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学教育校园动态北京大学医学部

北京论坛公共卫生分论坛将在我部举办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部新闻中心
摘要:由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资助,北京大学主办的“北京论坛(2006)”将于2006年10月27至29日在北京举行。“北京论坛”致力于推动亚太地区人文社会科学问题的研究,促进亚洲太平洋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学术发展和社会进步,充分吸收世界一流的研究成果并整合世界范围内亚太研究力量,从而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水......

点击显示 收起

 

        

      由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资助,北京大学主办的 “北京论坛(2006)”将于2006年10月27至29日在北京举行。“北京论坛”致力于推动亚太地区人文社会科学问题的研究,促进亚洲太平洋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学术发展和社会进步,充分吸收世界一流的研究成果并整合世界范围内亚太研究力量,从而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水平的论坛。

 

      “北京论坛(2006)”的主题是:“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为副主题。由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政府管理学院、经济研究中心、历史系、政府管理学院、体育部、公共卫生学院等10个院系,分别开设包括“世界格局中的中华文明”、“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城市人口与发展”、“奥林匹克运动与人类文明的和谐发展,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等主题在内的10个分论坛。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分论坛主题是“健康安全与保障”。

 

       公平与效率问题是世界各国医疗卫生改革的主要问题,也是现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目标与方向。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医疗服务公平与效率的特有关系制约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在卫生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如何在提高卫生服务效率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公平性是该分论题的主要讨论内容。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处理不当会进一步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化下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变化使得疾病的传播更加迅速。建立健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有利于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该分论题将主要讨论如何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目前已经请到包括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美国夏威夷大学医学院、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安全研究所、美国奥科拉荷马大学医学部、美国西南公共卫生应急中心,美国弗吉尼亚公共卫生中心,美国灾难援助与人道主义救援中心,泛美卫生组织应急与灾难应对中心,美国Temple大学国际卫生经济协会,美国密歇根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国立台湾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澳大利亚Monash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英国牛津大学公共卫生系、世界卫生组织宏观经济与卫生委员会、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灾难应急中心、日本山梨大学医学部、日本京都大学大学院医学研究科、香港大学中文大学社区医学系等国外相关领域知名专家27名。国内请到专家有卫生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内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等13位知名专家。

 

       在三天的学术交流中,将对“对中国卫生改革现状的思考”、“健康保障与经济发展趋势”、“新加坡医疗保险体系的借鉴”、“全民医疗保险解决卫生不公平—台湾的启示”、“探索农民医疗保障实现之路—NCMS试点进展及其面临的挑战”、“美国卫生保健系统的公平性”、“卫生资源配置中的风险评估模型”、“中国农村公共卫生筹资”、“全球心血管病防治面临的挑战”、“日本生活方式相关疾病预防和预防护理保健政策”、“国家对突发事件及灾难应对加大投入的重要性”、“中国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建设之现状”、“美国公共卫生系统国家流行病和应急能力评估”、“美国公共卫生体系介绍及中国可借鉴之经验”、“应急体系瘫痪——成因及影响应急的几个问题”、“大学在卫生领域领导中的作用”,“中国应急体系人才培养”、“日本食品安全:曾经的遗憾和目前的机遇”、“全球HIV/AIDS流行:公共卫生应急与健康保障个案研究”、“北京2008年奥运会所面临公共卫生挑战之评估和管理”等问题展开讨论与交流。

 

       美国Temple大学Thomas E Getzen 教授,国际卫生经济协会执行主席。他报告题目是“文明和繁荣的协调发展,健康安全和保障,健康保障与经济发展趋势”。

 

       Thomas E Getzen 教授是卫生经济领域里著名专家,熟悉中美两国卫生系统和医疗保险的改革现状。他将分析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经济和人口发展趋势给卫生服务提供带来的影响,并特别介绍不同的筹资方式如何使卫生部门的职责发生改变。以几个国家1995-2005的发展情况作为研究案例,分析不同亚组人群间的差异,以及公共和个人筹资比例的不同引起人均费用改变的程度。重点分析个人健康支出和国家健康支出的不同原因,以及两者分别与个人收入和国民收入的关系。

