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科教新闻

出版界快速行动:回望屠呦呦和青蒿素的科研岁月

来源:中国科学报
摘要:《迟到的报告:五二三项目与青蒿素研发纪实》,张剑方主编,羊城晚报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青蒿素类抗疟药》,李国桥、李英、李泽琳、曾美怡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呦呦有蒿&mdash。屠呦呦与青蒿素》,饶毅、张大庆、黎润红等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年10月出版《523任务与青蒿素研发访谈录》,屠......

点击显示 收起





 

《迟到的报告:五二三项目与青蒿素研发纪实》,张剑方主编,羊城晚报出版社2006年12 月出版

《青蒿素类抗疟药》,李国桥、李英、李泽琳、曾美怡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15 年9 月出版

《呦呦有蒿———屠呦呦与青蒿素》,饶毅、张大庆、黎润红等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年10 月出版

《“523”任务与青蒿素研发访谈录》,屠呦呦等口述,黎润红访问整理,湖南教育出版社2015 年11 月出版

《屠呦呦传:中国首获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屠呦呦传》编写组著,人民出版社2015 年12 月出版

《辛酸与荣耀———中国科学的诺奖之路》,饶毅、张大庆、黎润红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

■本报记者 温新红

每年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是国内各类媒体关注的重点,同样也是图书出版的大好时机。不过,一直以来文学奖才是热点,科学类奖相关的图书不仅品种少且关注度不高。

2015年,这一平衡因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而被打破。不到3个月时间,就有多本有关屠呦呦及青蒿素研发历史的图书出版:《呦呦有蒿——屠呦呦与青蒿素》(下文简称《呦呦有蒿》)、《“523”任务与青蒿素研发访谈录》(下文简称《访谈录》)、《屠呦呦传:中国首获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下文简称《屠呦呦传》)等,即将出版的有《辛酸与荣耀——中国科学的诺奖之路》(下文简称《辛酸与荣耀》),多年前出版的《迟到的报告:五二三项目与青蒿素研发纪实》(下文简称《迟到的报告》)也将会重新出版。

出版界快速行动

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获诺奖消息传来,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当天晚上就建了一个微信工作群,讨论出版相关书籍,编辑们都很兴奋,“最后一条微信已是夜里12点多。”该社编辑鞠强告诉记者。

2015年10月6日出版社召开项目工作会,很快拟定了出版方案。因北京大学饶毅教授、张大庆教授及黎润红老师数年来作了相关科学史研究,10月5日晚上策划编辑即已同他们取得了联系,约他们撰写新书。

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呦呦有蒿》就出版了,这也成为首部展现屠呦呦及青蒿素研究的图书。

同样的,相关书籍的策划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屠呦呦传》成立了编写组;新媒体平台“知识分子”开始策划创作《辛酸与荣耀》。

《访谈录》的书稿于2014年10月交给湖南教育出版社。该书责任编辑朱微告诉记者,这本书属于“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根据要求,书稿首先要由丛书编委会审定。丛书主编、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樊洪业负责对书稿进行了调整和修改。

经过编委会半年修订与审读,出版社编辑拿到审定后的书稿。由于口述者众多,所述历史庞大、复杂内容和细节上需要调整和核实之处很多。编辑除了对书稿内容进行常规加工整理外,还花了大量时间精力,对书稿中各类史实与人名、地名、专业名词等,以及照片、信件、日记等档案资料进行核实。在得知屠呦呦获奖后,出版社和编委会又请饶毅和张大庆撰写序言,并请黎润红在已有后记的基础上新增了一些内容。《访谈录》于2015年11月底正式出版。

《青蒿素类抗疟药》本是纯学术著作,该书编辑、科学出版社编辑李悦告诉记者,这本书3年多前开始筹写,一年多前出版社拿到书稿,本应该可以更早出版,不过因为书的第一章是介绍青蒿素的发现历史和研发思路,为了“还原事件的本来面目”,这章几易其稿,虽然作者们都是当年“523”任务的研究人员,但他们不想通过回忆来叙述这段历史,而希望是用多年来积累的原始材料来还原每项成果、每个细节。也因此,图书出版几乎和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是同一时间。

多年研究方有成果

科学类书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出版,其实和作者们多年前开始的研究有关。

黎润红还清楚地记得,2009年4月的一天,第一次见屠呦呦的情形,“那天,我们从早上9点一直聊到下午,屠老师回顾了很多青蒿素发现的过程。”那天,屠呦呦还送给黎润红三本她写的《青蒿素及青蒿素类药物》,黎润红说由此她对当年的研究有了比较直观的认识,对青蒿素的发现脉络有了大概了解。

黎润红告诉记者,她之所以作这段历史研究,得益于两位导师。2008年,黎润红考入张大庆的名下读医学史研究生,接受了这段历史的挖掘工作,“我很幸运成为张老师和饶老师的学生,并在他们的指导之下开始了这段历史的研究”。

