徐长庆认为,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的重要依据是资助创新研究,因此在进行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前,一定要做好相关研究的检索工作。

 

“最好用同一含义的不同单词交叉检索,有时结论不一致。在研究有意义和有要求的前提下,采用由大到小、层层扒皮的方法,直至联合检索结果为零的时候,才能显示研究的创新性。”徐长庆说。

 

意见建议

 

对科学基金资助政策的新变化,多位专家表达了肯定的意见。认为这些调整很有必要,完善了基金委人才资助体系,形成了人才连续资助体系,有助于青年科研工作者的成长。连续资助项目能够让他们的工作实实在在的得以延续,无需担心下阶段科研经费,这是基金委政策调整中最值得赞扬的。云南大学一位教授认为,将来即便是地区和面上基金(做得很优秀、且存在重要科研发现前景的)也都应该设立“连续资助项目”,不仅仅局限于青年科学基金,这将为大批踏踏实实做研究的科学家节省大量用于写各类各样的项目申请书、到处找经费的时间,也能够为某项持续性的研究提供经费保障。

 

中科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副研究员马廷灿说:“这些新项目类型的设立,将进一步鼓励我国优秀青年学者致力于创新的基础科学研究,有利于我国本土优秀科学家队伍的快速壮大。希望能够通过有效的评审和资助机制,切实为真正优秀的青年学者提供足够的经费保障,作出好的研究成果。”

 

科学基金部分项目类型对女性科学家的特殊照顾政策,也被不少人高度赞誉。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副研究员王华锋说:“科学研究的群体好比一个小社会,如果只有男性是不完整的,只有男女科学工作者的共同水平提高才能有助于全面科学素质的共同提高和促进。”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是一个很好的能够使未来真正的优秀科学家脱颖而出的资助类型。”浙江大学一位教授说,“但在介绍申请人情况的时候,今年要求写出申请人的硕士以及博士导师是谁,这样可能导致学术帮派的问题。此类项目应该采取盲审,且基金委在寻找评审专家的时候,应该将和申请人有关系的专家(如申请人硕士、博士导师,博士后合作者等)回避,且评审人员应该增加至五名,如果有四位以上专家认为该项目符合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的标准,则应该予以资助。”

 

四川大学教授唐常杰认为,设立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在面上项目中设立青年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连续资助项目和增加地区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区都很好,有利于年轻人成长,有利于科学事业。

 

“青年基金的面可以宽一点,多资助一些年轻人,力度可以稍微小一点。” 唐常杰说:“这些项目类型可能要收集较多的意见,或有实践后,才能调整的比较好。”

 

受访专家也提出,从实际操作中可以发现,绝大部分的青年基金项目承担者都会在项目执行的第3年去申请面上项目,以期获得连续资助。而且该类型项目只资助5%的比例偏低。基金委可以分析一下历年来青年项目的资助者在第3年申请面上项目的平均资助率,再调整这个比例。  

“因为5%的遴选比例过低,所以青年基金—面上项目连续资助似乎没有什么必要,能选上的项目照理也能在正常的面上基金申请中获得资助,除非这类连续资助项目能有其他特殊的地方。”汪毓明说。

2012年科学基金资助:“交叉”是个关键词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第三章总体部署中,有这样一段描述:(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系列主要着眼于统筹学科布局,突出重点领域,推动学科交叉,激励原始创新。

 

去年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工作会议”上作报告时说:基金委根据科学前沿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十二五”期间遴选了114个科学部优先发展领域和26个跨科学部优先发展领域,对学科交叉和重点领域进行了统筹部署。学科交叉再次被重点强调。

 

翻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的《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不难发现,“交叉”一词俯拾皆是。

 

在“量大面广”的面上项目指南中,各科学部均明确提出优先或重点资助“交叉”学科领域的项目。数理科学部面上项目指南中提出:“数理科学部一直重视并将继续加大力度支持……以及学部内和跨学部的学科交叉项目。”并将数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问题作为2012年度考虑特殊资助的方面单独列出。

 

化学科学部对此的表述为:鼓励吸收其他学科的最新理论、技术和成果,倡导源头创新与学科交叉,瞄准学科发展前沿,推动化学与化工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并“鼓励和优先支持在学科交叉融合基础上提出的研究课题”。

 

生命科学部一直坚持积极鼓励开展具有创新性学术思想和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尤其是对原创性的、对学科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的项目申请,或是在长期研究基础上提出的新理论、新假说和学科交叉的申请项目给予特别的重视。

 

地球科学是认识行星地球系统的形成和演化的一门自然科学,主要包括地理学、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与空间物理学、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等以及这些分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2011年度地球科学部共资助面上项目申请1391项,跨科学部交叉项目有129项,学部内学科交叉项目所占的比例更高。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鼓励申请人提出具有创新学术思想和有特色的研究课题,开展实质性的学科交叉和合作研究,通过学科交叉研究促进本学科和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

 

信息领域中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具有明显跨学科的特点,信息科学部重视信息与数理、化学、生命、医学、材料、地学、管理等学科的交叉研究,鼓励具有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专家进行合作研究,提出跨学科交叉研究项目。

 

管理科学部面上项目指南称,管理科学研究人类社会组织管理活动客观规律及其应用的综合性交叉科学……“十二五”期间,本科学部将更加积极地支持原创研究,鼓励跨学科的综合性交叉研究。

 

医学科学部也鼓励与其他领域融合的多学科交叉研究。

 

此外,在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指南中,对交叉学科都有“重点支持”、“优先资助”、“鼓励开展”等表述。

 

可见,在科学基金的资助要求中,“交叉”是个关键词。申请者应该问问:今年你“交叉”了吗?

作者: 2012-2-1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