 

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圣路易大学公共卫生学院R. Gregory Evans教授, 题目是“应急体系瘫痪——成因及影响应急的几个问题”。

 

    Evans教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领域的专家。

 

      恐怖分子袭击、海啸、飓风和新发传染病等灾难的发生,促进了灾难预备领域的大发展,并且使科学家、公共卫生和保健人员,以及政府部门意识到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面对这样的挑战。不仅美国政府和其他国家把应急预案作为工作的重点,很多公立和私营的公司和机构也开始委派准备专家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比如,流感病毒H5N1易在人群中传播,并可能造成全国范围内的流行,针对H5N1特点,各州和县,私营企业和公立机构都努力制定自己的应备H5N1方案。但是在做方案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政府部门寻求指导和信息咨询,却发现很多重要的问题没有得到答复,或者得到的答案都是互相矛盾的。这些不确定因素包括:个人保护仪器的使用(型号、功效、说明等),对储存抗病毒药物的建议,病毒疫苗接种需优先考虑的因素等。

 

澳大利亚Monash大学流行病与预防医学系国际公共卫生主席Brian Oldenburg教授,题目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所面临公共卫生挑战之评估和管理”。

 

        亚特兰大(1996)、悉尼(2000)、雅典(2004)奥运会都已经证明了奥运会的到来也会给公共卫生应对带来巨大的难题。现在,北京要考虑如何为两年后的2008年奥运会做好预案了。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公共卫生系统要对像奥运会这样大规模的活动做到成功的应对,取决于以下几点:(1)识别危险的详细计划,必需的应对措施,适当的人员培训;(2)全面及时的公共卫生监测系统并能有效工作;(3)具有良好的、确定的,能与相关卫生等部门报告和沟通的渠道。

北京已经启动针对北京奥运的大型项目,旨在识别和评定多种与北京奥运相关的公共卫生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包括传染性疾病、食品卫生、饮水安全、空气质量、带菌者管理、以及与炎热有关的疾病。分析和理解其他重要危险因素的可能性和重要性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与自然或人为灾害有关的危险。

 

英国牛津大学 公共卫生系 Harold W. Jaffe, 医学博士,他发言题目是“全球艾滋病流行:公共卫生应急与健康保障个案研究”。

 

      Harold W.Jaffe教授曾在洛杉矶加州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学习医学和传染病学,就职于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艾滋病的流行是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最大挑战。尽管人类对艾滋病的认识只有25年,但现在估计有将近4千万人口是HIV感染者或AIDS病人,其中大部分生活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南亚和东南亚。2005年约280万人死于艾滋病,它已经成为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最主要的死因。

 

        不同国家对HIV/AIDS采取的公共卫生应对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在西方国家,人们一般认为HIV/AIDS是“社会边缘”人群(例如,男同性恋者、静脉注射吸毒者)特有的疾病,而对普通大众没有或很少有危险,这种大众的错误认知往往延误对HIV/AIDS者采取有效的措施。一些发展中国家能够用流行病学资料和非歧视的方法进行干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泰国的“100%安全套运动”就是一个例子,这使得年轻男性的HIV感染率有了很大的下降。乌干达政府以开放的态度对待HIV/AIDS,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美国弗吉尼亚公共卫生中心高级研究员、项目经理和科研部主任宋凤祥教授。他发言的题目是“美国公共卫生体系介绍及中国可借鉴之经验”。

 

       宋教授毕业于北大哲学系,赴美留学在美国堪萨斯大学攻读社会学,后获博士学位。他现在从事医疗卫生资源利用研究、评估和监督工作,对医院进行质量管理。从每天收到的成千上万份病例追踪、观察、监控疾病治疗的全过程。分析治疗方案看其医疗质量、所需费用的合理性、医疗资源的利用的合理性。指出哪些治疗手段是低效、浪费,需要去掉或完善的。医院作为一个企业单位如何既保持一定的收入以维持自身生存与发展,又要从事社会公益事业,让每个人以较低的成本满足自己的医疗需要。

