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校园动态中山医科大学(中山大学广州北校区)

附属一院心儿科开展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新技术

来源:中山大学
摘要:继去年11月,附属一院心儿科和美国迈阿密儿童医院心内科及奥南多儿童医院心内科主任Even教授进行学术交流,开展了我校第一例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AS)球囊扩张的新技术后。今年8月4日,心儿科又与世界著名儿科心血管专家美国哥伦布国家儿童医院Chetham教授进行学术交流,成功开展了我校第一例先天性主动脉缩窄(CoA)覆膜......

点击显示 收起

继去年11月,附属一院心儿科和美国迈阿密儿童医院心内科及奥南多儿童医院心内科主任Even教授进行学术交流,开展了我校第一例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AS)球囊扩张的新技术后。今年8月4日,心儿科又与世界著名儿科心血管专家美国哥伦布国家儿童医院Chetham教授进行学术交流,成功开展了我校第一例先天性主动脉缩窄(CoA)覆膜支架植入新技术,使我校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水平又上了一个台阶。该例患者10岁,仅25公斤,因头疼曾就诊多家医院无法解决,慕名前来附属一院心儿科就诊。在心儿科得到迅速诊断:“重度高血压,先天性CoA”。CoA为高血压原因,必须早期处理,否则预后不良。在心儿科主任王慧深教授主持下,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决定在附属一院开展适于在先天性CoA病例中应用的新型BIB球囊和Chetham教授和美国NuMED公司开发的Cheatham-Platinum覆膜支架(CP 支架)的新技术。由于患儿年龄小,体重轻,放置支架又必须通过主动脉系统,稍有不慎将会导致严重并发症。行内公认该操作技术要求极高,可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8月4日早上8:30开始,在心导管室、心外科ICU、麻醉科以及心内科李怡医生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心儿科教授们和Chetham教授先是完成1例4.2Kg的婴儿先天性重度肺动脉狭窄(PS)球囊扩瓣术和1例7Kg的婴儿先天性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球囊扩瓣术。下午5点10分,距专家前往机场不到1个半小时,第三台CoA 植入CP 支架的介入手术开始了,时间紧,技术难度大,某些细节决定成败,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准确无误!手术台上和台下的心儿科各位医生,以及心导管室全体医护人员、麻醉医师,齐心协力,迸发出最高水平,使CP 支架准确无误植入患者体内,术后病变上下部位即时压差为零!(术前为70mmHg),手术漂亮又圆满地结束(见附图)。18:30,Chetham教授愉快的赶往机场。目前该患者已顺利出院。在接下来的8月11日,心儿科再接再励,在加床达到10张,医务人员不足情况下,克服困难,破历史记录在1天内成功完成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介入治疗。其中1例为已严重心功能衰竭的7.5Kg小婴儿,曾接二连三在省内多家大医院就诊,辗转到我院,心儿科为其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后成功开展了我校首例重度CoA球囊扩张成形术, 6例患儿均无手术并发症,也顺利出院了。患者家长均衷心感谢附属一院给他们的孩子解决了疾患。8月26、27日心儿科再次邀请港大玛丽医院心儿科主任、著名的周启东教授亲临指导和学术活动,首次开展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分支肺动脉狭窄球囊成型术,术后患儿恢复良好出院。心儿科在独立出来的短短两个月中,在医生护士人手极度紧张并且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全科团结、紧张、进取、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他们经常加班加点并利用业余时间收集资料,大量阅读文献,组织学习、讨论和演示,开展了一个又一个的首例新技术,并且使原有技术更加精益求精,缩小了附属一院心儿科与省内和国内最高水平的差距。借此园地感谢心内外科、导管室、麻醉科和其他科室对心儿科的帮助和信任!心儿科将继续脚踏实地努力,不辜负全院工作人员的厚望!

作者: 2010-9-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