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学教育校园动态北京大学医学部

高山安可仰 徒此揖清芬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部新闻中心
摘要:——庆贺北京大学医学部林克椿教授八十华诞2006年4月28日是我国著名的生物物理学家、教育家、医学生物物理学的创始人,民盟盟员林克椿教授的八十华诞。民盟北京市委副主委朱尔澄、组织部部长严为、北大医学部统战部部长乔力、民盟北大医学部基层委员会季加孚主委和第一支部的部分盟员一起到家中拜望林克椿教授,送上了生......

点击显示 收起

 

——庆贺北京大学医学部林克椿教授八十华诞

 

 

 

    2006年4月28日是我国著名的生物物理学家、教育家、医学生物物理学的创始人,民盟盟员林克椿教授的八十华诞。民盟北京市委副主委朱尔澄、组织部部长严为、北大医学部统战部部长乔力、民盟北大医学部基层委员会季加孚主委和第一支部的部分盟员一起到家中拜望林克椿教授,送上了生日蛋糕、鲜花以及民盟第一支部的合影照片与通讯录。众人难以掩饰景仰之情,用各种形式表达了对林教授的祝贺。对林克椿教授50年来,勤勤恳恳、孜孜不倦、辛勤耕耘,为我国医学生物物理学奠定与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表示了崇高的敬意。

 

    林克椿教授,1926年4月30日生,浙江奉化人,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时年26岁)。他是我国著名的生物物理学家、教育家、医学生物物理学的创始人,博士生导师。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学系,获理学学士;先后在上海北平研究院、浙江慈峪省立锦堂师范学校、北京大学镭学研究所、北京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前身)等任职任教,从1950年开始在北京大学任教直至2004年退休,目前仍接受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物理学系返聘,继续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林克椿教授于1959年在北京医学院创建第一个生物物理教研室和生物物理专业,该教研室成为我国最早被评为硕士研究生(1979年)、博士研究生(1983年)学位授予和国家重点生物物理学科(1988年)的单位。他长期从事分子与膜生物物理学方面的研究,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期间首次发现脂质体的螺旋形式。该成果刊登在1982年2月英国《自然》杂志(该期杂志并以其中的几幅螺旋脂质体结构照片作为封面),同时为此获得了国家卫生部科技成果乙等奖。在科研上,林克椿教授共发表研究论文130多篇、综述40余篇、专著12部。他担任过医学普通物理学、医学生物物理学、分子与膜生物物理学和生物物理技术等课程的教学,讲课认真负责,深入浅出,曾获得1991北京医科大学桃李奖。

 

    林克椿教授在国内外生物物理学界享有很高的学术威望。曾先后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宾州大学、北卡州立大学,东德科学院等教学科研机构作过访问学者或进行讲学;在国内曾担任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兼职教授。他曾担任国际纯碎与应用生物物理联合会(IUPAB)理事,担任第八届IUPAB执行委员会执委,先后出席国际生物物理联合会(IUPAB)第七、第八、第九和第十次大会。他也是我国生物物理学会的创始人之一,曾担任过中国生理科学会理事和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林克椿教授具有非常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在他3次率团参加IUPAB国际会议期间,旗帜鲜明地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抵制了国际上某些人导演的“一台一中”和“两个中国”的闹剧,在他的努力下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于1984年顺利加入IPUAB,林克椿教授担任了第八届IPUAB执委,并领导IPUAB的生物物理教育工作小组。

 

    林克椿教授是一位博学的学者,一位诲人不倦的老师,一位十分受人尊敬的长者和一位忠实的朋友。他为人谦虚,待人平和,在教学科研中他成绩卓著,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学术声誉,是我们中国民主同盟的骄傲,尤其是我们第一支部民盟所有成员中的骄傲。林克椿教授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三尺讲坛、四季风雨;虽已年近八十,非但没有迟暮的苍凉与伤感,反而更添来日方长的自信与坦然!他以学者的气质,长者的风范,成为我们的楷模,教育和感染了他的每一个学生。值此他80华诞之际,我们衷心祝福他生日快乐、健康长寿,永葆青春,并献诗一首,表达对林克椿教授的敬仰之情:

 

我爱林夫子,

风流天下闻。

脂质螺旋形,

声名满帕城。

生物物理学,

华夏奠基人。

高山安可仰,

徒此揖清芬。

 

 

(民盟北京大学医学部第一支部 李载权 宋德懋)


作者: 2006-5-19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