事实上,早在2000年左右,饶毅就开始对青蒿素研究的历史感兴趣。他曾撰文专门介绍青蒿素和屠呦呦的工作,也因此而被外界称作是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推手”。但饶毅解释说:“我们是以科学和历史的态度来研究有趣而且有意义的问题,可以说是科学史家,不是屠呦呦个人获得诺贝尔奖的‘推手’。”

《迟到的报告》2006年出版,由原全国“523”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张剑方主编,这本书可以说是最早介绍青蒿素研发全过程的,其他编写人员如周克鼎、周义清、施凛荣、傅良书、王焕生等都是原全国“523”领导小组的主要工作人员。黎润红开始作研究时,几乎没什么资料可查,这本书和《青蒿素及青蒿素类药物》两本书成为主要的线索来源。

“523”任务庞大复杂、青蒿素研发过程中艰难曲折以及后来在成果分享阶段有诸多争议,因此,除了决策层面的历史研究,更多历史细节需要补充、还原。

历经6年,黎润红采访了屠呦呦、余亚纲、张剑方、罗泽渊、李国桥等50多位当时参与了“523”任务的老同志,纵贯了大半个中国,追访老专家们。又收集并翻阅了大量档案、文件、来往通信和工作日记等一手资料,才梳理出这段青蒿素研发的历史。

科学家们为研究所作出的奉献同样让黎润红难忘。

屠呦呦等人为了能够用青蒿粗提物以及后来的青蒿素上临床,自告奋勇地进行人体试服以判断药物是否有毒性,还因实验室通风设备不好,实验室几个人因乙醚中毒而引发肝炎等疾病。

李国桥等人为了探索疟疾发病规律,观察针灸是否有效,他们自身感染疟原虫,忍受疟疾的寒热病痛进行试验观察。

罗泽渊等人因为工作太累、疲劳过度而多次晕倒在实验室,甚至有人因劳累过度而不幸因病去世。

……

“相比参与工作的成百上千人,我所能了解到的这些无私奉献的人只是小部分。青蒿素及青蒿素类药物在拯救着数千万疟疾患者性命的同时,背后更是承载着众多中国科学家的付出与努力。”黎润红表示,作为人类抗疟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段历史还有更多的深层次的东西值得挖掘。

内容各自精彩

《屠呦呦传》是首部全面完整记录屠呦呦人生经历的传记。全书通过对她本人和家人、同事、同窗、学生等的探访,以及130余幅她本人珍藏的照片,为读者展现了一位杰出女科学家成长、学习和工作的独特经历。

而《呦呦有蒿》《访谈录》《辛酸与荣耀》三本书都体现了饶毅、张大庆、黎润红的研究和采访工作,不过几本书各有侧重。

《呦呦有蒿》从“523”任务、青蒿素的前世今生、科研大协作和诺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史料的梳理;《访谈录》中则集结了29位当事人口述的一手史实,再现了“523”任务与青蒿素研发的全历程;《辛酸与荣耀》除了记述青蒿素研发历史,还从科学线索和历史背景着手,还原出中国科学在诺奖光环下的一段悲欢往事。

为了向读者更好地呈现屠呦呦研究员获奖的背景以及青蒿素的发展前景,探讨这次获奖对中国科学界的意义,《呦呦有蒿》还特别约请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曾庆平和科普作家张田勘撰写了这部分内容。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李连达读了该书后表示,有关事实部分客观、真实、全面、系统、详尽,对争论问题观点比较明确、比较客观有说服力。能引发人们对当前科技界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

《访谈录》采用的是采访对话形式,包括屠呦呦在内的29位受访者都是当年参加过“523”任务和青蒿素研发工作的当事人,他们的口述,真实回顾了这段历史各个细节。在口述文字的基础上,结合原始档案、珍贵照片和相关文献,基本还原出这段历史的庞大、复杂、艰难、曲折与争议,记录下中国科学一段珍贵的历史。同时,可以在书里看到老一辈科学家在艰难岁月中拼搏奋斗的故事,和他们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

此外,本书基本不加评论地保留着受访者陈述事实的部分,“承认争议,尊重每个人的声音也是本书的一个特点。”朱微说。

《辛酸与荣耀》则为读者提供了更为完整的抗疟药研究历史图景。书中可以看到,第一位从中药里面获得抗疟药化学分子的,是当时上海第一医学院教授张昌绍。他的思路和方法,正是以后研究青蒿的思路和方法。

饶毅表示,从发现抗疟分子的张昌绍到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我国科学家在收获荣耀之前,有一段不应遗忘的辛酸历程和悲欢往事,在诺贝尔奖光环下有两代中国科学家曾前赴后继的努力,并且在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上有难以割舍的传承。

因此,在主编《辛酸与荣耀》一书过程中,饶毅还特别撰写了“饶毅导读”作为阅读指引,同时精选出与屠呦呦、张昌绍抗疟药研究相关的重要论文、人物访谈等,结集为“典藏文献”作为该书重要史料,以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并挖掘相关话题。

《中国科学报》 (2016-01-01 第6版 读书)

作者: 温新红 2016-1-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