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学教育校园动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烈日下的健康卫士

来源: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
摘要:当高温考验着这座城市的时候,捍卫生命健康的医务人员更经受着严厉的考验。...

点击显示 收起

    申城连日高温,到目前为止,已足足“高烧”了24天。当高温考验着这座城市的时候,捍卫生命健康的医务人员更经受着严厉的考验。
    对医院来说,比39度高温更热的是“人气”!据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门诊办公室岳孟源主任介绍,今年高温来得比较早,该中心五月份的门急诊量是去年同期的130%,已经接近去年最高七月份的门急诊量。7月初,日门急诊就攀上了3000,到中下旬时更是出现3500人/日的新高点。而一个小病人至少有2位家长陪同,如此一来每天几乎有一万多人在医院进出。内科门急诊诊区更是人满为患,源源不断的病人着实给医生们增加了不少负担。内科王莹主任告诉记者,今年“战高温”形势特别严峻,为了尽可能地缩短病人等候的时间,科室已经加派了人手确保门急诊力量,甚至还增加了班次,但从实际效果上来看,积卡仍不可避免,高峰时还得等上二三个小时。
    早上8点开始,笔者特意再到门诊“驻扎”。发现诊区内已经站满了人,而叫号的护士早就忙开来,十间诊室内医生们已经开始问诊。家住宝山区的小病人佳佳这周已是第三次来到医院了,佳佳的父母和外公外婆也一同陪来。医生介绍,佳佳得的是病毒性感冒,这种感冒特别容易在这个季节发作并流行。小孩子的体质较弱,容易被感染。而病毒性感冒通常容易复发,一般需要一周左右才能康复。年轻的父母说,由于佳佳的病老是反复,一会儿好一点,一会儿又发烧了,我们总不放心,只要孩子的热度一上来,全家就往医院跑。尽管家住宝山,路比较远,但老人们还是坚持要把孩子送到儿童专科医院来看。医生表示,高温期间这样的病人并不少。家长只相信专科医院以及反复就诊成为门诊量激增的因素。“我们十分理解家长的心情,所以我们门诊时间已经延长,加班加点,甚至工作时不喝水,为的是可以不上厕所节省时间,尽一切力量为病人服务。”王莹主任说。
    下午4点,笔者“转战”急诊。虽然这一时段急诊不似门诊来得拥挤,但护士表示,急诊在每晚8点到次日凌晨2、3点是最拥挤的。护士趁空翻开记录本,给笔者看了最近一段日子的急诊情况记录,笔者发现连续几天夜间急诊量都超过了300人,而夜间急诊医师按规定只有2人,现在已安排每晚增加一名医师。尽管如此,3名医师每人一晚也要看上100个患儿,这意味着他们几乎没有喘息的瞬间。不少医师5点不到就吃了晚饭,然后回到诊室,一屁股坐下便没有机会再站起来。因为连日加班、三餐不定,不少医师本身也病倒了,但只要能走得动,说得了话,他们仍然回到工作岗位上继续工作。“每年都是这样的,克服一下就过去了。要是自己的小孩生了病,我心里也一样急,家长的心情我们能理解!”急诊医生周征宇说。
    急诊护士长高爱萍介绍说,今年的补液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1.36%,最高时达到660人/天,最近一周几乎每天都在600人左右。我们护士早上7点就来上班,帮助夜班的同事加快补液的速度。晚上如果碰上补液的人特别多,中班的同事就自觉留下来加班,几乎所有的同事都加过班。高爱萍护士长还说了几位护士的名字:俞宙、肖健、倪胜群、周静、吴燕。“她们自己也很累,天天这样‘三班倒’,还要照顾家人,还要抓紧学习,姑娘们太辛苦了!特别是周静,她的心电图报告异常,本应该可以休息的,但她还是坚持上班。有几次下了班,看她脸色很差,连路都走不动!”
    为缓解患者等候时间长、医师过劳等情况,儿中心的职能部门、工会、团委都想方设法,以各自的方式为医院出一份力。
    院党政领导一次次前往门急诊一线,慰问临床医护人员,关心职工们的身体和工作。鼓励医务人员调整好心态,共度“难关”。行政党支部早于7月初就开始了志愿者导医服务,党员带头,帮助一线医护人员维护就诊秩序,保证有效运转。为缓解补液室压力,联合支部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发挥个人所长,帮助补液室护士一起加药、打针、叫号,有效减轻了护士们的工作量。
    在如此繁忙的高温期间,儿中心工会决定,“7、8两月,每天午饭时间为职工提供免费饮料、冷饮。”每天中午,工会委员在食堂为大家分发饮料,委员们说“其实每天一份冷饮不能为职工们解暑,但这是一份心意。至少每天中午大家拿到冷饮的时候都是很开心的。在这么大的工作压力下,心情好一点,下午的工作才能有精神做得好!”职工们则对这“午间送清凉”活动表示欢迎。“以前没有过,虽然一根棒冰一杯水不解决问题,但这表示院领导很关心我们,心里很开心!”
作者: 2007-8-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