 

        中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经过检验的、成熟的体制模式,为中国筹划和建设一个有效力和高效率的公共卫生体系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宋教授系统地分析美国的公共卫生体系,包括其结构、组成、职能、培训、人员配置、以及它的纲要和最优方案。美国的公共卫生体系尽管还需要不断的完善,但是它仍然代表了世界上最全面和有效的体系之一。比如:人口统计学方面系统数据的收集、传染性疾病和慢性病的监测和控制、对弱势群体(儿童、老人和穷人)提供免疫接种和基本的初级卫生保健。

 

台湾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江東亮教授,他发言的题目是“台湾的经验:通过全民健康保险解决健康不平等”

 

        江東亮教授是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理學博士,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士,研究專長及研究領域: 衛生政策、健康保險、社會與健康

 

        无论收入高低,无论居住地如何,也无论是否具有其它不利的社会因素,全民都可以获得有效的医疗保健,这被认为是解决健康不平等问题的重要策略。台湾政府于199531日,发起了强制性全民健康保险的政策,目的是保障全体居民享有均等的医疗保健获得权利,该项政策实施已经10年有余,从台湾这个例子中得到启示。首先,在对医疗保健的利用方面,全民健康保险使得以前未参保的人,其医疗保健利用度达到与既往就参加社会健康保险者相同的程度。第二,如果没有全民健康保险,台湾的很多穷人可能已经破产了。第三,在某种程度上看,全民健康保险缩小了台湾地区间死亡率的差异。最后,健康不平等与其他社会不平等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应该把更多注意力投放在影响人群健康的其他更多的社会因素上,而不仅仅局限于医疗保险改革。

 

四川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毛正中教授,他发言的题目是“探索农民医疗保障实现之路,NCMS 试点进展及其面临的挑战

 

        2003年中国适时地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这显示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NCMS就是在目前城乡二元机构的背景下,探索解决农民医疗保障的道路;同时也是为要打破这种二元机构迈出的重要一步。

 

        2005年共有678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试点县数占全国总县数的23.7%。共有17879.66万人口参加了合作医疗,当年筹集的资金总额为753506.32万元。2005年当年基金支出总额为617500.42万元,共计12236.58万人次从合作医疗制度中受益,参合率按年比较逐年上升。

 

       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如下几点:

 

        制度设计:政府主导(“组织、引导、支持”)和“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谁是最后的责任人? 农民的作用;筹资方式及其成本;地方政府的筹资能力(特别是中、西部);管理/监督机构与管理成本及管理手段现代化;模式选择:在基金限制下的补“大”或补“小”?如何寻找各种条件下的各种普适模式 ? 如何利用方案设计技术调节供求双方的行为?新的不公平:“穷帮富” ? 适度保障、补偿范围与筹资水平 新农合制度与医疗救助制度协调

 

美国华盛顿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统计系 晓华教授,他发言的题目是“卫生资源配置中的风险评估模型

 

        周晓华任教授美国联邦政府退伍军人事务部西雅图医疗中心医学统计研究室主任。世界范围内的卫生服务系统正面临着两个挑战:一是如何消除人群卫生服务质量的差异;二是如何应对困扰全世界的持续的医疗费用的增长。一些致力于减少卫生服务质量差异或者管理增长的卫生费用的模型已开始受到关注。买方对卫生计划和费用进行调整,促进了卫生服务与期望的卫生需求之间的连接。疾病管理程序应用循证实践原则对临床病例进行管理,以减少费用的同时改善疾病的预后。

 

       这些新的模式都要求卫生决策者明确地调整费用、以人群健康状况和医疗服务需求为基础的卫生结局或者临床活动评估,以保证卫生计划和供方在相似的条件下比较。

 

(公共卫生学院,周小平)


作者: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